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敵不動,我不動。

敵動我亂動。

耐心這事兒,袁穹是充足的。

若真有問題,那無論怎麼藏都是藏不住,狐狸尾巴早晚都會有露出來的那天。

袁穹不急,慢慢兒的收集資訊,打探情報。

順帶讓小徒好好恢復恢復,自已也能再參悟些小法術。

倒也樂得自在。

反正離那祭典還有十來天時間呢,足夠好好調養一番。

嗯,教案也可以適當出一版。

都收徒了,那自已說什麼都得拿出一個當師父的威嚴樣!

這第一個弟子,多少也得教會點有用的真本事。

反正因為這事兒,他也有點愁得慌。

自已是真沒啥拿得出手的本領呀!

難不成讓這女娃娃耍枯骨大劍?還是整日與屍體為伍,沒日沒夜沒黑沒白的去荒山野嶺尋些“風水寶地”養屍??

總之,一想到這,袁穹臉色就是一黑,連帶著看白骨法劍都不順眼了起來。

哎,一個當師父的,連給徒弟調養身體,打熬筋骨的法子都不會,也是有點丟人。

自已這法體,是憑空長出來的,中間啥感悟都沒得,就是開了。

不會教呀。

現在還好說,小徒兒身體虛弱著,學不了,可要是調好了,還沒能教的......

蓮池城啊蓮池城,你可得多少給我袁某人點面子,可別再天天整點陰間東西了!

………………………………

三仙娘娘廟。

位於蓮池城後,一座名為龍爪山的山間。

因其形似龍爪,故此得名。

也屬於陽山山脈群之中的一座名山。

此山鍾靈毓秀,霧氣渺渺,曾有不少傳言說山中獵戶與樵夫偶遇過仙人。

為此,也聚攏過大批道觀和寺廟。

香火鼎盛。

後來世道亂了旱災來了,香油錢沒了,居於此的道士跟和尚們,該散的就都散掉,大都另謀出路去了。

只留下一堆殘破建築,證明此地輝煌過。

這三仙娘娘廟原本是一間小廟,供奉三尊娘娘神像,也沒人能說清到底是哪三尊,反正就是三位有慈悲心懷的神仙。

旱災之前,知道這座小廟的人甚少,直到旱災之後顯靈了,來拜的才越來越多,一直到如今的大規模祭祀。

袁穹帶著小徒就徒步行走在山間,訪遍各類廢棄建築。

倒不是想在此地尋找機緣,只是因為“龍爪山”這個名字讓他有點異樣的感覺,知曉一些事情真相的他,對於這座山本身是興趣頗大。

蓋因那苦主哥就是身隕在此,整條陽山山脈都是他那巨大身軀所化。

所以說,這龍爪山,還真就可能是龍君的一隻爪子。

想到自已曾經在龍頭上蹦過迪,就不禁一陣愉悅。

這山中確實有些妙處,身處其間他感到呼吸順暢,精神一振,想來這就是所謂的靈氣充沛吧。

要真是這樣,還確是一個伐山建廟的風水寶地。

他對照那養屍法中山水篇,一寸寸勘探地脈,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山中廟宇基本上全是胡亂找個空地就搭建的,完全沒有按照所謂風水堪輿的理論去找地基,只是尋了個地方,覺得開闊些,就動工了。

還有少數建在了險地而不自知。

看來,都是些騙人錢財的凡人廟宇。

小靈素乖巧的跟在師父屁股後面,滿臉不解的看著袁穹的動作,心中疑惑又渴望,本想開口問問,可袁穹讓她少說話養嗓子。

她就聽話的只看不說。

不過,她倒是看出了一些門道,就是師父可能在找風水寶地。

她雖然說不清道不明,可那種隱隱的感覺,讓靈素覺得有些奇妙,就是師父每到一個地方點頭的時候,她就有一種舒暢感,就連喉頭都會舒服不少。

會有一種微弱的脈動順著呼吸進入體內,就如昨日給師父捧劍的時候,那把兇兇的長劍給自已注入涼涼的氣一樣。

可是,那些氣都不如師父的劍給的多,全是剛跑沒兩步,就消散於無形。

她覺得有趣,就大口大口呼吸,然後憋氣不讓它們跑了。

但沒有絲毫用處。

唯一用處就是把自已的臉憋成一個大紫茄子,在那呼哈呼哈大喘氣。

看到弟子的異常之舉,袁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問道:“徒兒是有所發現?”

葉靈素仰頭望向師父,先是點了點頭,後又搖了搖頭。

這點頭又搖頭是何意?

看著師父不解的神情,葉靈素用蚊子嗡嗡般的小聲回到:“師父,您一到點頭的地方,弟子就能呼到涼涼的氣,跟別處不一樣哩。”

哦?竟有此事。

袁穹知曉她說的點頭指什麼。

那是按照山水篇尋到的地脈節點。

所謂地脈節點,是指一條山脈靈蘊匯聚之地,算是一種小的風水寶地,靈氣充沛。

若是常年生活於此,不說能得道成仙,至少延年益壽,多活個三五載都是小問題。

要是葬屍於此,也算是個養屍的良穴。

自已能感應到那些微弱靈氣,全憑法體的被動,自已那小徒……

居然也能靠本能感應到,莫不是有一定的修煉天賦?

