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峰你是怎麼想的?”
躺在床上準備睡覺的傅曉峰突然聽見隔壁床的楚獄發問。
他一頭霧水:“什麼怎麼想的?”
“會議上蔡指看你的時候,你為啥要說沒問題?”
傅曉峰反問:“這有啥問題?”
“你應該清楚在國家隊的新戰術裡,你的任務有多重吧?防守你得撤回來,進攻你要攻上去,而且你還要壓進對方禁區,一直到球門前。覆蓋面積大,任務更多更重,你的體能承受得住?”
“要不然呢?我還能當著那麼多人面說我不行,讓蔡指他們把擔子重量給我減減?”傅曉峰輕笑道,覺得楚獄這個問題問的很愚蠢。
“所以你其實……”
“放心吧,楚隊,我可是職業的。你別操心那些有的沒的,反正你看我在場上有沒有完成主教練的任務要求就是了。睡吧,明天還得訓練呢。”
楚獄聽見傅曉峰床上傳來的動靜,猜測傅曉峰應該是翻身背朝自己了,這意味著對方並不想和自己繼續聊下去。
他倒也能夠理解傅曉峰的想法,畢竟在國家隊裡,傅曉峰從來都不是那種訓練特別刻苦的人,可是他在場上的表現也不差,教練給他的任務,他也基本上都能完成。
要不然這麼多年了,他怎麼可能坐穩國家隊主力位置?尤其是何指導上任之後,連王烈都能被拿下,傅曉峰卻依然是球隊主力。
就說明傅曉峰在場上表現這塊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足球畢竟是一個要看最終結果的運動。
你在訓練中再怎麼刻苦,如果比賽中實際表現一塌糊塗,那麼勤奮也不是什麼免死金牌。
王烈訓練拼命,正常訓練外還給自己加練,一直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正面典型,主要也是因為他的成績好,能進球,能贏球,能拿冠軍。
去年下半年他被全世界群嘲的時候,難道是因為他突然開始去夜店放浪形骸,訓練不刻苦了嗎?
當然不是,而是因為他拿不出有說服力的表現,他在俱樂部連比賽都踢不上了。
楚獄記得當時還有不少人嘲諷王烈既然訓練那麼刻苦,那為啥還是無法打動主教練赫爾登呢?可見訓練刻苦、職業精神、勤奮什麼的不過都是王烈團隊給他營造出來的虛假人設,是一種標籤……
因此歸根結底,大家看的是你在球場上的表現,至於你訓練中表現如何……最終還是要體現在比賽中的。
他覺得以傅曉峰的才華,滿足新戰術的要求,應該也沒有什麼問題吧。
這麼想著,楚獄也翻身睡去。
※※※
既然目標已經確定,新戰術也已經傳達給了球員們,剩下的事情就很簡單了——練唄。
因為新戰術需要參與其中的球員們大量跑動,來創造出機會,所以體能訓練幾乎佔據了本期集訓的一半篇幅。
剩下一半篇幅就是進攻和防守訓練。
尤其是進攻,演練各種情況下的進攻套路。
而且教練組還嘗試了不同的人員搭配。
雖然在講解戰術的時候,蔡伯康用的是王烈、池震、傅曉峰做例子,可實際比賽中的人員搭配不可能這麼固定,教練組需要考慮到多準備一些人員組合,用來應付不同的場景。
最起碼高中鋒譚興昌就不可或缺,在對手密集防守的時候,有一個強力高中鋒,和只能找別人來客串中鋒,區別還是很大的。
類似譚興昌這樣的球員,給中國隊的戰術增加了更多的迴旋餘地。
在蔡伯康為中國隊設計的戰術裡,也有一種人員搭配就是讓譚興昌和王烈、池震同時首發,中國隊的陣型改成433。
以前讓王烈打中鋒,是因為他的運動能力下降之後,活動範圍有限,只能待在禁區裡。現在王烈身體機能沒問題,讓他待在禁區裡就有些浪費了。
譚興昌這樣一個有身體也有技術,能夠給隊友做球,甘心做綠葉的中鋒,可以大大豐富中國隊的戰術。
理論上來說,蔡伯康為中國隊設計的新戰術上限肯定會比之前更高。
現在的問題是球員們能把理論上的上限,實現多少?
