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燕爾,二人又正值青春年華,夜夜笙歌,雲雨綿纏,好不甜蜜。但吳玉珠終究還是覺得每天這樣總是不妥,有失大雅。可每次都被張青松越來越純熟的手法弄得嬌軀癱軟,無力矜持,只得任其擺佈,享樂其中!
張青松對吳玉珠可是疼愛有加,張延年夫婦也視她為掌中寶,就怕她不適應村裡的環境,每天也是噓寒問暖。張家院的所有事情基本都是交給僱傭去做,平時也沒什麼事,閒來無事,張青松總會拉著吳玉柱的玉手,或者來到碧綠的青山上,一起感受溫和地風,一起躺在碧綠的草地上,看雲捲雲舒;或是跑到村頭的那棵大柳樹下,摟著玉珠對她深情表白,引得吳玉珠咯咯直笑,臉上滿是幸福;又或是拉著玉珠,村頭村尾到處逛悠,嘴裡還不停地給吳玉柱介紹自家的田地,面對張家雄厚的田地,吳玉柱只是抿嘴一笑,她並不在意這些。反之,她倒是對這些從未見過的村莊景色更加著迷與好奇,總會好奇的問這問那,如同一個小孩一般有問不問完的問題:“青松,這是什麼花?好漂亮!”“青松,這是什麼果子?能吃嗎?”“青松,這東西是幹什麼用的呀?”面對問不完的問題,張青松也總會不厭其煩地簡答,而且似乎更是樂於回答玉珠的各種問題。
只是在夜深人靜時,玉珠總會偷偷抹眼淚,她這是想父母親了。按習俗,三天回門後,要滿一個月才能回孃家,張青松也是心疼不已,幾次想不顧這些世俗,想帶玉珠回孃家看看,可玉珠是懂事的媳婦,她堅持著要滿一個月再回孃家,張青松只是心疼的將她緊緊摟在懷裡。
一個月的時間總算到了,這一個月相對吳有貴夫婦而言同樣也是極度漫長,吳玉柱從小到大從未離開過他們的身邊,這一嫁人了,突然家裡少了個女兒,兩口子心裡是極度的空落與掛念。
這天午飯後,吾王氏又在和吳有貴嘮叨著:“一個月了,不知道玉珠還適應婆家的生活?不知道婆家人對她好不好?”她心裡也一直惦念著時間,盼著滿月他們能回來,只是還是沒說出口。
“別瞎想了,張家院人品沒得說,這是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的,他們對玉珠肯定不會太差,只是苦了這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便是這麼久,想必也流了不少眼淚了!”吳有貴也是輕嘆著說道。
“爹,娘!我們回來了!”門外傳來了熟悉的聲音,是張青松的聲音,吳有貴夫婦一陣驚喜,三步並兩步迎了出去。“爹,娘!”兩個人才跨出門檻,吳玉珠便淚眼婆娑地撲在吾王氏懷裡。
吳王氏也流下了兩行熱淚,笑著說道:“回來就好了,讓娘看看,瘦了沒有?”邊說邊擦著眼淚,端詳了一下玉珠,道:“閨女長胖了!”
這一說,倒讓吳玉珠顯得不好意思了,惹得一家人都歡笑了起來。
張青松這才招呼長生幫忙將馬車後面的一些豬肉羊肉土特產啥的搬進家裡。
這一次,他們在孃家多待了幾天,張青松沒事就也跑去布莊幫忙,還不停向岳丈請教從商的經驗,吳有貴看到張青松如此好學,心生大喜,便也不吝賜教,盡數相授。
之後的時間,每逢趕集日,張青松兩口子就會到布莊幫忙。
這日,又是趕集日,張青松如期趕到,可唯獨不見玉珠,吳有貴問道:“青松,玉珠呢?”
張青松笑嘻嘻道:“爹,是我不讓玉珠來的?”
吳王氏也早已候在布莊裡,聽到青松這話不由著急起來,問道:“怎麼了?玉珠不舒服嗎?”
張青松還是笑嘻嘻地,說道:“娘,爹,玉珠有喜了!她非要來,但路途顛簸,我沒讓他來,今天我趕來也是想把這個好訊息帶給您們!”
“好好好!”這可真是天大的好訊息,老兩口更是開心的只會連連道好。
下午,客人依然很少,張青松便匆匆告別而去,吳有貴叮囑道:“青松啊,以後你就別老往這兒跑了,多照顧照顧玉珠,這也是我和您孃的意思!這兒有長生幫忙,忙得過來!”