“好,如此有靈性,也算是個可塑之才,你說的沒錯,為師尋到的地方全都是此山地脈所在之處。”

“那地脈附近都有靈蘊聚集,靈蘊濃郁處會誕生靈氣,而靈氣,便是修煉之基。”

“你能有此天賦,甚好甚好。”

“來,為師就教教你,如何辨那地脈。”

袁穹笑眯眯的看著葉靈素,好傢伙,自已算是撿到寶了。

未經點撥就能自行感受到稀薄靈氣的凡人,已經算是天賦上佳了,具備修煉才能,要是有名師指導,保不齊能成為一代新秀。

葉靈素瞧著師父開心,自已的心情也跟著變好了,被人肯定的感覺讓她還有些羞,她一路小跑著到了袁穹跟前。

看著師父手把手教自已,葉靈素聽的極為認真,那些晦澀難懂的詞句聽在耳中,就跟聽天書一般。

小姑娘打小就讀過私塾,曾也是富裕人家的小姐,無非是家道中落,落難於此,是識字的呢。

現在那些字,拆開了全都認得,合在一起嘛……

眼睛冒小星星了。

不過葉靈素打小就聰慧,過目不忘那是瞎扯,但記下個七八分,還是可以做到的。

袁穹第一次授徒,毫無經驗可言,只能是想到哪說到哪,全靠腦中《地煞養屍法》山水篇中的註釋來傳授,他自已都聽的雲裡霧裡,心想自已一世英名啊……

自已咋就那麼菜呢。

這一教一學,時間過得飛快。

太陽已經下山,玉兔當空。

等回過神來的時候,才發現天色已黑。

他一拍腦門,哎呀,忘了!

那赤烏神君昨個兒就下班了!

傳道授業解惑,還挺上癮,可是不能誤了小童的藥點兒。

還在調養時期呢,怎麼能讓孩子那麼費腦,是自已大意了。

待他牽著小童的手兒準備摸黑下山時,卻不小心被周邊兒的事物給嚇了一跳。

不知何時,這身周圍附近聚了好多隻林中小動物,有那鳳尾錦雞,糯米白兔,毛球刺蝟,花鱗草蛇,捲毛賊猴和三色小鼠。

等看清楚後,不由心中一陣慍怒。

嘿!貧道連神鬼都不怕,居然被你們這群山中開了一點靈智的小傢伙給嚇了一下,討打!

看看一個個鬼鬼祟祟的,在那不是裝著吃草,就是裝瘋賣傻,明顯就是不懷好意,等自已發現它們後,居然還不趕緊跑,一個個還都沉浸於剛才講課之中,回味悠長呢。

袁穹張口便罵:“所謂法不傳六耳,看看!看看!這都傳了多少耳朵了!一個個在那偷師學藝不說,居然還不藏得隱蔽點,還光明正大的偷!真當是欺貧道不敢吃了你們嗎!念你們都是初犯,山中生活不易,還沒被獵戶給打了去,今次就饒過爾等,再有下次!”

“你!老雞煲!”

“你!紅燒兔頭!”

“你!刺蝟酸肉!”

“你!蛇羹!”

“你!猴頭下酒!”

“你!炭烤田鼠!”

袁穹一甩袍袖。

“哼,徒兒,我們走。”

正在那蹲著擼兔子,逗刺蝟,耍猴子,盤蛇頭的葉靈素戀戀不捨的跟幾個可愛小傢伙揮手告別。

讀過私塾的她曉得。

當年那教自已唸書識字明事理的老先生,也是一樣的脾氣。

窮人家的孩子在門口偷學點知識,他都是不予理會的,心情好時會開著窗子,讓外面的孩子們儘量聽的清楚些,可是不能當著他面,就那麼明著偷學。

那樣老先生是會生氣的。

師父今日也是一樣,她啞著嗓子偷偷跟山中小動物說,下次再來可得帶點禮物來,山中特產就行,到時候師父可能就不生氣了,若還是氣,那她就去求情。

總之,下次可別空手來啦。

袁穹一聲輕喚:馬兒回來。聲音傳出很遠。

在附近自已吃草,悠閒馬生的黃鬃馬,沒一會就屁顛屁顛跑回來了。

挨著袁穹手邊蹭了蹭,那個膩乎人啊。

載著師徒二人消失在夜色中。

暗處。

一道柔聲響起。

“這道士,如何?”

“呵,看起來是個有點道行的,不過這麵皮白淨,發短如坪,連個頭冠都沒有,聽說入城之時,度牒都掏不出來,想來也是個無門無派的野修,掀不起風浪。”

“倒是個有點本事的,剛剛他講到正精彩處,不知道施了個什麼法子,居然讓我都聽不清楚,如此看來不像是個無門無派的,哪有野修會這等手段。”

“哼,聽不清楚無妨,抓起來拷問一番便知曉了。只要妹妹想,姐姐這就去抓人回來。”

“不可。二妹且慢動手,你可能不是那道人對手。”

“怎麼可能,姐姐莫要胡說,那道人如此年輕,也沒兩點法力傍身,怎生會是我的對手?”

“二妹,三妹。遇事不可魯莽,姐姐曾經讀過一本典籍,記錄一些上古趣聞,在裡面見到過那時的裝束,那道人身著乃是玄水法袍,與之甚像。”

“書中曰,那玄水法袍是龍族之中龍女以秀髮,一根一根編織而成,具有玄元控水之神通,為不可多得的法寶,雖為上古趣聞,可如今親眼所見,倒也不覺得怎樣,但小心為上不會有錯。”

“嗯,姐姐說的是,咱們姐妹也曾見過不少道士,真的假的不說,哪有帶著那麼長一把劍出行的,那劍讓妹妹我看著就心驚哩。”說著還拍了拍酥胸,表示被嚇到。

“呵,那今遭就先放過他,可莫要徒惹事端,不然定讓他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