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央的心中突然有些後悔,當初自已為什麼非要逼迫蘇夜去穿女裝呢,雖然當時的自已確實認為蘇夜沒有反抗自已的能力。

但是為什麼自已就會聽信了莫離的讒言,甚至僅僅只是看到了蘇夜的畫像而已,自已就想要得到蘇夜。

是啊,蘇夜是長的好看沒錯,但是為此付出生命真的值得嗎?

嗯…好像也是值得的。

魏央突然冷靜下來,因為他想起了蘇夜的臉,若是這場仗是他贏了,那麼,自已仍然可以得到蘇夜,於是他開始冷靜的佈置戰術。

“向前突圍!”魏央讓身旁的傳令官發出命令,因為身後的人竟都穿著黑色的甲冑,而前方的人只有簡單的輕甲,相比而言,肯定是前方比後方更好突圍。

但是因為有著前方的人的阻擋,後方的甲士的隊伍來的更快,於是魏央只能更換戰術,讓隊伍分散打兩邊,不然再繼續向前突圍,遲早被後方的甲士軍隊給打垮。

只是分開打兩邊,沒有什麼作用,因為兩邊的隊伍已經到了近前,此時變換陣型已是來不及。

眼見死傷越來越多,魏央已經明白,他敗了,很徹底的失敗了。

這4000甲士是魏央國大半的主力,眼見著全部都要折損在這裡,自已可能也回不去了,想明白了這些,魏央拔劍自刎。

而魏央國的甲士騎士們見魏央自刎,紛紛投降。

其實,在經歷第一道防線後,他們其實已經沒有多少戰意,而突如其來的兩面夾擊更是讓他們大生怯意。

但是魏央還沒有下達任何有關撤退的命令,所以他們只能繼續前進,不然就要算作違抗王命,會被殺頭,於是只能硬著頭皮去打,等魏央這一死,沒有了國君,那他們自然也就不用再打這場關乎國君的國家的仗。

見敵人紛紛投降,王鄭大軍與劉氏軍隊大聲歡呼。

這裡的仗打完,下一步自然是進攻魏央國。

帶著剛才的戰爭打出的近2000的俘虜,以及魏央的腦袋,黑壓壓的隊伍來到了魏央國前,預要攻城。

這時,城裡出來一個,戴著高帽的人。

“等一下,等一下,誰是領頭的,我要和他談一談。”戴高帽的人鞠著躬說道。

王鄭大軍方的隊伍中,王宇和鄭奇分別與劉傑互相對視一眼,劉傑點點頭,轉向戴高帽的人回答道,“我是。”

“你看……”戴高帽的人與劉傑耳語一陣,最後帶著討好的笑容,“您看行嗎?”

而劉傑臉上則是忍俊不禁,對戴高帽的人點了點頭。

“好,那等我回到城門上面,我們就開始。”戴高帽的人帶著討好的笑容,慢慢退後,回到了城門裡,城門緩緩關閉。

劉傑將剛才與戴高帽人的對話轉述給了王宇和鄭奇,那時三人的表情都變成忍俊不禁。

戴高帽的人從城樓上露出頭來,大聲喊道,“我們是不會把城輕易給你們的!我們要帶著魏央公的遺願堅死守衛此城!”

“那我們就要全力攻破此城,你們帶著魏央公的遺願下地獄去吧。”王宇大嗓門地喊。

於是接下來,只聽得上方戴高帽人之處一聲慘叫,“啊!你竟然背叛我!我,我…”後面的話沒說完就沒了動靜。

又幾分鐘過去,城門緩慢而又堅定的完全開啟,只見裡面東倒西歪躺了一地守軍,不少人身上都有大片血跡,似乎就像是從內部出了什麼亂子一樣。

劉傑舉起手中的劍,振奮地喊:“城破了!”

身後計程車兵們所以有些不明所以,但是也跟著喊,“城破了!”

就這樣,魏央國的城門,因為“內部反叛”,而被開啟,魏央國也歸屬了王鄭大軍一方。

而這件事只在城中的人口中存在了幾天,畢竟對城裡的人來說,誰是國君並不重要,無非是換一個人交稅而已,誰稅收的少,誰就是好國君,至於其他的,他們管不著,也就是突然有那麼多人進城,不少人因此湊過去看看熱鬧而已。

這般戲劇性的拿下魏央國,蘇夜知道這事後,只是笑了笑,並沒有去譴責守軍的不作為,畢竟城的主人都已經死了,哪怕只是為了給下一任的城主一點便利,更是為了保住自已的性命,所以並沒有什麼不對的。 魏央國的議事廳。

“沒想到這麼容易就把魏央國拿下了。”鄭達頗有些意外,在他預想中,至少還要再困難三四倍。

“那還不是因為有蘇夜嗎?”王皓辰又伸出手想要拍蘇夜的肩膀,但是又一次被蘇夜給擋開。

沉吟許久,蘇夜說道,“我不做國君。”

這話一出,全場突然安靜。

見沒有了聲音,蘇夜突然反應過來,解釋說,“因為我不喜歡坐在高位上,但是我可以推薦一個人選。不過要在處理完其他的事情之後。”

“比如,關於莫氏部族,劉氏部族,俄氏部族,西氏部族,胡氏部族,五個部族的後續處理。”蘇夜頓了頓,繼續說,“解除與他們的附屬關係,畢竟他們損失了那麼多人,已經不具備成為部族的條件了。”

“還有與劉氏國的正式建立聯絡。”

“守城的人全部換下去,畢竟在戰報中,他們是死亡,若是再繼續守城的話容易引發誤會。”

“乾脆直接和你們說吧,我想推薦的國君就是蘇洲。”蘇夜說道,見所有的人都是面露茫然,又補充說,“是我蘇氏部族原本的一名族人。是個完全無二心的人。”

鄭達突然開口,“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需要派人送信去趙王朝,對我們的情況進行報備,不然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被趙王朝打上一個反叛的標籤。”

之後,一些長老們又陸陸續續補充了一些細節。

一個月後,魏央國換了名字,變成了蘇洲國,國君是蘇洲,一個光頭壯漢;文臣武將們換成了王鄭兩個部族的養老和百夫長,除此之外,多了三個蘇氏部族的老者;莫氏、劉氏、俄氏、西氏、胡氏五個部族化為平民,財產充公;與隔壁的劉氏國,正式建交。

至此,戰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