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寧皓和邢艾娜
華娛:從拍青春片開始 愛搓湯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提到電影定檔的時間,王洛和老黃幾個的意見相差很大。
按照老黃的意思,就該定檔在7月4號以後,暑假正式開始的時間點。
王洛堅持要提前兩週,也就是在6月21日上映,錯開暑期上映的幾部新片。
其他的影片還好說,主要有兩部來勢洶洶。
一部是好萊塢大片《地心搶險計》,另一部是港片《新紮師妹2:美麗任務》。
王洛記憶中這兩部電影在內地的票房都沒有過千萬,實際上並不能打。
可奈何現在的院線都迷信好萊塢和港臺片,認為大製作、大明星就是票房的保障。
如果《奔跑吧,青春》和這兩部電影同時上映,用屁股想都知道,排片肯定被擠壓得所剩無幾。
誰讓《奔跑吧,青春》主打一個“三無”電影呢。
嗯,無明星,無特效,無大製作。
王洛想要自己的電影賣座,首先就要搶先上映,等好口碑發酵,才有機會逆襲票房。
而且,《奔跑吧,青春》的主要受眾就是學生和家長,只有他們產生了共鳴,才會買票進電影院觀看。
6月份高考結束,全國幾百萬高中畢業生都是他的目標客戶,能有十分之一的人去看這部電影,票房和口碑就都有了。
6月攢口碑,7月逆襲大爆發,這就是王洛的策略。
經過多次爭論後,老黃和王洛選擇了妥協,接受了李小忱的提議,定檔日期定在6月28日。
王洛之所以同意,是因為李小忱的一句話說服了他。
“6月23日到26日是高考分數查詢的時間,你把電影定在21日上映,有多少畢業生有心情去看電影?”
就這樣,定檔日期敲定,皆大歡喜……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勉強透過。
即便如此,王洛的強勢也引起有些人的不滿,私底下閒言碎語可不少,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相比而言,大家更重視另一部電影,謝東昇導演的《冬至》。
謝東昇是91屆北影導演系畢業,也是王洛的學長,這些年一直是老謀子的第一副導演。
曾參與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幸福時光》等多部影片製作。
這樣的履歷可比只拍過兩部電視電影的李小忱,強出一大截。
呃,電視電影就是沒在大銀幕上映,直接賣給電影片道播出的電影,天然比能上電影院播放的電影矮一截。
《冬至》是謝東昇自編自導的處女作,由許亞君、秦海路、胡婧凡主演。
許亞君就是人民的名義中的祁同偉,此時人氣值可是很高的,不誇張的講把王洛這部電影裡所有人捆一塊都沒人家出名。
老許在1975年已經出道,出演的影視劇一堆,十幾年前就拿過金鷹獎最佳男演員,是第一個登上《大眾電影》雜誌封面的男演員。
那個時候他就是全國女性的男神,合作過的明星大腕數不過來,絕對的偶像加實力派。
秦海路、胡婧凡都是有實力的女演員,在國內有一定的知名度。
秦海路前兩年憑一部《榴蓮飄飄》,獲得金馬獎最佳新人獎和最佳女主角獎、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簡直贏麻了……當然,犧牲也挺大。
胡婧凡稍遜,但也獲得過文化部頒發的優秀表演獎,去年出演的《小城之春》還在威尼斯電影節裡獲獎。
雖然榮譽歸導演田撞撞,但她的演技相當不錯。
所以,光是比拼陣容、背景實力以及藝術價值,《冬至》絕對碾壓《奔跑吧,青春》。
對此王洛也是認同的,至於票房嘛,那就呵呵了。
轉眼到了三月底,王洛被黃勃約到常去的小飯館。
進門時,包間裡已經坐了幾個人,除了肖秧、艾輪外,還有兩男兩女。
“兄弟,我給你介紹一下,這兩個是我配音班的同學邊疆和柏雪,
這是我新認識的朋友寧皓,攝影系的,這是他的女朋友邢艾娜,大才女!”
黃勃一邊把王洛拉入座,一邊熟絡的介紹。
其實不用他介紹,王洛一聽名字,比他還清楚這幾人呢。
邊疆和柏雪都是配音界的大神,聲優中的怪物。
寧皓就不用多說了,他的老婆邢艾娜也是有名的大編劇,前世王洛對邢姐的威名如雷貫耳。
《泰囧》、《港囧》、《繡春刀2》、《黃金大劫案》、《你好,李煥英》……都有邢姐的足跡。
這夫妻倆都是北漂青年,一路相濡以沫,共同進步,從《香火》、《綠草地》開始,瘋狂系列,寧皓的每部電影都有邢艾娜參與編劇。
王洛本來還在想著,這段時間去認識下寧皓,不然等六月份以後,人家就畢業了。
沒想到今天黃勃就把人帶來了,倒是意外之喜。
“邊哥!雪姐!寧哥!邢姐!……”
王洛一路打招呼,和每個人喝了兩杯啤的,相當熱情。
這讓本來有些拘謹的幾人,都放鬆下來,笑容愈發燦爛。
酒桌上大家聊了很多,一開始主要是圍繞王洛、黃勃等人拍電影的趣事,還有最近錄製的新歌。
對於王洛的才華,眾人都覺得很牛逼,但更牛逼的還是他居然有錢投資電影。
說實話,能寫劇本、當演員,對於北影的學生來說,算是基本操作,沒那麼稀罕。
寧皓大二的時候就當導演,自編自導了一部《星期四,星期三》,還得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都沒驕傲。
但有錢就不一樣,這可是甲方,能幫助有才華的人實現夢想!
大家還不知道,王洛投資電影的錢都是自己賺的,沒有靠家裡,否則還得熱情高漲。
只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在王洛的眼中也是一個個香餑餑,能賺錢的戰鬥雞。
因此酒桌上氣氛相當融洽,大家越聊越投機。
漸漸的,話題轉到劇本創作上。
寧皓談及自己和邢艾娜正在創作一個劇本《香火》,打算自己出資,回到家鄉拍攝。
王洛簡單瞭解了下,果然是那部講述一個和尚如何籌款修神像的電影。
這種題材電影涉及宗教與現實的問題,肯定過不了審,拍出來也撐不住票房。
此時寧皓還是和大部分六代導演一樣,追求電影的藝術性,更高於商業性。
通俗點講,他還沒有經歷過現實的暴擊,是一個追求理想的熱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