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場休息的時候,柳瑾軒的媽媽喜滋滋地暢想著下半場:
“嗨呀!咱娃兒說不定真的可以替補出場呢!你看,我讓同事她們看這場比賽看對了噻?”
丈夫很無語:“你上半場不還說希望兒子不要上場去背鍋嗎?”
妻子瞪了丈夫一眼:“你要辯證的看問題啊!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上半場中國隊踢得不好,我當然不希望兒子上。但現在咱們領先兩個球,這朝鮮隊還能翻起什麼浪花兒不成?這麼好的踢順風球的機會,當然要上去感受一下氣氛啊,要不然多可惜?”
丈夫連連點頭:“是是是,你說得對……”
“你這是什麼語氣?難道你不希望咱娃兒為國家隊首次出場?”
丈夫舉起雙手作投降狀:“當然希望。我只是覺得還是別立flag的好。你忘了你之前一說讓同事們看這場直播的時候,能想到這場比賽中國隊開局會踢成這樣?”
妻子沉默了一下,她當然可以嘴硬說“那能一樣嗎?”
不過她也確實在心裡擔心自己真成“烏鴉嘴”了,所以還是低調一點吧……
※※※
“比賽開始之後一段時間,我們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但是沒關係,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們面對這種不利局面,沒有滑到谷底。我看到你們在場上的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機會破局。這才是最重要的。”
儘管開場之後踢得並不好,但在中場休息的更衣室裡,何振勇並沒有批評自己的球員。
相反他還誇獎了他們的表現。
“我知道在決定用新戰術來踢這場比賽的時候,你們一定有人在心裡嘀咕過這個安排。這個上半場就是我要這麼安排的原因,我們不可能總是在比賽中一帆風順,踢順風球。在我們確定了奪冠目標之後,我們就走在了一條荊棘遍佈,非常難走的路上。
“以後我們在這條路上註定會遇到類似今天這樣的情況,我們會被對手利用針對性的戰術限制,我們自己也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發揮不出正常的水平……但是沒關係,只要在比賽中不放棄追求勝利,那我相信一定會有人站出來。這次是王烈,下次或許是池震,是傅曉峰,是馮啟元……是你們任何一個在場上的人!”
何振勇看著每一個球員,大家也都看著他。
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專注認真的神情,沒有人滿不在乎,也沒有嬉皮笑臉,更沒有人麻木不仁。
從他們的神情和眼神中其實能看得出來他們對主教練這番話的認同。
蔡伯康在旁邊看見這一幕,忍不不住在心中感慨:國家隊的氣氛已經多久沒有這麼好了?
自從在亞洲盃被淘汰出局之後,國家隊面臨著革新換代,隊內的氣氛就在悄然發生變化。
王烈的餘威尚在,表面上大家都能維持一團和氣,但平靜的湖面下卻還是暗流湧動。
這是誰也阻止不了的。
畢竟這是改革,改革可不是溫情脈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請客吃飯。
改革意味著有人會失勢,有人會得勢。既得利益者們一定會想方設法保護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不受損,而那些後進們在奪取利益和地位時也不會心慈手軟。
你甚至都不能指責誰在這裡面自私自利,因為這是人性,是自然法則。
原本教練組靠強硬手段把王烈排除出局,大家以為國家隊的氣氛能夠恢復正常了。
結果王烈又在泰恩表現出色,國家隊平靜的湖面中被重新投下一塊巨石,掀起的滔天巨浪影響了每一個人。
為了消除這種影響,同時也為了不浪費王烈和池震兩個人的出色狀態,國家隊的教練組絞盡腦汁,設計出了全新戰術。
所幸他們的努力是值得的,付出收到了回報。
如今的國家隊裡,絕大多數人選擇拋開那些私人恩怨和各自心裡的小九九,團結一致,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前進。
這一次,我們或許可以再創造一個新歷史……
※※※
朝鮮隊確實是在中場休息的時候進行了換人,而且還是一口氣換了兩個人,減少一名前鋒,增加一名後腰。
顯然是想要穩住中後場。
不得不說,中國隊在上半場最後階段才找回狀態,連進兩球,對朝鮮隊來說其實還算是個好訊息。
