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蒼莽山脈間長長的峽谷,便是貧瘠荒涼的山北大地。

一條小溪竄出峽谷,來到一座小山腳下迂迴徘徊,慵懶地流淌成月牙形。

河流環繞之處,背山面水之地,有一小小村落,名叫雪村。

村落僅有八九十戶人家,紮根此地已有數百年。

據村裡的老人們說,他們來自那錦繡繁華的中土,曾有著輝煌的過往,不是當地土著,也就是外人口中的“北蠻子”。

夏秋相交時節,驕陽初升。

一名瘦骨嶙峋、麻衣裹身的少年穿過村子,徑直來到村前原野上。

他手腳並用爬上一棵歪脖子杏樹,在一個橫生的平坦枝丫上躺下,而後拿出書,讀了起來。

自打記事起,先生就教導他: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因此,從小他就喜歡上了讀書,村裡的那些經典,譬如《文法》、《聖訓》、《算經》等,早被他讀過很多遍。

幾個月前,書庫角落裡蒙塵多年的幾本神仙志怪小說迷住了他,如今手頭上在讀的,就是最後一本。

“世上真有騰雲駕霧、日行萬里,隨手翻雲覆雨,無所不能的神仙嗎?”

“那些雙宿雙飛的神仙眷侶,那完美無瑕的愛情,真的存在嗎?”……

自打讀了那些個神仙鬼怪小說,這些個問題,總是縈繞在少年心頭。

就此他也問過先生,問過許多村人,他們都無法回答。

歪脖子樹上,少年靜靜躺著,手捧書本,看天空高懸,聽流水潺潺,思考著沒有答案的問題。

“巍巍蒼莽山,渡之若天塹。

來到山北面,餓死大壯漢…”

不久後,一群孩童迎著朝霞,來到原野上,一邊念著童謠,一邊追逐嬉鬧起來。

“嗯?這念得都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定是那小子教的吧?!”

此時,隨著一聲怒喝,就見一名身著粗製麻衣的中年男子不緊不慢走來,他就是村裡的先生——姜從文。

身材高瘦的姜先生一手拿書,一手端著個破碗搭在嘴邊,像是在喝粥。

聽到先生的呵斥,孩子們立刻停止玩鬧,動作異常麻利地圍坐成一圈,口中亦是更換了念詞:

“一等人賢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

三更天懸樑刺股,四季裡面朝黃土…”

“呵,簡直是無縫轉換啊!”

看到孩子們無比嫻熟的一番操作,姜先生不由得一聲感嘆。

他徑直來到孩子們前方,嚴肅說道:“娃子們,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一刻鐘,抵得上平時倆時辰,早起多用功,書才能讀得通透,將來才能,才能……”

“姜先生,將來才能怎樣?”

此時,一聲問詢聲傳來,卻不是來自這群正在晨讀的孩子,而是來自不遠處歪脖子樹上的那個少年。

少年懇切的問詢,讓姜先生不由地眉頭一皺。

“我說蘇易啊,你能不能別瞎攪和了,讀這些個聖賢書,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規矩不能破!…”

思忖片刻後,姜先生一本正經地斥責起少年,蘇易正是少年的名字。

“可是先生,蘇易哥哥的問題,也是我們想問的,讀這些個書,將來能有什麼用?”

此時,晨讀的孩子中間,有膽大的少年問道,其餘的孩子也紛紛點頭,目露期待之色,齊齊望向先生。

“讀書明理,乃為人處事之基本,有什麼好問的?孺子,不可教也!”姜先生頗為不耐,有點動怒了。

說完,他“嗖——”地一口將破碗裡的稀粥喝光,另一隻手抽出腰間別著的棍子,目露兇光掃視著場內的一眾孩子。

孩子們失望地收回目光,繼續搖頭晃腦起來。

姜先生露出一個滿意的笑容,而後將目光對準了樹上的少年。

此時蘇易正若無其事地埋頭讀書,顯得頗為輕鬆淡定。

只見他嘴角微翹,一臉得意,有那麼點幸災樂禍的樣子。

看到少年的這副姿態,姜先生不禁眉頭緊擰,神色變得不爽起來。

“小易啊,今天可是你相親的大日子,你居然還有心思在這裡看書,還不回家拾掇拾掇去!”

片刻後,他冷不丁地對蘇易說:“聽說那姑娘可壯實了,腚大腰圓,絕對好生養!這是第十個了吧,你可得上點心,爭取晚上就扛回來,把房給圓了…”

聽聞此言,少年猛地一個激靈,一不小心,身子一滑,從樹上摔了下來,四仰八叉跌落在地上。

“嘿嘿,你小子……”

看著少年狼狽的樣子,姜先生總算出了口氣,露出一絲得意的壞笑。

“哇哈哈,蘇易哥又摔咯……”

“先生太壞了,答不出問題還擠兌易哥哥!”

“易哥哥屢敗屢戰,第十敗就在今天……”

“胡說,呸!閉上你的烏鴉嘴!”

……

孩子們七嘴八舌,擠眉弄眼跟著起鬨,空氣中充滿了歡快的味道……

“肅靜!讀書之時如此喧鬧,成何體統?罰爾等今日多讀一個時辰,每人抄寫《從文語》兩遍!”姜先生怒視一群孩子,再次發飆。

蘇易艱難起身,狠狠瞪了一眼姜先生,一瘸一拐向村內走去。

“將來怎樣,我哪能說得清啊,總不能說報效國家,造福後代吧?!”

少年離去後,姜先生收斂神色,抬頭望向蔚藍如洗的天空,若有所思輕嘆道。

他當然知道,身處這連官府都沒有的極北苦寒之地,幾乎與世隔絕,能活下來已是不易,哪裡還談得上什麼將來。

不大的村子,房屋都用硬松木建成,籬笆圍成的一個個小院錯落有致。

蘇易家在村子東北角,當他走進村子的時候,一群老人們坐在村頭木棚下的那排長凳上,沐浴著早晨的陽光,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著。

青壯年大多在收拾著簡陋的農具,準備下地幹活。

還有一批比較壯實的漢子,約有二三十人,則在練拳,他們是村裡狩獵隊的人。

雪村是山北唯一一個以種地為生的村落,如果遇到豐年,田裡的收成加上採集的野果野菜,勉強能吃個飽飯。

一旦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村裡的狩獵隊就不得不硬著頭皮進山,與猛獸毒蟲搏鬥,透過流血犧牲來獵取一些食物。

“易娃子,快回去吃飯,好好準備一下,咱們過一會兒就出發。”

看到蘇易進村,一位曬太陽的老人笑著對他說道。

老人頭髮花白,面目慈祥,他叫姜雲義,是雪村的村長,在村裡德高望重。

“嗯,我這就回去,村長爺爺!”蘇易點點頭,加快了腳步。

“易兒,快點!”

剛看見家門,就見母親易茹早就等候在門口,正朝他招手。

母子二人進了院子,易茹邊走邊說:“今天去的這一家可非比尋常,據說那姑娘極有主見,不會被世俗觀念左右,依我看呀,十有八九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