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當真是大功一件啊!
大唐:質子十年,率百萬大軍歸來 八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好吧,”杜如顏終究是要面冷心熱的人,“不過你要快去快回,還有啊,送給人家衣服,自己可注意不要著涼了。”
“我知道了,”小圓圓開心的笑了一下,“姐姐姐夫,我去了就回來。”
“郭大人,到來!”圓圓剛準備出門,一個尖細的嗓音便傳了過來。
李寬他們連忙迎接,不一會兒郭守敬走了進來,笑著對他們說道:“噢,陛下,幾天不見,在家鹹魚的生活還挺好嘛!”
“多謝郭校長關心,“李寬回應道,“朕在家,不是吃了睡,就是睡了吃,確實要比上陣殺敵要舒坦多了。”
“陛下,哎,真拿你沒辦法,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能夠生活的這麼愜意,連臣有時候,都忍不住羨慕你啊,”郭守敬笑著道。
“不過事到如今,陛下,您還要繼續瞞著臣嗎?”
“郭校長誤會了,”李寬笑道,“我豈有所隱瞞,只不過是有些事情,還沒來得及訴說而已。”
“陛下,這,您做的可就不對了,雁雲街上的那些裁縫可都一個個的傳遍了,我反而是在後面,才知道的,”
郭守敬說道。
“不過這棉衣,棉花,真的有他們說的那麼神奇,不僅穿著保暖,而且便宜異常,能使雁雲城的老百姓們,在冬天不受凍?”
“由於種植面積有限,所以現在無論棉花,或者棉衣都不是很多,我原本打算等它們有了一定規模之後,在告訴大家,沒想到郭校長這麼快,就發現了,”
李寬笑了笑,“不過這棉衣棉花,到底效果如何?有沒有這麼神奇,我不敢斷言。郭校長若親自感受一下,便可知道,百姓們口中的真相。”
“陛下,您,這是在給臣賣關子啊,”郭守敬笑了笑,裹緊了身上的披風。
“不過也好,朕既然都已經來了,那朕就去看看,所謂的棉花棉衣,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一群人很快的,來到了樹棉種植地,在培養液的作用下,雖然棉花被採摘了數次,但是有幾株樹棉,依然開的正盛。
郭守敬向上一望,發現一團又一團的白色物體,來雜在綠葉中間。
由於此時天氣較好,郭守敬覺得他們,簡直就是縮小版的白雲無疑。
李寬將一朵“白雲”放到了郭守敬手裡,郭守敬將他捧在手心,有一種奇特的軟軟的感覺。
說實話大炎幅員遼闊,郭守敬作為大炎的丞相,眼界與見識更非常人能比,但這個樹棉,他不僅是第一次見,而且在以前,他甚至連類似的東西,都沒有見過。
他端詳了好一會兒,最後才緩緩問道,
“陛下,您就是用這個東西織的布?”
“是的,已經完成四五件了。”李寬如實回答到。
“這東西,這以前從來都沒有見過,不知道陛下您,小時候是從何而來?”
“是我在北伐的時候,從戰俘口中獲得的棉花種子。”既然已經胡掰可這個慌,李寬也就只能這麼繼續扯下去,“只不過由於事務繁忙,我近日才將此事想了起來,經過朕的檢驗,那群戰俘確實沒有說謊,用棉花製作衣服,不僅過程十分的簡單,而且成品也是十分的保暖。”
“我說難怪,北地如此嚴寒,那些侵犯我大唐的異族究竟是如何熬過冬天的,陛下,您這次可謂是大功一件哪,”郭守敬笑著說道,
“不過不過,用花製作衣服,這種奇花我還是第一次見,不知他是否能對我大炎,廣泛種植?”
“郭校長,這棉花並不是真的花,他只是長得有些像花,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而已。”
李寬仔細斟酌著自己的用詞,唐朝時期的人應該不懂纖維是什麼東西,“棉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麻的近親,只不過在很多地方,它要比麻好上很多。”
“噢,”郭守敬來了興致,“不知好在哪些地方?”
