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倩還是和以前一樣,笑意盈盈的看著陸山,話也不多。

陸山主動和沈倩搭話,最後在楊川等人的追問之下,大家也知道沈倩到現在還沒有男朋友。

陸山因為在大學連跳三級,所以現在是江州大學的研二學生也是講師。

沈倩則在燕京大學攻讀經濟學研究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學霸。

陸山看著沈倩的眼神,內心一點道不清的情愫。

同學們一邊開玩笑,一邊回憶著過去的高中時光。

假期過後,陸山重新回到江州,進入了伴矽公司。

為了保證公司最大的隱秘性,公司並不高大上,甚至可以說有些簡陋。

伴矽公司位於江州大學旁的一座不起眼的低層辦公樓裡。

四周是學術氣息濃厚的科研樓和實驗樓,周圍環境安靜且充滿活力。

儘管公司規模不大,但這裡卻聚集了一群充滿激情的年輕人,大家都在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突破半導體技術的瓶頸,迎接未來計算架構的革命。

一走進公司大門,幾名員工就注意到陸山的身影,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

儘管陸山是老闆,平時忙於公司運營和對外溝通,已經好久沒親自到公司來過了。

“陸總!”一位穿著實驗室工作服的年輕工程師看到陸山,忍不住笑著打招呼,眼中帶著明顯的激動。

“歡迎陸總來視察工作!”另一個技術員也笑著走了過來,禮貌而略帶幾分靦腆。

陸山點點頭,淡淡一笑:“最近公司進展如何?”

趙凱是公司的一名技術支援經理,他走上前來,顯得有些拘謹,但依然忍不住露出興奮的笑容。

“陸總,最近我們有一些新的突破,尤其是在記憶體和硬碟的研發方面,進展很快。”

他指向旁邊的工作區,那裡正擺著幾臺正在測試的裝置。

陸山輕輕點頭,走向那個方向。

他知道,伴矽公司這幾年雖然沒有大規模的外部宣傳,但在科技領域內,他們的名字逐漸傳開了。

尤其是在晶片材料的創新方向上,吸引了不少行業內的關注。

“張靈溪在哪裡?”陸山問道。

“在這邊,正在準備今天的彙報材料。”趙凱回答道。

走進公司一側的會議室,陸山看見張靈溪正在擺弄著一臺膝上型電腦,似乎在最後檢查工作報告。

張靈溪是江州大學材料化學院的研究生,兼任伴矽公司的負責人,雖然她年紀不大,但在技術方面的造詣和管理能力都非常出色,是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陸總,您回來了。”張靈溪抬起頭,微笑著迎接陸山,眼裡充滿了驚喜。

自從上次和陸山一起去深市出差後,公司一改組,陸山總是忙碌已經很久沒有來公司了。

陸山點點頭,隨即看向她手中的報告:“工作怎麼樣?有進展嗎?”

“還不錯。”張靈溪整理了一下報告,開始彙報公司目前的最新情況。

“伴矽記憶體、伴矽硬碟和伴矽主機板的市場反饋都不錯。”

“首先是伴矽記憶體,目前的進展非常迅速。”

張靈溪興奮地說道:“我們的記憶體產品,比傳統記憶體的速度和容量都有大幅提升。”

“目前pc記憶體大概是2gb到4gb,但我們的記憶體,不僅速度超快,而且容量已經突破了10tb。”

“體積也更小了,唯一不同的是,標準記憶體是板條形式,按照你的要求,我們的記憶體模組則微型化,大小大約和指甲蓋差不多,比上一代要小三分之一。”

“10tb?”陸山微微一愣,目光轉向旁邊的實驗裝置。

顯然技術的進步比他想象的更快。

10tb的記憶體,這簡直是無法想象的數字,幾乎已經超出了常規計算機的需求。

張靈溪輕笑了一聲:“還是按照你的要求,目前我們還在擠牙膏。為了避免市場上太過驚訝,也為了不打破現有的競爭格局,我們選擇了一步步升級。市場上現在標準的2gb記憶體,我們推出了4gb記憶體條,如果市場推出4gb的,我們推出8gb的。而我們已經有技術突破,隨時可以超越。”

陸山哈哈大笑,張靈溪算是得到了他的真傳。

陸山點點頭,“硬碟呢?”

