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坐馬車
穿成極品惡婆婆帶領全家頓頓吃肉 木子明雪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幾人又走了幾步,就見街角處,有一處驛站。此處寬敞極了,不但有著幾處馬廄,還有幾處樓閣,而且門口還停著幾輛馬車。此時已經有幾個人在此等候了。馬車有的有車廂棚頂,有的沒有車廂棚頂。
這驛站平日裡是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者往來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只因大武邊疆連年征戰,也導致驛站遲遲拿不到官府的補貼,驛丞便私設車輛往來官道,一是增加了驛站的收入,二是方便了百姓的往來。要知道,大武朝的律例規定,平民是不能用馬車的。馬車是身份的象徵,只有達官顯貴才能擁有馬車。這便是後世的公交車吧,可惜平民的沒有車棚,大武律例,非權貴之車不能有蓋遮頂,所以往來官道的承載百姓的馬車是無蓋子的,不能逾制。
“去縣城每兩個時辰發一次車,一次車乘一人二文,十人一車。去縣城的,過來付錢。”
馬伕手持馬鞭,環顧了一下四周,見得人聚齊的差不多夠一趟了,方才吆喝起來。
“我等五個人,這是十文。”蘇燕婉付完錢,在兒子的攙扶下上了馬車。這馬車與前世的馬車倒也相似,大體架構是兩根上等木料做的駕轅,一個結實的底盤,板子倒也訂得結實。馬車的車輪異常的高大,應該是精鋼打造,外面鑲著木頭,輪轂看起來十分的精美。
馬伕又說:“不進城的一人二文,若是跟車進城的,到時還須繳納入城費。”
車板兩側是兩排長長木凳,牢固的釘在車板上,蘇燕婉與兒媳坐在了一起,兩個兒子也挨著坐了起來。過了片刻,車上又上來五個人,才將整車坐滿。
蘇燕婉打量了一下對面坐的五個人,對面五個人也都是一身百姓的打扮。左側三個人明顯是一家,一對莊戶打扮年輕的夫婦帶著一個十餘歲的男孩,男孩眼睛大大的,純淨中帶著好奇。右側兩個人是兩個身穿灰衣的男子。這兩個男子雖然也是莊戶打扮,但明顯不是莊戶,一身衣服雖然不是很新鮮,但全身上下沒一處補丁。其中一個男子的臉上有個刀疤,從額頭橫貫下巴,看起來十分的猙獰,眼睛裡也閃爍著陰沉的光芒,另外一個男子下巴處有一個銅錢大的胎記,胎記上長了稀疏的長毛。
這兩個人絕對不是普通人,看這兩人身上一股難以言明的氣勢,心道莫不是身上沾惹了人命?
對面那個莊戶年輕男子,與刀疤男緊緊挨著,大氣也不敢吭一聲。好在刀疤男也不願意多生是非,冷哼一聲,就一副閉目養神的模樣。反倒是胎記男子,一副賊眉鼠眼的模樣,一會兒暗暗的打量著莊戶女子,一會兒目光又瞄向田小草與謝晴嵐,不知在肖想什麼,神情裡都透著猥瑣。
趙見賢不禁暗暗摸了摸胸前的包裹。
當胎記男子目光再次掃到田小草的時候,趙思齊不由的有些惱怒了,拳頭攥的咯咯響,惡狠狠的盯著胎記男子。胎記男子看到趙思齊這般模樣,方才收起了陰翳的目光,不再看車內的女子,轉而看向車外。
蘇燕婉心道:“這兩個人絕非尋常人,不知道去縣城所為何事。”
與此同時,馬伕吆喝一聲:“諸位坐好了,摔了傷了概不負責,終點縣城驛站。”
馬伕坐上車前,鞭子圓滑的一甩,“啪”地一聲,一聲清脆的鞭響。膘肥體強的駿馬揚起四蹄,馬車也跟動了起來,嘎吱嘎吱是輪轂摩擦地面的聲音。
古代的馬車可是沒有減震系統的,官道也非平平整整的柏油路,處處都是坑坑窪窪的,馬車一路顛簸,蘇燕婉感覺全身都快散架了。馬車一路揚塵,馬蹄聲駝鈴聲嘎吱聲非常的喧譁。
“駕,駕。”又有幾個官差相向而來,騎著快馬飛馳而過,明顯是去青牛鎮的方向。
顛簸了一個多時辰,馬車的車速漸漸的開始減緩,並且道路越來越寬,並且有其他的官道交匯,車輛行人也愈發的多了起來。大部分百姓是徒步,也有推著板車,遠處來的多半坐著無蓋馬車。也有一些馬車裝飾著極為華麗,並且還有蓋子。無需多說,這樣裡的馬車坐的多半是官家子弟或者是地主人家。
馬車越來越慢,到了最後,馬伕下馬,牽馬而行,蘇燕婉望著前方,就見一座特別雄偉的城池矗立著,從地面突兀而起,城牆高聳不知道幾十丈,長不知幾十裡,護城河如同玉帶一樣環繞四周。她也是第一次見到古代的城樓,心中感到無比的震撼,這古代城郭氣勢如此恢弘。
“諸位客官,你們可在城外下車,也可以在城內驛站下車,不過若是進得城內,還需要繳納二文的入城錢。出城無須繳納。”
蘇燕婉摸出十文錢來:“我等跟隨車進入驛站在下車,勞煩您了。”
馬伕喜笑顏開:“好嘞,那我就收下了。”刀疤男跟莊戶那人,也紛紛掏出了銅錢,遞給馬伕。
若是自行入城,少不了守城兵士的盤查,但這馬車畢竟是官家驛站經營,兵士也不會刻意盤查,省下了很多麻煩。
越是接近城池,人與車馬也就越來越多,城外的路邊,也有百姓支起的攤位,大多都是賣水賣吃食的攤位,也有一些衣衫襤褸的面黃肌瘦,明顯是逃荒過來的人,倚靠在城牆下邊。這些人手裡多半沒了盤纏,沒錢進城,就在城外安扎。這肥水縣令曾下令縣衙差役,每日中午施粥,賑濟災民。幾十個逃荒百姓便每日在此等候縣衙裡的野菜糊糊粥。粥堋每日施粥一次,逃荒百姓只要有了飯吃,就難以造成民變。
不過城門口的守城兵士卻多了起來,只要進入的百姓和車輛,都要進行一番盤查。這畢竟是荒年,避免城內混入流寇。
過了護城河,馬車也終於到了城門口,馬伕遞上了十幾枚銅錢,一個守城士兵掂量掂量就交給了城門官,另外一個兵士則簡單的掃了一眼眾人,繞著車輛轉了一圈就當盤查了。兵士見到其中八人都是莊戶模樣兒打扮,也就放了心,但是看到刀疤臉跟胎記男則皺了下眉毛,不過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還是沒說什麼,只是示意馬伕可以走了。畢竟這馬伕是縣城官驛的馬伕,一日裡怕不是打上幾次交道,都是十分熟稔了。馬伕也是一副點頭哈腰的客套模樣,給守城官與諸多兵士拱手拜了一圈,終於牽馬進入了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