“一個星期的集訓時間還是不夠啊……”蔡伯康嘆了口氣。“目前還看不出太多的訓練效果。”
“本來也沒打算靠這一期集訓就能練出什麼東西。”何振勇說道。“我們可是連陣型都換了的,從四後衛變成三後衛……四後衛以前大家都習慣了,現在讓他們改踢三後衛,可不只是少一個後衛那麼簡單。”
新戰術裡,中國隊的首發陣型從原來習慣的442,變成了如今的352,從四後衛體系切換到三後衛體系可不只是數字上的增減那麼簡單。
從四中場增加到五中場,也不是簡單的比大小遊戲,不是說五個中場就一定比四個中場好。
進攻只是這套戰術中的一個部分,而其他部分又環環相扣,牽一髮動全身。
新戰術的訓練絕對不是ppt上標註出來的幾條傳跑路線那麼簡單。
就算球員們充分理解了ppt上二維平面的位置關係和傳跑路線,真到了場上,要把腦子裡二維的東西轉化為三維的,把第三人稱視角換成第一人稱視角,那也是非常麻煩且困難的。
以前人們總是把足球運動想象成是單純拼體力的遊戲,甚至認為只有學習不好的孩子才會去踢球。可實際上足球是一項既需要體力,也需要腦力的綜合遊戲。那些學習能力不好的球員,在職業足壇的成就是很有限的。
“那我們和朝鮮的比賽是不是要沿用之前的戰術和陣型?”蔡伯康問。
這個問題得主教練何振勇來拍板。
沒想到何振勇搖頭:“不,就用新戰術。”
蔡伯康有些意外:“可是新戰術球隊掌握的還不是很好啊……”
何振勇解釋道:“沒關係,預選賽還剩下三輪,我們現在領先第三名澳大利亞六分,而且這輪是澳大利亞客場打伊朗。有風險,但總體可控。我覺得值得一試。我們的新戰術究竟行不行,還是要經歷實戰考驗才行。實戰也能幫助我們發現問題。到明年世界盃正賽也只有一年時間,這一年裡每一場比賽都是非常寶貴的。尤其是像世預賽這樣真刀真槍的比賽,更是有熱身賽也達不到的效果。”
蔡伯康想了想,覺得何振勇說的對。
這三場剩下的預選賽裡,中國隊只要能贏一場,就可以確保出線。三輪預選賽裡一場都贏不了嗎?
他覺得這樣的可能實在是太低了。
“也行。”
然後他把一份手寫的紙質名單遞給何振勇:“這是二十五人比賽名單,你看看還有什麼地方需要調整的不?”
何振勇接過來仔細看了一番後點頭:“這些都是各個位置上在本次集訓中表現最好的球員,沒什麼好調整的,明天就按照這個名單宣佈吧。”
※※※
“……國家隊備戰朝鮮的集訓已經接近尾聲,據悉在明天國家隊就將啟程前往平壤,參加同朝鮮的世界盃預選賽……如果中國隊能夠在客場擊敗朝鮮,那麼基本上就能提前兩輪鎖定世界盃正賽名額……”
正在看新聞的妻子突然嘆了口氣,丈夫便疑惑地抬頭看向她:“怎麼了?”
妻子說道:“明天集訓就結束了,也不知道咱兒子能不能最後留在國家隊啊……”
丈夫安慰她:“你就別操心這個了,心態放平和,就當他只是感受一下國家隊氛圍,別太在意結果如何。娃兒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我牛皮都吹出去了,你現在讓我心態放平和……”妻子白了他一眼。
丈夫很奇怪:“啥子牛皮?”
“我讓我同事們等著在和朝鮮的比賽中看咱兒子……”
“……”丈夫很無語,“先不說他能不能留在國家隊,就算進了比賽大名單,誰能保證他肯定可以出場?”
“兒子不是說他在訓練中很努力嗎?”
“訓練努力又不代表一定可以留下來,又一定可以出場!你這叫‘毒奶’你曉得不?!”
妻子自知理虧,但還是啜啜反駁道:“我這叫對咱兒子有信心……”
丈夫白了妻子一眼,懶得說這個婆娘了,反正到最後面對同事的人又不是自己,誰吹的牛丟誰的人。
※※※
訓練結束後,柳瑾軒在場邊被國家隊的新媒體團隊給叫住了:“我們要對你做個簡短的採訪,晚上七點半可以嗎?就在酒店裡。”
“啊?採訪?”柳瑾軒愣了一下,想起當初在機場曉峰哥對自己說的話……
他都集訓一個星期了,現在才採訪嗎?“可以,沒問題。”雖然不明白為什麼拖到集訓都要結束了才來採訪自己,柳瑾軒還是答應下來。
“那我們加個微信,到時候咱們微信聯絡?”新媒體的記者掏出手機。
柳瑾軒和對方互加好友之後,就追上了自己的隊友,向更衣室走去。
路上蘇巨對他擠眉弄眼:“恭喜啊,小柳!”
柳瑾軒不太明白接受採訪有什麼好恭喜的:“採訪不是例行公事嗎?”