“朕剛才說了,不敢斷言,還需要郭校長,你們親自感受才行。”
李寬笑著說道,“這有一件棉衣,還請郭校長,親自感受。”
李寬將做給自己的棉衣拿了出來,筱小圓圓在旁邊看著,嘴巴禁不住癟了起來。
因為這件棉衣的製作,但是她也有一定的功勞,雖然由於她不懂紡織,功勞基本是在搗亂,但是她不想給姐夫做的衣服,別人會穿上去…….但是為了支援李寬,小圓圓站在旁邊也沒有說些什麼。
王公公幫郭守敬將披風脫下,然後將棉衣套了上去。
由於身高上的差異,所以這個原因對於郭守敬來說稍微長了一些,不過大體上也算合身。
“這個棉衣確實保暖,我剛才還感覺到不斷有冷風在吹,現在一下子突然暖和了,”
郭守敬將棉衣裹緊,不由漏出了出了笑意。
“不過臣覺得吧,這棉衣好像沒有絲綢透氣,而且還要重上那麼一點點。冬天的時候可以用它,夏天的時候還是絲綢比較好。”
“是啊,郭校長,棉衣確實不如絲綢輕便,但是它的質量卻比麻好上很多,並且它材料的獲取簡單,因此價格也會非常便宜,”李寬緩緩說道。
“所以,我想用棉代替麻,成為大炎百姓衣料的主要來源。”
“如何一個方便法?”郭守敬激動的問道。要知道麻,作為衣物的主要原料,已在華夏大地,已在華夏大地流傳了千年之久。想要找到一種新的東西去代替它,這可絕對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郭校長,絲綢需要來種植桑求,養春蠶,等春蠶成熟,之後進行剝絲,將絲抽離出來之後,再經過一系列的加工。”
“在這一系列的工程中,首先要保證出樹的廉果桑樹不好,很可能就會影響絲的品質,間接導致絲綢的質量問題。”
“而在養蠶的過程中,一些蠶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死亡,從而降低原來應有的產量,一些蠶就算能夠存活下來,也會有吐不出絲,以及吐絲少的情況。”
“這一工程不僅耗時耗力,而且中間也難免會有對絲的極大浪費。”
“而棉花則不同,它需要兩步,那就是種植和收穫。”.“陛下,您的意思是,”郭守敬思索道,“只要種樹,棉花便能長出來?”.“當然不是啊,“李寬肯定的說道,“這只是棉花的一種,被稱為樹棉,除此之外,棉花還有從地裡面長出來的,”
“只要不遭遇特別大的災害,保證它們正常生長,棉花便會有一定的收穫,至於這收成多少,就要就要看當地的土質,以及以以及百姓們的種植,和培養方式了。”
“棉花正如普通的穀物一般,除了種植與收穫的時候,需要一定的人力,其他程式,絕對要比產絲簡便的多。”
“原來如此,”郭守敬點了點頭,“只是這棉花,看起來一團一團的,它是如何變成製作衣服的布的呢?”
“郭校長,請看,”李寬知道棉花日後必定會在大炎迅速推廣,於是很早之前,他就把棉紡織機的圖紙,給畫了出來,“由於材料不同,所以棉花紡織的機器也有所不同。我手中的這張圖便是棉紡織機,雖然它的製作要比普通的紡織機麻煩了一些,但是在效率上,他也非常高的,能夠很快的就製作出一匹成品布。”
“如此甚好,”郭守敬感慨道。
“不過,臣還有一個疑問,如果這棉花被大量普及的話,那我大炎,種桑養蠶的百姓,應該何去何從,他們的生計,臣可不能不管不顧哪!”
“郭校長,你剛才也說了,這棉雖然比絲保暖,但它並不如絲綢般輕巧柔軟,所以陛下以及諸多大臣們,必定仍然繼續需要絲綢,而我將這棉花帶到中原,更多的是為百姓設計的,”
李寬加重語氣說道,“畢竟與王公大臣相比,大炎最多的,還是普通百姓哪!”