因為在中國隊剛剛找到狀態後沒多久,上半場就結束了。朝鮮隊還有十五分鐘調整戰術和休息的時間。
驚魂未定的朝鮮球員可以在更衣室裡好好喘口氣,擺脫中國隊五分鐘進兩個球的壓迫感。
主教練崔永錫也可以重新思考一下,戰術上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地方,要怎麼限制中國隊的發揮。
如果是在下半場剛剛開始朝鮮就五分鐘丟兩球的話,那就麻煩了。
一口氣換掉兩名球員的朝鮮在下半場放棄了高位逼搶,選擇收縮防守。
“崔永錫的反應倒是快……”
看見朝鮮隊場上戰術調整的結果後,蔡伯康對何振勇說。
何振勇說:“畢竟是主場,要是在主場被打成慘案就不好交待了……”
中國隊的陣型從比賽剛剛開始的站位來看,是352,但實際上在進攻的時候更像是325,兩個邊翼衛盧常青和秦桉兩個人壓到了鋒線位置,這樣可以在進攻三區對四後衛的朝鮮形成人數優勢。
理論上來說,中國隊可以直接從後衛線上把足球傳到前面,破掉朝鮮隊的高位壓迫。
只是比賽開始之後,中國隊球員們還不太適應新戰術,就被朝鮮隊搶的手忙腳亂,完全沒發揮出這套陣型理論上的威力。
莊雲升原本在國家隊是楚獄和馮啟元兩個中後衛的替補,但因為他有不錯的出球能力,所以在352陣型中,成為了首發中後衛。
何振勇和蔡伯康想要利用他的後場出球能力來為中國隊進攻輸送炮彈。
但莊雲升和他的兩個中後衛搭檔在國家隊比賽中第一次嘗試三中衛,不夠適應,被朝鮮隊的高位逼搶整的沒辦法從容出球。
直到王烈以超強的個人能力為中國隊首開紀錄之後,大家紛紛放鬆下來,再加上朝鮮球員人心浮動,在前場的逼搶沒有之前那麼有侵略性了。
池震的那個進球最開始就是莊雲升在後場直接長傳找到拉邊的王烈。
崔永錫很清楚,如果自己繼續這麼高位逼搶,那麼面對能夠正常比賽的中國隊352,他無論是在後衛線,還是在中場都會面臨以少打多的不利局面:在後衛線上,他的四後衛對中國隊五名進攻球員,人數不佔優。
在中場,中國隊可以讓兩名邊翼衛內收,同時讓王烈、池震、傅曉峰三人組中的兩個人回撤到中場,和蘇巨、宋黎輝組成矩形四中場。對朝鮮隊的三中場同樣有人數優勢。
到時候中國隊就可以不用後場長傳直接找前鋒,而是把足球傳到中場,再透過中場轉運後打到前場。
中國隊的352當然不是無敵的,這世界上也沒有哪種陣型、戰術是無敵的,那些能夠拿到冠軍、勝利的球隊所採用的戰術也不見得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大答案”,而是最適合自己球隊球員的特點和能力。
“其實朝鮮可以不用收得那麼深,他們可以把高位逼搶改成中場緊逼嘛。換成442或者424……”蔡伯康說道。
何振勇吐槽道:“你以為崔永錫不想啊?但他的朝鮮一直打的都是433的高位逼搶,讓他們臨時換戰術,那不是和我們上半場一樣了嘛?到時候搞不好給我們的機會更多……現在崔永錫的選擇是對的,最起碼要爭取別繼續丟球了。”
※※※
如果只看下半場前十五分鐘的話,朝鮮隊確實是穩住了,沒有繼續丟球。
崔永錫在中場休息時對球隊的調整是有效果的。
但可惜的是,足球比賽的每個半場是四十五分鐘,而不是十五分鐘……要不然朝鮮就可以只輸兩個球了。
下半場開始之後第十五分鐘,全場比賽第六十分鐘,蘇巨在禁區外突施冷箭,射出一腳質量非常高的遠射,被朝鮮門將樸正男奮力撲出。中國隊獲得了一個角球。
正是利用這個角球,馮啟元在門前頭球破門。
“馮啟元!!好球!!3:0!!中國隊擴大了領先優勢!這場比賽已經基本上沒懸念了!”駱錦興奮地高呼。
這可不是他亂立flag,而是看了下半場這十五分鐘比賽之後,他的真心感想。
和上半場那個被朝鮮隊搶的完全配合不起來的狼狽樣不同,下半場朝鮮隊收縮防守,將球場大量空間讓給中國隊,中國球員們正好用眼前的對手磨練他們的新戰術,各種穿插傳跑,就和訓練中一模一樣。
這十五分鐘無論是控球資料,還是場面,都是中國隊全面佔優。
最後馮啟元這個進球就是這個優勢後水到渠成的結果。
駱錦相信,就算沒有馮啟元的頭球,中國隊也能夠取得進球。
因為中國隊已經快把朝鮮的三層防線壓縮到極限了,朝鮮是抵抗不了多久的。
不是馮啟元,也會是王烈、池震、傅曉峰……或者其他什麼人來完成進球。
秦桉這個邊翼衛都在禁區裡獲得了一次射門機會。要知道在原來的戰術裡,秦桉打的是右後衛,他雖然進攻能力很強,可他畢竟也是個後衛,還是得以防守為重,參與國家隊進攻的主要方式其實就是邊路套上的傳中。
而現在他經常出現在朝鮮的禁區裡。
那腳射門只是他參與進攻的一種方式而已,卻不是全部。
場面上完全佔優,資料上遙遙領先,比分上三球優勢,還有一個兜底的王烈在,駱錦真想不到這場比賽中國隊會怎麼輸。
而國家隊主教練何振勇似乎也和他的想法一樣。
