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當今聖上乃是依照人頭收取賦稅,且已竭力削減稅賦,然而仍有眾多百姓食不果腹,無力繳稅,而且不時聽聞某處農民揭竿而起。別忘了,要知道,咱們這位皇帝當年亦是因饑饉難耐才舉兵起義,最終成就帝業。

那些災民橫豎活不下去,何不仿效前人呢?且說,減賦稅與農民究竟有何關聯?此舉不過是讓地主鄉紳以及有功名之人獲利愈豐,而這些人斷不會考慮減租,給農民留條活路。

別的不提,單說江南那些大家族,擁有上千畝土地者不在少數,可一查人口,不過十幾人罷了,奴僕與農戶皆不在其列。交稅之時又因功名而獲減免,到頭來,比那些貧民交的稅還少。

老爹,您覺得這合理嗎?那些人非要逼得農民走投無路,唯有將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他們才會追悔莫及。

如今若要解決農民起義頻繁之困境,倒是有一良策。

朱元璋飲罷一大口啤酒,望向秦守問道:“兒子!有何辦法?”

“攤丁入畝……此方法最適應當下這個時代。”

“攤丁入畝麼……那是何物?”眾人皆是一臉疑惑地看向秦守。

朱元璋饒有興致地追問:“兒子,快說說看,這攤丁入畝究竟為何?”

老爹,如今依舊按人頭收取賦稅,只會使土地兼併愈發嚴重,最終積重難返。而這所謂的攤丁入畝,需清點土地,將人口包括隱戶盡數記錄在冊,然後給每人分發一定土地。每人按照土地的一成至三成比例繳納賦稅,且要考慮土地質量。一畝土地,若貧瘠,則按富饒土地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來算。地少且土地貧瘠之人,收成自然少,繳納的賦稅也少;而地多肥沃之人,收成多,繳納的賦稅自然也多。

秦守所言這個方法唯有在皇權最為鼎盛之時方可推出。如今大明開國不過十餘年,朱元璋身為開國皇帝,又施行了內閣制度,此時不正是皇權最為鼎盛之際麼?可當下的秦守卻不知眼前的便宜老爹乃是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聽後,眼前一亮,恨不能即刻回宮將這一政策落實下去。一旁的劉伯溫亦是眼眸一亮,此刻他終於明白為何眼前這位少年能讓皇帝隱姓埋名也要認其為子。隨後劉伯溫開口道:

“少東家,此方法固然甚好,只是清點土地一事頗為麻煩啊!”不等秦守回答,一旁的朱元璋說道:“誰敢在這上面貪汙,便剝皮充草!”

而一旁的朱標飲了一口啤酒,打了個酒嗝後說道:“看樣子唯有讓朝中清廉的大臣前去才行。”朱標話剛說完,朱元璋與劉伯溫齊齊看向朱標。

朱標被二人這般注視,心裡有些發虛,忙問道:“怎……怎麼了……”

朱元璋嘆了口氣說道:“即便是皇帝,也不知誰才是真正的清官啊!”秦守隨即說道:“天下如此之大。大哥,你的名字與你真是絕配。想想看,若將朝廷的清官全都派出去搞土地改革,那朝堂又該如何?豈不變成匪窩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