“硬碟方面,情況也差不多。”張靈溪又翻開一份報告,指著圖表解釋。

“傳統硬碟大約在2013年是1tb到4tb,市場大多數人用的都是1tb或2tb的硬碟。”

“但我們現在的硬碟,單個容量已經可以做到1024pb——是的,1024pb。”

“拓撲半金屬實在是太厲害了!”

她略顯得意地說,“但是,我們同樣沒有一下子推向市場,而是採取了逐步釋出的策略。”

陸山聽著她的話,非常滿意。

伴矽的硬碟和記憶體技術,已經跨越了常規技術的限制,故意將步伐放緩,這才有戰略意義。

陸山點了點頭,有張靈溪在,他還真的不用太操心。

“我們需要更多的資源來突破技術瓶頸,尤其是在主機板和硬碟的生產工藝上。”陸山說道。

“是的,陸總。”張靈溪答應道,“我們會加速研發進度。”

隨後張靈溪又彙報了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

“目前我們的產品主要供應給了神船,以及其他一些電腦廠商,除了聯翔以外,幾乎所有的大廠都在採購我們的記憶體和硬碟。”

“我們也開始了單獨的硬體銷售,針對一些小型企業和科研機構。”

“整體來說,公司的收益增速非常快,尤其是在硬碟和記憶體的訂單方面。”

陸山聽著,臉上浮現一絲滿意的笑容。“這就好。”

他點頭,又看向一旁的技術支援經理趙凱,“那生產線的情況呢?跟得上市場需求嗎?”

趙凱見陸山問到這裡,立刻走上前,“陸總,生產線的情況我們已經做了最佳化,雖然還不能達到超大規模生產,但已經能保持每月一定的產量。”

他略顯緊張地繼續說道,“不過,我們還需要更多的高階裝置,特別是在生產拓撲半金屬的過程中,有一些環節的效率還不夠高,生產週期有點長。”陸山聽後輕輕皺眉。“你們已經解決了哪些技術瓶頸?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張靈溪接過話題:“我們在半導體生產線上,有一些關鍵技術已經取得了突破,尤其是在拓撲半金屬的合成工藝上,已經實現了較為穩定的批次生產。”

“但因為材料特殊,生產的溫度和壓力控制要求非常高,一些裝置在高負荷執行時仍然會出現一定的波動,導致成品率稍低。”

“所以你們現在的產量是有限的?”陸山問道。

“是的,陸總。”張靈溪點點頭,“我們正在加快引進新的生產裝置,提升自動化程度,縮短生產週期,爭取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內大幅提升產能。”

“好。”陸山沉思片刻,又問道:“你們打算什麼時候進行大規模的生產線擴充套件?”

趙凱回答:“我們計劃在下個季度完成一次生產線的升級,重點是提升拓撲半金屬的合成效率。”

“另外,也需要擴充套件硬碟和記憶體的測試裝置,以便支援更多客戶的定製需求。”

陸山點了點頭,“很好,儘快落實。”

說完,他轉身對張靈溪說道:“既然你們的研發方向已經基本明確,接下來就是生產的規模化和市場的快速推進。”

張靈溪臉上浮現出一絲堅定的笑容,“我們會加速的,絕不會讓您失望。”

陸山滿意地看著她,然後決定去親自檢視一下生產線的情況。

畢竟,只有親眼看到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以前伴矽就缺貨,透過不斷的最佳化生產線,情況好了一點,但是隨著澤夢繫統的推出,伴矽的產品又開始缺貨了。

走出會議室,陸山和張靈溪、趙凱一同前往生產車間。

車間的環境整潔,雖然不是特別寬敞,但每個角落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走進去,一股輕微的電子氣味撲面而來,空氣中瀰漫著微弱的金屬與化學氣息。