在馮啟元進球的幾分鐘後,他就做出了本場比賽中國隊的首次換人。
他用中鋒譚興昌換下了前腰傅曉峰。
讓王烈和池震往回撤一點,譚興昌則頂在最前面,中國隊的場上陣型從352變成了3241。
王烈和池震看起來離球門更遠了,但由於多了一箇中鋒當進攻橋頭堡,中國隊的進攻威脅並不會因為兩個人距離球門遠了而減弱。
這也是新戰術中的一部分。
畢竟中國隊也不可能只訓練一種進攻套路。
剛才是王烈、池震和傅曉峰的三叉戟組合,現在則是譚興昌、王烈和池震的三箭頭。
譚興昌有身高有腳下技術,擅長給隊友做球,甘當綠葉。王烈和池震圍繞著他來回換位機動,讓朝鮮防守起來更困難。
現在球隊三球領先後,何振勇更是堅定了用這場比賽來練兵的想法。
其實朝鮮是一個非常好的對手,因為特點鮮明,而且很有戰鬥意志,並不會輕易被擊垮。
這就保證了練兵的強度和效果。
所以他換上譚興昌,調整陣型和戰術的目的不是為了擴大領先優勢,而是實驗更多可能。
譚興昌上場之後,中國隊又面臨一次戰術切換,對局面的掌控不如下半場開始之後。
不過也不像上半場前三十多分鐘那樣混亂了。
可以看得出來中國隊球員有些不習慣,但他們還是憑藉各自在歐洲聯賽中踢球所學會的戰術素養在努力完成教練的戰術目標。
這就是信心的重要性了。
同樣是不適應新戰術的情況,三球領先的中國隊球員就可以以平常心處之。
哪怕沒有取得進球,但也沒讓朝鮮獲得太多機會,場面上總體來說是中國隊稍占上風。
雖然場面上只是“稍占上風”,但中國隊的門前也沒有出現什麼險情,這讓電視機前的中國球迷們更加篤定中國隊會贏得這場比賽。
而這場比賽贏下來後,中國隊在這個小組中積二十一分。澳大利亞和伊朗的比賽明踢,如果伊朗可以在主場擊敗澳大利亞,中國隊就將領先第三名澳大利亞九分,確定提前兩輪獲得世界盃出線資格。
就算澳大利亞擊敗了伊朗,中國隊也領先澳大利亞六分。剩下兩輪預選賽,中國隊只要贏一場,就提前出線。
可以說中國隊的出線機率已經高達99.%,專業媒體或許要嚴謹,中國球迷們卻完全可以提前開始慶祝出線。
網路上已經有迫不及待的中國球迷開始幻想這支國家隊能在明年世界盃上拿出什麼樣的表現來了……
電視機前的柳瑾軒媽媽卻愁眉不展,唉聲嘆氣的:“勝負不都沒懸念了嗎?為什麼還不換人啊?剛才那個換人機會就換了一個人,只剩下兩次換人機會了……總不可能五個換人名額用不完吧?”
丈夫安慰她:“不太可能,駱錦和趙川峰不都說了這場比賽何振勇很明顯在演練新戰術嗎?既然是演練新戰術,那就得多派人上場,測試更多的人員組合……”
正說著呢,就看見電視轉播鏡頭的邊緣有三名球員跑入,他們穿著中國隊本場比賽的白色客場球衣,外面套著黃色的背心,代表剛才在熱身。
現在從熱身區域回到教練席前,那意味著什麼?任何一個稍微懂點兒球的球迷都知道——要換人了啊!
妻子突然大叫一聲打斷了丈夫的安慰:“娃兒!”
同時她指向螢幕。
丈夫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
雖然是遠景鏡頭,只能看見人形,卻看不見相貌,但是做父母的又怎麼會認不出自家孩子跑步的姿態呢?
所以妻子沒說錯,那確實是他們的娃兒。
他們娃兒要替補出場了!!丈夫也很高興,畢竟真要上場了,以後他也可以說自己家裡出了個正兒八經的國腳!
他扭頭想和妻子同樂,卻看見妻子的臉上不是高興的表情,反而流露出了擔憂的情緒。
他最開始驚了一下,但很快就明白為什麼妻子會有這樣的表情。
既希望兒子能出場,又怕兒子壓力過大表現不好啊……
理解妻子的男人什麼都沒再說,只是伸手攬住她的肩膀,與她一起共同面對他們兒子人生中的歷史時刻。
他們面前的電視機裡,解說員駱錦正在說:
“中國隊又要換人了!在換上譚興昌的十分鐘後,何指導這次打算一口氣換三個人!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個換人名額當中有一位來自於本賽季中甲聯賽球隊重山千帆的年輕球員,年僅十九歲的柳瑾軒!他在今年的中甲聯賽中十輪打進九個球,是球隊的頭號射手,也是俱樂部歷史上最年輕的隊長!”
趙川峰接道:“他應該會換下池震,畢竟兩個人在場上位置是一樣的,踢球風格也比較類似……當然柳瑾軒相比池震來說更年輕,也缺乏經驗。能夠在這場比賽中獲得替補出場的機會,應該是對他的鼓勵……”
電視轉播畫面也適時的從全景鏡頭變成近景。
柳瑾軒將身上的黃色背心脫下來扔向替補席,再和另外兩名隊友一起走向助理教練蔡伯康,等待蔡指導給他們安排任務。
鏡頭中的他看起來有些興奮,也有那麼點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