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慎之拿起拔乾淨毛的大肥鴨,笑問:“要怎麼煮?整隻煮就不用砍開。”

張川柏連忙說:“我知道!我知道!”

終於可以吃上了心心念唸的姜蔥鴨!

不僅吃上了姜蔥鴨,還吃上了蒸豬肉。

姑母拿出一大塊肥肉,張川柏就說:“豬肉我也知道做法!”

他懂得可多了,就是缺乏實踐機會!

“嘴長毛短淺含膘,久向山中食藥苗。蒸處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漿澆……”

這是宋人寫的《蒸豬肉詩》,要說吃豬肉,還是宋人懂。

張川柏一會兒帶著陸家表哥、表妹去菜園裡拔姜蔥,一會兒讓兄長去尋找蕉葉,遺憾的是沒有杏漿,蒸豬肉不夠完美~~

陸家人都很配合,含笑聽張川柏指揮。

今日這頓飯,本來就是陸家感謝張家兄弟,怎麼吃當然是聽小客人的。

“小三郎真會吃,一定是你阿耶教的。”張清淺笑道,“你阿耶從小就會吃!”

親姐弟,張衍的喜好品性,張清淺再清楚不過。

張川柏站在廚房門口搖手指:“姑母這回猜錯啦!這兩道菜的做法,都不是阿耶教的~~”

問我啊~問我就告訴你~~

張清淺覺得小侄子簡直可愛極了~~

張川柏覺得姑母的廚藝更是好極了~~

……

吃飯的時候,張川柏心滿意足地說:“就是宰相家,也吃不上這麼美味的鴨子。”

“你怎麼知道?”陸慎之問。

張川柏理所當然:“因為宰相沒有我姑母的好廚藝!”

張清淺樂呵呵地給三侄子夾了一塊最好的鴨腿肉,小孩子就是實誠,連說謊都不會~~

張家兄弟離開陸家的時候,張清淺準備了一籃子東西,有雞蛋有小魚乾有臘肉,一定要他們帶上。

“不行!不行!”張川柏把手藏在身後,連連搖頭:“我們要是連吃帶拿,耶孃一定會責怪的!”

張遠志也說:“姑母不要破費,你家人口多,留著自家吃吧!”

姑父陸安此時也在,硬把籃子塞進張遠志懷裡:“你家做出秧馬,當天就給我們送。你又救了我家有米……和牛命相比,這點東西算什麼!別推讓了,帶弟弟回去吧!天黑了路上不安全,有大蟲呢!”

張遠志只好接下,又讓姑母有空帶孩子回孃家。

“我耶孃都惦記姑母,還有小表妹,他們說我們三個都是泥猴兒,表妹最可愛。”

“好,我記下了。”張清淺送侄兒們出門。

路上遇到陸家莊的人,都熱情地打招呼。

“小神童,再想到什麼好用的農具,別忘記我們啊!”

“小神醫,你除了給牛接生,會不會給豬接生?”

“小神童,常來玩啊!把我家二狗子也帶聰明!”

……

兄弟倆謙虛地回應,最後實在招架不住,越走越快,幾乎落荒而逃。

“不就是秧馬嗎?至於那麼熱情?若曲轅犁做出來,他們不得把我扔上天?”張川柏心有餘悸。

“你對曲轅犁那麼有信心?”張遠志好奇地問。

“當然!這是江東犁!就該我們這地方先用!”張川柏理直氣壯。

伴隨圖紙浮現在腦海的,還有一句話“曲轅犁的出現是古代中國耕作農具成熟的標誌。”

評價那麼高,必須是神器啊!

“那就好。”張遠志笑道,“我回城學醫之後,家裡的活全靠耶孃和你們,有好的農具,總可以輕鬆一些。”

“阿兄,你不用覺得內疚,學醫就好好學!你看今日,我不就吃上你的鴨子了嗎?”張川柏跳起來拍拍兄長的肩膀。

張遠志哭笑不得,摸摸張川柏的頭:“我不內疚,我給你們每個人開一副藥,延年益壽!”

繼給阿耶開藥之後,他又成功給母牛接生!

到這一刻,張遠志都難以置信自已做到了那麼難的事!

回城之後,要跟師父和師兄弟們說上一天!

冷靜,

穩住,

莫驕傲!

太陽已經下山了,天邊一片絢麗的晚霞,小山的陰影壓在鄉間小路上。

隱隱約約的,山上林子裡,好像有什麼聲音。

“阿兄,我們不會真的遇到大蟲吧?”張川柏拉著兄長的衣襬,有些怕怕。

嗚嗚!

我們要被大蟲吃掉啦!

還會變成人形糞便拉出來!

“別怕!我們這裡山矮,沒聽說過有大蟲……長蟲倒有,小心腳下。”張遠志安慰。

“哇哇!”

小三郎更害怕了!

一整天的興奮,到此刻變成驚恐。

……

雖然有陸家莊的人過來傳話,小神醫成功給牛接生,但張家人還是忐忑不安。

他們大郎是(未來)神醫沒錯,但牛跟人不一樣啊!

“孩兒他阿耶,你說大郎怎麼那麼大膽呢?”吳秀心有餘悸。

張衍蹲在家門口,眼睛望著路口,笑道:“他膽子不大,怎麼敢給阿耶開一瀉千里?”

三個兒子,各有各的特點。

“來了!回來了!”蹲在一旁的二郎張京墨眼尖,路口出現一大一小兩個人影,他就歡呼著衝上去。

“阿兄!阿弟!”

“幹這樣大事不帶我!”

“你們真是太過分了!”

張京墨一通抱怨。

張遠志:“……帶你去,幫著吃鴨子還是吃肉?”

張京墨震驚:“姑母還給你們殺鴨殺豬了?”

天啊!

他的怨念都要從頭頂冒出來了。

張川柏連忙安慰:“沒有殺豬!是姑父從屠戶那裡買的肉……唉呀!二兄不擔心我們嗎?長兄差點被牛踹了,我回來的路上遇到蛇……”

“哪裡哪裡?蛇呢?”張京墨又驚又喜。

蛇也是肉啊!

“被長兄趕跑了!”

張川柏左手拉著長兄,右手拉著二兄,一路小跑,嘴上噠噠噠……樹上歸巢的鳥兒都用翅膀捂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