“陸總,這裡就是我們最新升級的半導體生產線。”

張靈溪介紹道,“這是我們用來生產拓撲半金屬的合成裝置,目前已經處於全自動化操作。”

陸山看著眼前幾臺大大小小的機器,印象中這些裝置並不算特別高階,但每一臺都在有條不紊地運轉。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間一臺巨大的爐子,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裡面的金屬正在高溫下熔化。

“這臺裝置是拓撲半金屬的關鍵合成裝置。”

趙凱接著解釋,“我們採用了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利用這種高能量的等離子體流,將金屬分子打散後重新組合,形成拓撲半金屬的分子結構。”

“這一過程對溫度、壓力、氣體流量等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生產過程需要精準控制。”

陸山仔細觀察著爐子裡的情況,看到金屬熔液閃爍著藍白色的光芒,他微微皺眉。

“這臺裝置已經執行多久了?有沒有過裝置故障?”

“這臺爐子已經執行了近半年,整體穩定性很好。”

趙凱說,“但因為長時間的高溫操作,裝置的損耗比較大,我們需要定期更換一些核心部件,確保生產穩定。”

陸山點點頭,似乎滿意了。

他繼續向生產線深處走去,看到了一臺正在組裝的記憶體模組測試機。

工人們熟練地將一塊塊微型記憶體條裝入機器,測試機開始自動執行,顯示出一組組資料。

“這些就是我們最新的伴矽記憶體。”

張靈溪說道,“每一塊記憶體的容量已經突破了10tb,雖然目前還處於測試階段,但效能已經遠超市場上的同類產品。”

“我們正在做的,是不斷完善記憶體的穩定性,確保在長時間執行下的可靠性。”

“這些高效能產品暫時不會銷售,是用於超級計算機上。”

陸山走到機器前,看到螢幕上顯示的測試資料,滿是綠色的合格標誌,他滿意地點點頭。“良品率不錯。”

接下來,他們又走到了一邊的硬碟生產區。

這裡的生產線和記憶體的生產線有些相似,不同的是,硬碟的組裝過程更加複雜。

需要將記憶體晶片、介面、電源等各個模組安裝到金屬外殼中,然後進行嚴格的溫度、壓力測試。

“硬碟的生產過程相對複雜一些,尤其是在高容量的硬碟生產上,控制精度和穩定性至關重要。”趙凱解釋道。

陸山看著眼前的硬碟,點點頭。“目前的客戶有那些?”

“除了神船之外,其他的廠商,包括一些小型廠商,我們的硬碟都能夠提供定製化服務。”

張靈溪說道,“但在容量上,我們還是先保持在1tb的水平,高於市面上常見的256gb和500gb,避免一下子推向市場,導致客戶的接受度不高。”

張靈溪開玩笑說道:“其實除了我們的主機板外,很多其他廠家的主機板,還沒有辦法接受更高的記憶體和硬碟。”

事實也的確如此,太高階的產品,外面的硬體裝置無法適配。

所以擠牙膏其實也是為了迎合外面的市場。

未來,伴矽將打破傳統半導體技術的限制,帶來一場硬體革命。

只要生產線的瓶頸突破,市場的反應將更加猛烈。

在車間裡轉了一圈,陸山看著一切進展順利,但心裡卻沒有放鬆。

雖然硬體的生產線已開始步入正軌,但有些環節還需要進一步突破,尤其是在半導體晶片的設計和生產工藝上。

眼下的技術瓶頸雖然解決了部分,但光刻機的限制依然擺在面前。

要想進一步突破,必須從根本上找到新思路。

回到辦公室,陸山便召集了公司核心研發團隊召開緊急會議。

張靈溪、趙凱,還有幾位資深工程師和技術經理都陸續趕到,會議室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

陸山坐在會議室的桌前,目光凝重。

他環顧四周,看著那些充滿期待的臉龐,幾乎能聽到他們心跳的聲音。

“今天的會議,我們討論的主題是半導體晶片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