旁邊的池震解釋道:“蘇巨是恭喜你入選了國家隊比賽大名單。”
蘇巨點點頭:“對啊,這個時候採訪你做什麼?肯定是因為你作為唯一一箇中甲國腳,有意義啊。如果你沒入選比賽大名單,那還用得著專門採訪你嗎?在訓練間歇,直接把你拉到場邊來隨便說兩句得了。”
柳瑾軒愣住了。
因為他發現蘇哥說得有理有據,如果自己沒有入選最終比賽大名單,那麼此時這個採訪又有什麼意義?除非國家隊就是專門要羞辱自己,到時候播出去了,大家都笑話他沒入選還在採訪中大放厥詞,簡直丟人現眼……
可是自己又沒有得罪國家隊,國家隊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所以只有自己已經確定入選國家隊比賽大名單,現在國家隊新媒體的採訪要求才顯得合情合理。
儘管從邏輯分析最終推匯出了這麼一個結果,柳瑾軒卻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在最開始聽說自己入選國家隊集訓名單的時候,他還沒有自己的父母激動,因為他覺得自己就是去湊數的,頂多是國家隊教練組想要考察一下新球員,他並不覺得自己就能留在國家隊裡,肯定是參加了集訓就會打道回府。
他只當自己是去體驗國家隊氛圍,集訓結束後,帶著一群前輩老大哥們的微信好友就已經是最大收穫了。
至於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國家隊的一員,他不是很著急。畢竟他才十九歲,還有的是時間和機會。
但是在來到國家隊,聽到王隊的宏偉目標之後,他的內心開始躁動起來,迫切希望自己能夠留在國家隊,成為一名真正的“國腳”。這個時候他不覺得留給自己的時間還有很多了,因為從現在到世界盃,也就一年時間,他必須要在這一年時間裡成為國家隊的“常備國腳”,否則等到世界盃的時候,何指導憑什麼選他進世界盃大名單?能夠和王隊一起在世界盃上為冠軍而戰,將是他這輩子唯一一次機會,他可不想錯過。
所以在集訓的這一個星期裡,他非常積極刻苦,哪怕訓練強度大,他也堅持跟上。生怕給教練組留下一丁點不好的印象。
他私底下也偷偷分析過自己有什麼優勢,可以留在這屆國家隊裡。
現在這個時機其實很微妙——如果他入選的是九月份的那期國家隊集訓營,他會更有信心留下來。
因為等到那時中國隊應該已經提前出線,那麼主教練出於考察新人的目的,會讓更多以前不在國家隊,或者很少能在國家隊打上比賽的球員入選。同時歐洲賽季全面打響,國家隊主力們也要休息。
而現在國家隊面對朝鮮的比賽,關係到球隊能不能提前出線。
這種比賽裡,教練組應該求穩,不會給新人太多機會,那麼他入選國家隊比賽名單的機率就很低……
結果分析來分析去,柳瑾軒沒想到自己就這麼輕描淡寫地被“劇透”了。
※※※
柳瑾軒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酒店的,從訓練場到酒店的這段路,好像從他的記憶中被刪除掉了。
直到他回了房間,池震見他還有些飄飄然,就半開玩笑道:“要不要我出去,讓你給你父母打個電話報喜?”
柳瑾軒連忙擺手:“不用不用池哥……還沒確定的事情,不好提前到處說,我怕敗人品啊!”
說完他才意識到,池哥應該是在委婉的提醒他別太飄了。
於是他真心向池震道謝:“謝謝池哥。”
池震笑著搖頭:“謝什麼呀?我第一次入選國家隊的時候比你還興奮的。立刻就發了個朋友圈昭告天下,當時還假裝自己很淡定,特別裝逼的說什麼‘一小步’。你最起碼沒有發朋友圈嘛,你可比我當時沉穩多了。”
柳瑾軒也不知道池哥這是為了寬慰自己而編的“黑歷史”,還是真就是有這麼輕狂的過去。
不過讓池哥說的對。
能夠入選國家隊對現在的他來說確實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但從他整個職業生涯來看的話,其實也就是微不足的一小步。
入選國家隊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是在國家隊打上比賽,經常入選國家隊,在國家隊成為主力,以及留洋踢球、贏得各種冠軍榮譽……
進入國家隊比賽大名單,又不意味著能夠出場比賽。能出場比賽也不意味著就能表現好。這場比賽表現好了,也不代表著下次還能進入國家隊。下次進入國家隊了,也不能保證還能拿出優秀表現……
球員的職業生涯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任何一個環節表現不佳,都可能影響最後的生涯評分。
那些曾經入選過國家隊的人,也不乏泯然眾人的結果。
他要怎麼保證自己不重蹈前人覆轍,那就是無論何時,千萬別飄。
總結下來其實就一句話:
勝不驕,敗不餒。
※※※
晚飯的時候,大家聚集在餐廳裡,教練組也宣佈了最終入選了本次比賽二十五人大名單的人選。
柳瑾軒果然名列其中。
對於那些沒有能夠入選國家隊比賽大名單的球員,主教練何振勇代表國家隊感謝了他們在訓練中的辛苦付出,並且希望他們回到俱樂部之後繼續努力,保持好狀態,等待國家隊的下次徵召。
“……我希望大家回到俱樂部之後也還能記得我們共同的目標,並且為之努力。國家隊就像是一輛列車,現在我們已經確定了目的地,就會一直向終點站駛去。你們現在只是暫時下車,在車上的人也可能會中途下站。但是沒關係,只要我們的目標一致,都會殊途同歸的。我希望在以後的某一站,能再和你們重逢。我也希望當我們抵達終點站的時候,能在那裡看見各位同志們!”
何振勇說完之後,餐廳裡響起了大家的掌聲。
柳瑾軒拍的格外用力。
他覺得何指導講得太好了!只要目標一致,必會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