且說那雲霄、瓊霄與碧霄三姐妹辭別趙公明的道場後,行至半途,碧霄突然停下腳步,表示自已要去處理楊蛟交代的事情,便與雲霄、瓊霄二人作別。

雲霄和瓊霄深知碧霄此番意欲何為,並未出言阻攔。畢竟楊蛟也是她們的師侄,能幫上楊蛟她們當然不會反對。

只見碧霄轉身離去,身影漸行漸遠。她此次前去散播虛假訊息,卻並未如前次那般前往東魯之地,而是另擇方向,改道向西岐之境進發。

至於為何會選定西岐作為目的地,其實並無特別緣由。只是碧霄隨心而為,想要嘗試一處不同於以往的地方罷了。然而,若細究起來,這西岐之地倒也確實有些與眾不同之處。

此處乃是素有“善人”“賢人”美譽的西伯侯姬昌的轄地。這位西伯侯仁德廣佈,深得民心,治下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繁榮昌盛之象。如此人物所在之地,自然備受關注,想必其中定有許多故事可待挖掘。

然而這一回,碧霄所要處理之事與西伯侯姬昌毫無瓜葛,在此便無需贅言。沒過多久,碧霄便抵達了西岐地界。

由於之前已在東魯一帶積累了相關經驗,此刻的碧霄根本無需費神思索如何傳播有關楊蛟現身於西岐之地的虛假訊息。她只需如法炮製先前在東魯時的舉動,將同樣的手段再度施展於西岐這片土地之上即可。

沒過多久,天帝麾下的各方勢力皆已獲悉楊蛟出現在西岐地區的訊息。伴隨著這個訊息的傳出,天帝所屬力量在其他區域尋找楊蛟的行動也戛然而止。

至於最終天帝手下的這些勢力是否能夠在西岐尋得楊蛟的蹤跡,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自然不必多言。

正因如此,當楊蛟離開峨眉山羅浮洞之後,那些追尋他下落之人再一次失去了蹤跡,因何如此,楊蛟自然清楚。

楊蛟此次外出探尋能助其短期內突破至天仙之境的機緣,絕非毫無頭緒地盲目摸索,而是目標清晰、有的放矢。

甚至嚴格來說,用“尋找”來描述他的行為並不恰當,稱其為“創造”機緣或許更為貼切。

楊蛟渴望在極短的時間內順利晉升天仙之境,同時確保不留下絲毫隱患。

事實上,對於那些對仙道知識稍有涉獵之人而言,要想在短時間內毫無後顧之憂地突破任一境界,皆知曉該採用何種方法。

的確如此,無論是哪個境界,哪怕是至高無上的聖人之境亦可實現。

然而,這條看似完美無缺且絕對正確的捷徑,真正具備條件藉此突破境界者卻是寥寥無幾。

緣由何在?只因這條所謂的捷徑,實則遠比常規修煉來得更為艱難險阻。

話已至此,想必已有部分人猜到這條捷徑究竟為何物了吧?沒錯,楊蛟所謀求之事,正是獲取天道功德!

擁有天道功德加身者,其面臨之難題並非在於怎樣跨越修為層級、提升境界,真正棘手之處乃是怎樣獲取到這珍貴無比的天道功德。

需知,倘若體內積聚了充足的功德之力,即便是要衝破那至高無上的聖人之境,亦非絕無可能之事。

遙想那傳說之中的女媧娘娘,可不正是憑藉著無量功德方才得以成就聖位麼?

誠然,女媧娘娘能夠以功德證道成聖,她本身對於大道的體悟與領會定然也是超凡脫俗,絕非尋常之人可比。

然而,即便如此,難道身負功德之後,還會擔憂無法領悟至深至奧的大道真諦嗎?

之所以喋喋不休地講述這些道理,無非是想闡明一個關鍵要點:只要楊蛟有辦法斬獲些許功德,哪怕僅僅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功德,那麼他在短期內實現從凡人晉升為天仙的飛躍,便也算不得什麼驚天動地的難事了。

而楊蛟既然打定主意要藉助獲取天道功德來突破天仙之境,那麼他對於獲取天道功德所面臨的重重艱難險阻,也是心知肚明。

而楊蛟既然深知獲得天道功德猶如登天般艱難,那他定然不會痴妄地坐等老天爺將這等好事拱手相送。

對於如何獲取天道功德,他心中自然有了一番籌謀。

想要獲得天道功德,說容易,它宛如水中月、鏡中花,看似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說困難,它又恰似那高聳入雲的山峰,令人望而生畏。

其關鍵就在於要對天道有功。

然而,僅僅是這一點,就已經讓無數人望而卻步。

須知如今已非天道初誕之際,彼時天道尚未完備。

那時想要獲得功德,相對容易一些,譬如為眾生傳道授業,譬如孕育生靈,甚至哪怕只是領悟到天道所缺失的法則,都能得到天道功德的垂青。

可以說,當時獲得天道功德,比起現在,簡直是易如反掌。

但是,歷經這麼多個元會的滄桑變遷,大部分能夠獲取功德的事情,早已被那些前輩高人捷足先登。

如今的修士若想再有所獲,其難度簡直比凡人登天還難上數倍。

不,如今成就天仙者皆可上天,拿登天與之相比,簡直是小看了獲得天道功德的難度。

而楊蛟在深知此等情形下,仍信心滿滿地認為自已能夠獲得天道功德,那自然是胸有成竹。

雖說事成之後,所獲功德寥寥,但突破天仙境界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楊蛟此次欲獲取功德,便與此次前往的目的地息息相關。

他此次心心念唸的地方便是東海。

沒錯,他此次謀劃的功德之事與龍族緊密相連。

而之所以前往東海,就不得不提及他上次搭救敖丙,從而結識東海龍王敖廣一事。

他此次功德之事,離不開龍族中身居高位的敖廣的支援。

當然,選擇其他龍族高層也未嘗不可,畢竟其他龍族高層知曉能獲得天道功德,定然不會拒絕。

只是楊蛟恰好認識東海龍王敖廣罷了。

東海龍王敖廣無論是與楊蛟的關係,還是在龍族之中的地位,都能輕而易舉地促成此事。

既是如此,反正都是要將功德給予他人,他又為何不送給東海龍王敖廣呢!如此一來,還能拉近彼此的關係。

當然,或許會有人說,既然是功德之事,為何不獨自佔有?非要與他人分享。

實則並非不想,而是力所不能及。

此事唯有龍族相助方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