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 1485 年,天下局勢風雲變幻。
大楚國內歌舞昇平、一片祥和,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北境那宛如人間煉獄般的景象。
在那裡,大唐和大明兩個國家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浩劫——妖獸肆虐橫行,所過之處皆成廢墟,放眼望去,盡是千里赤野,滿目瘡痍。
儘管在過去的數百年間,得益於大楚有意為之的支援,唐明兩國得以迅速發展壯大,但即便如此,兩國加起來也僅有區區五六位洞天境修士而已。
面對由兩隻實力恐怖的獸皇以及十幾只兇悍無比的獸王率領的龐大妖獸軍團,他們這點力量實在是微不足道,猶如螳臂當車一般,根本無力抵禦。
僅僅過去了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兩國的大片國土便已相繼淪陷,無數無辜百姓慘遭妖獸屠戮,淪為它們口中的食物。
昔日繁華熱鬧的城鎮如今變成了一座座死寂的空城,曾經肥沃富饒的農田化作了荒蕪之地。
此刻,位於大唐境內的皇宮內瀰漫著令人窒息的壓抑氛圍。
整個大殿鴉雀無聲,大臣們個個面色凝重,眉頭緊鎖。因為就在不久前傳來訊息,妖獸大軍的先鋒隊距離大唐都城安城已然不足兩千裡之遙。
終於,大唐上將軍李景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慮,他猛地一步踏出,向著龍椅之上的皇帝拱手施禮,高聲喊道:
“陛下啊!事已至此,咱們必須儘快向大楚求援才行!哪怕為此付出成為其附屬國的代價,也總好過國破家亡啊!”
作為大唐的軍神,也是大唐修為最高之人,在絕對的實力之前,他同樣沒有任何辦法。
“諸位愛卿,局勢竟然真的發展到這般田地了嗎?朕實在難以相信眼前這一切啊!”
大唐皇帝李世興滿臉頹喪地喃喃自語道,他那原本威嚴的面容此刻也因憂慮而顯得格外憔悴。
“天機門那邊承諾的增援究竟何時才能抵達?他們明明答應過要支援我們的呀!難道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我大唐陷入絕境嗎?”
李世興聲音顫抖著,眼中滿是絕望與不甘。
身為天機門的附庸勢力,如今的大唐就如同風雨飄搖中的一葉孤舟,除了苦苦等待天機門的援手之外,似乎已別無他法。
然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希望卻越來越渺茫。
“陛下,請您認清現實吧!”
房玄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拱手說道:“據微臣所知,天機門自身已是難保,其旗下大片領地已然淪陷,妖獸勢如破竹,他們恐怕早就無暇顧及我們這邊的情況了。”
聽到這話,李世興身體猛地一顫,彷彿遭受了一記重擊。他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地望著房玄,嘴唇微微顫動著卻說不出一個字來。
“蒼天啊!為何要如此對待我大唐!朕自問一生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從未有過半分懈怠,可到頭來為何還是落得這般下場?”
李世興悲憤交加,仰頭對著天空長嘯起來,那悲愴的呼聲迴盪在宮殿之中,令人聞之心酸。
一旁的李景見狀,不禁皺起了眉頭,他上前一步,語氣凝重地說道:
“陛下,事已至此,再多的哀怨也無濟於事。當前形勢緊迫,每時每刻都有無辜的百姓和英勇的戰士命喪黃泉。還望陛下能夠當機立斷,想出應對之策,以拯救我大唐於水火之中啊!”
而另一邊的大明此刻已然深陷絕境,彷彿狂風驟雨中飄搖欲墜的孤舟。
然而,他們那位名叫朱八的皇帝卻展現出一種超乎尋常的豁達與冷靜。
只見他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堅定地看著下方的臣子們,緩緩開口道:“劉卿,事不宜遲,速速遣人前往大楚求援!”
站在一旁的大臣劉際聽聞此言,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滿臉頹然之色地道:“可是,陛下啊,如此行事,咱們大明的大片領土恐怕都會落入大楚之手啊!這可如何是好?”
朱八冷哼一聲,眼神凌厲如刀般掃向劉際,厲聲道:
“哼,都到這般生死存亡之際了,朕連自身安危都已置之度外,未曾考慮這麼多。你身為臣子,怎反倒顧慮重重起來?莫非還有什麼比朕的萬千子民盡數慘死於妖獸利爪之下更為可怕之事嗎?”
劉際聞言,身體一顫,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趕忙跪地叩頭謝罪道:“陛下息怒,微臣一時糊塗,還望陛下恕罪!”
一個月後。
一名探子急匆匆地奔入殿內,高聲喊道:“啟稟陛下,大楚方面傳來訊息,他們已於昨日在楚都舉行了一場規模空前盛大的出兵儀式。
據悉,大楚的六大戰區已經分別朝著我大唐和大明火速進發,旨在協助我們共同抵禦這場洶湧而來的妖獸大潮,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聽到這個訊息,朱八那緊繃著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喃喃自語道:“看來天不亡我大明啊……”
大楚1499年,李子葉於明都斬殺百國區域內的最後一隻獸皇,至此,整個百國區域數萬府領地全部統一,歸於大楚麾下,而剩餘被打散的妖獸則全部被蕭炎收入麾下。
狐皇與蕭炎情投意合,結為道侶之後,她親眼目睹著自已心愛的男子不但血脈高貴,謀略方面也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短短几十年就收服了整個百國區域的妖獸,這令狐皇對他愈發傾心,死心塌地。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來到了大楚 1518 年,這一年對於大楚國來說,乃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
大楚國晉升為下品帝朝,在群臣們的衷心擁戴下,雄才大略的李子葉終於登上了那至高無上的帝位,並將國號改為承明,寓意著承接光明、開創盛世。
此時的新大楚疆域遼闊無垠,廣袤的土地延綿上百萬裡,生活著近三萬億的子民。
這片繁榮昌盛的國度不僅人口眾多,而且強者如雲。
其中,渡劫期修士有兩位,分別是新帝李子葉以及帝師天機老人。
而洞天境修士則多達三十餘人,這些人中既有來自大楚本國的精英,也有像李景這樣原屬大唐和大明的高手。此外,合體期修士數量達數千人之眾,化神修士更是數不勝數,超過了三十萬人,元嬰修士更是高達五千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