“好嘞,爹,那我先走了!”張青松心裡也掛念玉珠,為了不讓二老擔心,他答應了,然後翻身上馬,揚鞭歸去。
張家院,吳玉珠躺在床上,張劉氏接過翠蓮手中的大補湯,用湯匙舀起湯,輕輕吹了下,小心翼翼地喂與玉珠喝下。
玉珠嚥下後羞愧的說道:“娘,我沒事,不用您老這麼麻煩!我還可以到處亂蹦呢!”
“傻丫頭,懷孕前三個月最重要,可不許胡鬧哦,聽我的,好好臥床歇著!”張劉氏如同哄孩子一般哄著說道,眼裡滿是溺愛。
吳玉珠這才點頭應道:“我聽孃的!”
“這大補湯吶,是你爹託朋友從遠處弄來的,對安胎養胎很有效,多喝點!”張劉氏溫柔地道。
面對如此關懷的公婆,吳玉珠這顆善良的心不禁又是一陣感動。
第二年,吳玉珠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這可把張延年老夫婦兩高興壞了,整天樂得合不攏嘴。張青松對張延年說:“爹,您老給孩子取個名字吧~”“好好好!”張延年捋了捋花白的鬍子,認真地思索著,良晌才點著頭,露出滿意的笑容說道:“就給孫兒取名叫萬福,我們老張家現在生活富足,也不求啥,就求個福字,就叫孫兒萬福,也願他一輩子福氣相伴!”“張萬福,好名字!兒子,你以後就叫張萬福啦!”張青松樂開了花,逗著玉珠懷裡的小萬福說道。全家人包括張安、翠蓮也一起樂呵呵的笑開了。
聽聞吳玉珠生子,吳有貴夫婦也讓長生備好馬車,便往張家院前往探望。
“親家公親家母,歡迎光臨寒舍!”張延年夫婦和張青松早已在門口守候!
“哎呀,有勞親家公親家母再次候迎!”吳有貴拱手道。
其餘各人也相互打了招呼,長生拿著幾匹布匹,還有許多肉食蛋類,張安張青松好一陣搬運。
“親家來就來吧,何必如此客氣!”張延年對吳有貴道。
“區區幾匹布匹,何足掛齒,親家權且給家人做幾件衣服,聊表心意罷了!”吳有貴笑呵呵的道。
進了門,稍坐片刻,吳有貴夫婦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看望女兒和外孫。
望著生得白白胖胖的小外孫,兩口子別提多高興,一整天的,吳王氏和張劉氏兩親家母一直待在玉珠的屋裡陪伴著、幫忙照顧著。
紅紅地夕陽慢慢落在了山頭,陽光無比溫柔地灑布在整個核桃村。吳有貴三人還準備趕回鎮裡,在張延年全家人的極力挽留下,才行了一宿。
待孩子滿月,張青松帶著玉珠母子二人又回孃家住了幾日。
從孃家回來沒幾天,這一晚,看著兒子已然熟睡,張青松便迫不及待地過來脫玉珠的衣服:“玉珠,這一年來都快把我憋壞了,今晚我要好好疼愛你!”玉珠聽後不由得一陣羞紅,卻深知青松那方面精力旺盛,也不由得很是心疼他,便任由他擺佈,只是輕聲告誡道:“輕點,別把孩子吵醒了!”這一夜,久旱逢甘露,無疑又是充滿激情的一晚。
就這樣,接下來的幾年裡,玉珠又先後生下了三個兒子,張延年取名為萬全、萬成、萬才。全:好事俱全,十全十美之意;成:事事有成,心所念必所成之意;才:才華橫溢、棟樑之才之意,又與“財”同音,喊起來還有聚財之意。
再過兩年又陸續生下三個兒子,名字由張青松取之,張青松不似老爺子那般注重繁文辱節,便隨口取名叫:萬五、萬六、萬七。按張青松的意思,五為五穀豐登,六為六六大順,七為七星高照,既然讓張延年的想不出反駁之言,只得依之。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只相差一歲,老五老六相差兩歲,老七相差三歲
再生老五老六老七的時候,萬福已經五歲,每次看到母親生了個弟弟總會開心的蹦蹦跳跳,雀躍道:“娘又給我生了個弟弟咯,娘又給我生了個弟弟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