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玉虛宮中,元始天尊和一眾十二金仙列位,宮中仙光環繞,大道氣息充斥每一寸空間。

而在元始天尊正下方,玉鼎真人和道行天尊將冀州發生之事說了出來。

廣成子氣息深沉,怒喝一聲道:“好膽,區區一個太乙金仙,竟敢威脅我教,當真是不知所謂!”

“師尊,弟子請命去冀州,將那道人和蘇昊斬殺。”

隨後懼留孫、赤精子、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文殊、清虛等人紛紛請命,皆都義憤填膺。

元始天尊端坐坐床,不在意的一笑,緩緩說道:“擒拿道行之人乃是一尊準聖中期的大能,其名曰:孔宣,乃是元鳳之子,當今鳳族之掌控者。”

“你等都不是對手!”

聞聽此言,一旁的南極和燃燈坐不住了:“啟稟師尊,弟子願下山擒拿此人,為師尊分憂。”

廣成子不甘心的再次說道:“請師尊賜予盤古幡,弟子願為師尊擒拿此人。”

“無妨,無妨!”元始天尊輕輕搖頭道:“那孔宣雖有神通在身,卻不足為慮也,天命使然,他與那西方釋教有緣,屆時自有人對付。”

“蘇昊身負天命,有人道庇佑,不應死於你等之手,否則量劫之中你等很難渡過此劫,有隕落之危。”

“天命之人自有天命之人去應對,等到西岐起勢,以人道大勢正面對抗,可削其氣運,斷其天命,屆時也不足為慮也。”

眾人聽後這才明白,而一旁的燃燈卻是說道:“師尊海量,不與那等小人計較,弟子卻是不忿,吾有一好友曰:玄明,此人成道於荒古時代,於上古時代成就準聖之位。”

“弟子願說動此人下山,讓其往冀州一行,教訓一下那兩位不知天高地厚之人。”

“玄明?”元始天尊呢喃一聲,隨後信手一算,此人之資訊瞬間瞭然:“原來是他。”

“此人倒是不錯,其真身乃食鐵獸,肉身成聖,對付孔宣倒是剛剛好,可以一試,你讓其下山助西岐破開冀州。”

“弟子遵命!”

燃燈點頭應答,心中卻是越發淒涼,他拜入闡教已經很久,雖為闡教副教主,身份尊貴,卻沒有一點權力可言。

闡教十二金仙不將他放在眼中,甚至頗為看不起他,而闡教門人弟子卻只聽南極和廣成子的話,對他也是陽奉陰違。

其實這些他都不放在眼中,權力於他如過眼雲煙,不足道哉。

他真正向往的是大道,他想走的很高,他想斬去三尸,他想證道混元,可這一切他在闡教都沒有得到。

闡教所佔據的氣運很多,可是分到他身上的卻很稀薄,對他修為的突破沒啥幫助,還不如自己建立勢力來的多。

歸根到底,他這個闡教副教主有名無實,沒有一點點意義,今日所舉只不過是再次試探元始天尊,可卻還是一如既往的心傷,一如既往的失望。

若是元始天尊心裡真的有他,就不會讓玄明下山,因為對於孔宣他很清楚,此人乃準聖中期境界,一身神通無量,已經斬去惡屍,而玄明只不過是初入準聖,斬屍更是遙遙無期。

如此怎麼可能是孔宣的對手?

元始天尊這時候玄明下山,不就是讓其送死嗎?使其填上封神榜,也好完成封神大劫。

“是時候作出選擇了!”想到這裡燃燈內心彷彿下了一個決定。

元始天尊滿意的笑了一下,燃燈這個工具人還是很好用的,其實他並沒有看不起對方的意思,對於燃燈的修行他也很關注,功法神通、講道等等都沒有落下。

但對方終究是紫霄宮中客,於他雖不為師兄弟,但卻有一師之同,心裡面終究有一個旮瘩。

燃燈修行寂滅之道,對方的修道理念和其道心和闡教不同,而且他覺得燃燈的上限也就是這樣,以後也沒有進步的空間了,所以才沒有給更多的氣運。

畢竟資源要用在合理的地方。

“太乙,靈珠轉世如今怎樣?”

太乙真人出聲說道:“啟稟師尊,靈珠已經順利轉世,其誕生在殷商陳塘關,如今名曰:哪吒,弟子已將其收入門下,傳授了玉清大法。”

元始天尊欣慰的點了點頭:“靈珠出身不凡,其元神擁有不朽不滅的性質,汝當好生教導其成才,可得你真傳,其名可上玉虛金策。”

“靈珠乃女媧師妹之人,其先天享受女媧宮氣運,你可藉此搭上女媧宮的渠道,藉助這份氣運突破準聖境界。”

太乙真人恭敬的行了一禮:“謹遵師命,弟子多謝師尊。”

元始天尊再次說道:“靈珠轉世乃是歷劫,利用輪迴和先天洗去身上的魔性,其誕生之後當有一劫,此劫有性命之危。”

“若能度過,洗去纖塵,未來不可限量,若是度不過,當重入輪迴,繼續沉淪轉世,其中之度你當好生把控。”

“弟子遵命!”

元始天尊點了點頭,看向眾人說道:“封神量劫已經開始,申公豹已經在西岐建立封神臺,高掛封神榜,爾等各自回府,關鍵時刻可下山幫助其完成封神大事。”

“至於此次冀州之事,會有截教弟子出手,幫助聞仲平定冀州,你等可在關鍵時刻救下姬昌,讓其返回西岐豎立反商大旗。”

眾人點頭應是,其中的緣由他們也都清楚,畢竟姬發的天命是偽天命,無法承擔的起殷商氣運的反噬,所以只能讓姬昌來承擔,然後姬發坐享成果。

……

此刻的北海殷商陣營之中,聞仲已經回到營帳之中,此次截教之行,他甚是滿意,藉助金靈聖母之名,已經拉攏到一大批截教弟子。

等到北海戰事結束,他就可以直接發兵冀洲,合圍蘇昊,剷除這位大商的心腹之患。

“傳我軍令:大軍全面攻城,本帥要親手斬了袁福通這個禍端。”

聞仲一聲令下,殷商百萬大軍列陣攻城,僅僅兩天時間,就將北鳳關的城牆夷為平地,所有的陣法蕩然無存。

袁福通的三萬親兵被斬殺殆盡,只可惜袁福通本人卻是自殺身亡,根本沒有給聞仲擒拿的機會。

至此,延續了百年的北海戰爭結束,袁福通在內的七十二路諸侯全部被消滅,但殷商也是損兵折將。

前前後後死亡了上百萬大軍,這些軍隊可是聞仲從朝歌和各地徵召的精兵強將,一時之間可謂是元氣大傷。

但是這一戰又不得不打,因為袁福通不同於異族,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造反,殷商自然不會容忍,無論什麼代價,這個首叛者都必須死。

“傳我軍令:班師回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