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殺青宴從六點不到,一直吃到八點多,喝了不少酒。

王洛最慘,身邊始終圍著一群人,各位老師、師兄學姐、同學朋友輪流找他喝酒,借尿遁都躲不掉。

朱亞汶跟他形影不離,同去同回,不愧是他最好的兄弟。

幸虧王洛有點酒量,且精通酒桌三十六計,見勢不妙,立刻擒賊擒王,先把小朱同學放倒。

隨後他拉來黃勃、肖秧替他擋酒,連用渾水摸魚、暗度陳倉、金蟬脫殼等計謀,總算有驚無險。

吃完飯後,一部分人選擇回家,但更多的人興致不減,選擇去看電影。

國產大片《英雄》是在2002年12月19日上映。

新畫面的張總光是宣傳就投入2000萬,搞得聲勢浩大,轟轟烈烈。

甭管這位張總有多少令人詬病的地方,至少在老謀子的電影上,他是真有魄力砸錢。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內地的電影票房,幾乎是好萊塢大片和港片的天下。

在整個2002年,如果沒有《英雄》,內地票房前十將是這樣的:

《魔戒》、《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星戰前傳2》、《蜘蛛俠》、《風語者》、《天脈傳奇》、《碟中諜2》、《天下無雙》、《河東獅吼》、《周漁的火車》……

內地票房最高的《魔戒》是5600萬,港片最賣座的《天下無雙》和《河東獅吼》都是2300萬。

唯一的國產影片《周漁的火車》,由梁家暉、鞏利、孫虹雷主演,票房2000萬。

你看,還是靠香江影帝的票房號召力。

至少大多數人是這麼認為的。

在這種環境下,《英雄》的投資高達3000萬美元,超過2個億!

大導演!

大製作!

全明星陣容!

全渠道宣傳!

在大部分圈內人看來,張老闆這是瘋了,鐵定賠錢。

張老闆當然沒瘋,他憑藉老謀子的名氣,又是銀行貸款,又是海外融資,搞出好大聲勢,可不是為了賠錢賺吆喝。

實際上,英雄的全球版權賣了3100萬美元,直接抹平了所有成本,國內票房的收益就是純賺的錢。

結果英雄上映後,票房大爆!

國內就收入2.5億,吊打一堆好萊塢和港片。

在北美地區上映後,連續兩週票房冠軍,全球票房累計1.77億美金,相當於12億多人民幣。

《英雄》這部電影正如其名,成了中國電影界的英雄,一下子將中國電影人的心氣提了起來。

張老闆賭贏了,也讓更多的資本對電影產生興趣。

國產大片在海外市場的大門似乎被撬開了一角。

從此越來越多的人敢於投入大筆資金拍電影,電影院一座座建了起來,大銀幕從全國不到1000塊,開始加速增長。

這些都是後話。

英雄自從上映後,口碑兩極分化嚴重,但在北影師生眼裡,這部電影是必須研究的重大課題。

王洛等人因為拍片,雖然知道英雄熱映,也沒時間去看。

好在英雄放映有兩個月,依然有一些影院在排片。

他們正好趕上,沒有錯過看大銀幕的機會。

事先找到一家還在放映的電影院,王洛一群人帶著大包小包的零食入場。

也就是他們現在都沒啥名氣,看電影不需要遮掩,以後這樣放心大膽的來電影院,機會可不多了。

“王洛,這是你的票。”

正當王洛思緒紛飛的時候,黃勃將一張電影票塞進他的手裡,還給他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

“笑得這麼猥瑣,眼睛都沒了!”

王洛心中吐槽,等進了電影院裡面,他有點明白小黃啥意思了。

影院裡,王洛坐在後排,遙望隔上好幾排的黃勃和肖央,默默嘆氣。

他的左邊坐著王洛玬,右邊是江一雁,前排還有一個楚楚動人的熱衣扎,她在劇中出演一個龍套。

倒是劉一菲和劉小莉坐得比較遠,不時向他這兒投來幽冷的目光。

“你似乎有點熱啊?”

王洛玬熟絡的勾搭上王洛的肩膀,帶著酒意說道。

“那個……剛才酒喝多了。”王洛揉了揉鼻子。

“是嘛,我看你是沒喝夠,要不要晚上再喝點?”

“別,我可比不過學姐,真喝醉了,會發酒瘋的。”王洛連忙拒絕。

“瞧你,出了這麼多汗,我幫你擦擦。”

隔壁江一雁抽出一張香噴噴的紙巾,輕柔地在王洛額頭擦拭,緩緩向下。

“我買了奶茶,你喝吧,喝了會舒服點。”

熱衣扎不由分說,將一杯熱奶茶送到王洛嘴邊,明亮的大眼睛期待地盯著他。

“謝謝!”

王洛能怎麼辦?

他只好接過奶茶,奪過紙巾,邊喝邊擦,嚴防死守,“別撩了,有事說事!”

“王洛,你吃飯時說年後要拍一部青春劇,是不是真的?”王洛玬問道。

“當然,我怎麼會騙你們?等年後我把劇本寫出來,就找你們。”

王洛可不是忽悠人。

今天飯桌上大家喝得開心,紛紛表示這次合作很愉快,希望以後能夠再次合作。

氣氛都烘托到了,王洛立刻拍桌子,提議要用原班人馬,再拍一部劇。

頓時,現場氣氛炸裂,不少人大感興趣。

這不,三位美女都湊了過來,打探軍情。

可惜劉小莉對王洛自編自導的青春劇沒興趣,不惜棒打鴛鴦,拉走劉天仙,讓王洛黯然神傷。

少了一位人氣女主,他拍的新劇要少賣多少錢啊!

面對三位美女的追問,王洛不為所動,只是告訴她們,這次不是電影,而是青春題材的電視劇。

具體要拍什麼,他還得仔細想想,等確定下來再詳談。

這時電影開始放映,王洛終於輕鬆下來,重溫一遍英雄的劇情,耳邊不時響起鶯鶯燕燕的低語。

“梁潮偉真帥,眼神迷死我了。”

“張蔓玉氣質太好了,這段演得好颯!”

“章仔怡的運氣真好,能被張導看中,一步登天了。”

“切,演技就那樣,我上我也行……”

電影結束,青春派的劇組也正式解散,剩下的就是後期工作。

第二天,王洛精神抖擻的找到黃砃,一同前往學院的製作部門。

老黃是這部電影的製片人,後期的壓力主要在他身上,包括剪輯、音效、特效等環節都歸他負責。

當然,李小忱、劉劼和王洛都主動參與影片的後期製作。

北影有專門的影視片製作部門,裡面人才濟濟。

影視圈有句行話,三分拍,七分剪。

導演拍得再好,給你剪掉幾個鏡頭,也能讓一部經典秒變爛片。

這個時代的電影還是以35毫米膠片為主,後世那些剪輯軟體的程式設計師大多還在上幼兒園。

王洛對膠片剪輯很陌生,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在一旁觀摩。

不過,他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他知道原片的呈現效果,因此在很多時候能給出重要意見。

幾次之後,老黃等人都開始重視王洛的意見,時常會拿出剪好的樣片和他討論。

王洛也對老黃幾人相當敬佩,不愧是北影大佬,水平都是槓槓的。

一週後,王洛邁著輕快的步伐離開學校,坐上回家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