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疑似水源的發現

在樹林裡初步安定下來後,李大山的心頭始終緊繃著一根弦。雖然眼前的樹林暫時為他們提供了遮風擋雨的場所和一些果腹的食物,但他深知,這些僅僅是杯水車薪,要想讓大家在這片未知的土地上長久地生存下去,穩定且充足的水源是至關重要的。

一天,當清晨的陽光剛剛穿透樹林的枝葉,灑下斑駁的光影,李大山便如往常一樣,獨自一人踏入了樹林的深處。他手中拿著一把破舊的斧頭,既是為了防身,也是為了隨時清理前進道路上的障礙。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似乎並未察覺到這片土地上人們所面臨的困境,但李大山卻無心欣賞這自然的和諧之音,他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尋找水源這件生死攸關的大事上。

走著走著,一陣細微的流水聲若有若無地傳入了他的耳中。起初,李大山以為是自已因為過度渴望水源而產生的幻覺,但當他停下腳步,屏氣凝神仔細聆聽時,那微弱卻清晰的流水聲再次響起。他的心瞬間提了起來,彷彿是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絲曙光。他的眼神變得急切而專注,小心翼翼地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一步步走去。

腳下的土地變得越來越潮溼,雜草也越發茂密。李大山費力地用斧頭砍斷那些橫生的枝蔓,汗水不斷地從他的額頭滴落,他卻顧不上擦拭。穿過一片茂密得幾乎讓人無法通行的灌木叢,眼前的景象讓他的呼吸都為之一滯。一塊巨大的潮溼石壁出現在他的面前,清澈的水從石壁的縫隙中緩緩滲出,在下方形成了一小片波光粼粼的水窪。

李大山興奮得雙手都微微顫抖起來,他的眼睛緊緊盯著那不斷滲出的水滴,彷彿是在看著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他迫不及待地蹲下身子,雙手伸向那片水窪,感受著清涼的水流滑過指尖。但很快,他就強迫自已冷靜下來,他深知在這關鍵的時刻,盲目樂觀可能會帶來致命的後果。

他仔細觀察著水的情況,水窪中的水看起來還算清澈,沒有明顯的雜質和異味。但他也不敢掉以輕心,畢竟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任何未知的因素都可能隱藏著危險。他從衣服上撕下一塊布條,輕輕地放入水中,然後仔細觀察布條的變化,看是否有異樣的顏色或者附著物出現。過了一會兒,布條似乎沒有什麼異常,但李大山還是不能確定這水是否可以直接飲用。

他決定先採集一些樣本帶回去,讓營地裡懂行的人幫忙判斷。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破舊的水壺,將水窪中的水慢慢灌入其中,直到水壺裝滿。然後,他又用一塊乾淨的布將水壺口緊緊封住,以防在回去的路上受到汙染。

當李大山帶著裝滿水的水壺回到營地時,原本平靜的營地瞬間沸騰了起來。人們紛紛圍攏過來,眼中充滿了期待和渴望。孩子們好奇地張望著,婦女們則緊張地交握著雙手,老人們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大山,這真的是水嗎?”一個年輕人急切地問道。

“我也不確定,但看起來有希望。”李大山一邊回答,一邊將水壺放在地上。

大家看著水壺,彷彿它是一件稀世珍寶。經過一番短暫的沉默,人們開始紛紛發表自已的看法。

一位曾經在村裡略通醫術的老人走上前來,他拿起水壺,仔細地觀察了一會兒,然後輕輕地搖了搖頭說:“這水看起來清澈,但我們不能輕易下結論。也許這只是表面現象,水中可能含有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有害物質。”

人群中頓時響起一陣擔憂的議論聲。

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覺得我們應該試一試,我們已經沒有太多時間了,如果這真的是一處優質的地下水源,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大家各抒已見,爭論不休。李大山靜靜地聽著大家的討論,心中也在不斷地權衡利弊。最後,他站起身來,大聲說道:“大家先別爭了,我們不能僅憑猜測就做出決定。我決定再次深入樹林,尋找更多的線索,看看這附近是否還有其他的水源跡象,或者是否能找到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水質的方法。”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李大山簡單地準備了一些必要的工具和食物,便再次踏上了尋找水源的征程。這一次,他的心中充滿了決心和勇氣,無論前方有多少困難和未知,他都要為大家找到一個明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