“言之有理,”郭守敬反應過來,“只是不知戴這鼻核可以在何處種植,又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棉花生長條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光照充足,並在生長期灌溉一定的水源即可,”雖然李寬在現在是理科生,但是上地理課的時候,他也多多少少學習了一些。
“我以為,棉花可在大炎南北廣泛種植。如揚州杭州的商業發達,人口密集之地,或者如西域光照充足,又有一定水源之地,甚至可以打造一個棉花集聚區。”
“它不僅可以為百姓,製造衣物提供原料,當百姓們有了多餘的棉花時,也可以拿到集市上去交換,作為他們的生計。”
“如此甚好,”郭守敬激動道,“這戰亂逐漸平定,我大炎的人口是越來越多,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人口一增加,無論糧食亦或布匹都是一個問題。”
“由於戰亂以及天災,南方的桑樹已經被大量的破壞,上貢給朝廷的已經比往年減少了許多了,光靠麻也是很難解決問題的,陛下,您還發現了一種新的製衣材料,這本身就是大功一件,”
郭守敬抬頭望了望,看著高大的木棉樹上,一團又一團的“白雲”,夾雜在綠葉中間,似乎是在相互嬉戲著。
郭守敬甚至可以想象到,當棉花在大炎的土地上廣泛種植,那一片豐收的場景,
“況且這棉花產量如此之高,日後也定能為我大炎百姓,開拓生計,增加朝廷的稅收,陛下的這個功勞,不亞於對外打了一個大勝仗啊。”
“郭校長,過獎了。”李寬原本是打算到棉花再豐收一次,有了一定規模之後,再報個給郭守敬他們的。
沒想到郭守敬,現在這對棉花如此滿意,看來棉花在大炎的推廣,應該是一件很迅速的事情了。
“陛下,您不必謙虛,不過這麼好的東西,光在您李府種可不行,”郭守敬笑著說道,
“臣馬上就召集能工巧匠,按照陛下,你的這個圖紙,把更多的棉紡織機制作出來,好讓我大炎百姓,能夠儘快的在嚴冬之前穿上棉衣。”
“除此之外,臣再在雁雲城城外撥給你幾畝上好的地,再撥給你五百精兵助你種棉,還有什麼需要的話你向臣儘管提,”
“如果效果好的話,臣便下令讓戶部與工部全面推廣,陛下您的功勞,天下百姓,也一定會記在心裡的。
“哈哈,好!”李寬拱了拱手,“只是朕不知,當第一批棉衣被製作出來後,郭校長,會首先給哪些人使用呢?”
“哦,”郭守敬聽出了李寬話中有話,“陛下,您有何見解?”
“我想,棉衣製成之後,首先應該送給北方邊疆的將領和士兵,”
“北地嚴寒,到了冬季更是能瞬間凝水成冰,而將士們作為我大炎領土的守護神,朝廷們也應當考慮到他們的生存條件,儘量採取措施讓將士們不會受到凍傷。”
“其次,微臣還認為棉衣製成後。也當送給雁雲城附近的老弱之人。長安身處北方,富人雖多,但普通百姓更是不少,對於一些年紀大的人,他們想熬過雁雲城的冬天,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郭校長將棉衣賞賜給雁雲城的老弱,不僅能體現朝廷對百姓的關心,更能彰顯出朝廷的仁義。實在是一舉兩得。如果送給他們之後,棉衣還有剩餘,郭校長以及戶部,工部官員便可自行進行安排。”
郭守敬沉吟了一會兒,畢竟如果天底下出現了什麼希罕物品,最先應該是皇家使用,皇家用不完之後,才會賞賜給大臣,甚至流傳民間,這才是一個普遍甚至再考現象。
但郭守敬是一個英明的丞相,他經過思考,覺得李秋說得不無道理,於是他點了點頭:
“陛下,您說的對,就很你說的辦。守衛北疆的將士,以及我大炎的百姓,臣可不能忘了他們。這棉種是您帶來的,此事便由陛下您,全權負責。”
“謝郭校長。”李寬答謝道。
郭守敬笑了笑,便轉身向戶外走去,結果走到一半,他突然又折返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