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晚宴的成功讓無家可歸青少年專案有了充足的資金繼續推進。段星羽並沒有因此而鬆懈,她深知後續工作的重要性。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段星羽來到了專案的活動中心。這是位於倫敦西區一個略顯陳舊但充滿溫馨的建築,周圍綠樹成蔭。她看到湯姆已經在那裡忙碌地佈置著今天的活動場地。湯姆今天穿著一件寬鬆的藍色T恤,搭配著一條卡其色的休閒褲,他那棕色的捲髮在陽光下顯得更加耀眼。
湯姆看到段星羽,笑著打招呼:“段星羽,今天我們有很多計劃要實施呢。”
段星羽點頭回應:“是啊,湯姆。我想先和你核對一下今天的活動流程。”她今天紮了個雙馬尾,看起來格外青春活潑,眼睛裡透著認真。
“好的,首先是上午的職業技能培訓課,我們請來了當地一家麵包店的師傅來教孩子們烘焙。然後下午是心理健康輔導課程,心理諮詢師也已經聯絡好了。”湯姆一邊說,一邊指著牆上貼的活動安排表。
“那我們得確保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對了,之前我們聯絡的那些學校,有沒有新的進展?”段星羽問道,眼睛裡帶著一絲期待。
湯姆的笑容微微一滯:“有幾所學校表示還在考慮,不過有一所學校已經同意先派一小部分學生來參加我們的志願者活動了,就是倫敦北部的聖瑪麗學校。他們的校長是約翰遜先生,他說會讓一位叫艾麗的老師帶隊過來。”
“這是個好訊息啊,我們要好好準備一下迎接他們。”段星羽高興地說。
上午的烘焙課開始了,麵包店的師傅名叫亨利,是個胖胖的、看起來很和藹的大叔。孩子們圍在他身邊,眼睛裡充滿了好奇。
亨利師傅笑著說:“孩子們,今天我們要做美味的紙杯蛋糕。首先,我們要把這些麵粉和糖混合在一起。”
一個叫傑克的小男孩好奇地問:“亨利師傅,為什麼要先混合麵粉和糖呢?”
亨利師傅耐心地解釋:“這是為了讓蛋糕的口感更加均勻,傑克。就像我們在生活中,要把不同的東西合理搭配,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段星羽在一旁看著,心裡暖暖的。她和湯姆在教室裡來回走動,幫助孩子們操作。
段星羽輕聲對一個有些害羞的小女孩說:“莉莉,不要害怕,你看,像這樣攪拌就可以了。”她溫柔地握住莉莉的小手,帶著她攪拌著麵糊。
下午,聖瑪麗學校的艾麗老師帶著幾個學生來到了活動中心。艾麗老師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士,有著一頭金色的長髮和溫柔的藍色眼睛。
艾麗老師對段星羽和湯姆說:“你們好,我們很期待能參與到這個專案中來。”
段星羽熱情地回應:“歡迎你們,艾麗老師。今天下午是心理健康輔導課程,希望你們能和孩子們愉快地互動。”
心理諮詢師是一位名叫海倫的女士,她穿著一身素淨的白色連衣裙,眼神中透著平和與智慧。
海倫開始上課了:“孩子們,今天我們來談談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比如說,當你們覺得自已沒有家的時候,心裡會怎麼想呢?”
一個叫艾米的無家可歸青少年小聲地說:“我會覺得很孤單,很害怕。”
海倫微笑著說:“艾米,這是很正常的感受。但是我們要知道,身邊有很多人關心我們,就像現在在這個教室裡的大家一樣。”
艾麗老師也鼓勵自已的學生參與互動。一個叫大衛的學生說:“我們可以成為你們的朋友,一起度過困難的時光。”
課程結束後,段星羽對艾麗老師說:“艾麗老師,今天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參與。希望以後我們能有更多的合作。”
艾麗老師說:“段星羽,這個專案很有意義。我回去會向校長和其他老師好好彙報的,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學生願意來當志願者的。”
在專案順利進行的同時,段星羽也沒有忘記和中國慈善總會的聯絡。她和李明又通了電話。
段星羽說:“李明,我們這邊的專案有了新的進展。現在孩子們的情況越來越好,我覺得我們國內的專案也可以借鑑一些這邊的做法。”
李明在電話那頭說:“星羽,你說得對。我們這邊也在做前期的調研和準備工作。對了,你上次提到的專案評估和反饋機制,你能不能再詳細說說呢?”
段星羽詳細地解釋道:“李明,在英國這邊的慈善專案中,評估和反饋是貫穿始終的。比如在專案開始前,會設定明確的短期和長期目標,像在一定時間內讓多少孩子掌握某種技能之類的。然後在專案進行過程中,每週或者每個月都會進行小的評估,看看是否偏離了目標,如果偏離了就要及時調整策略。最後專案結束後,還會有全面的評估,為下一個專案積累經驗。”
李明認真地聽著,不時在本子上記錄著:“星羽,你說得很詳細,這對我們很有幫助。我覺得我們在國內的專案也可以這樣做,確保專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隨著專案的推進,段星羽在倫敦的慈善圈裡也結識了更多的人。有一天,她被邀請參加一個慈善組織的交流活動,地點在倫敦市中心的一個豪華會議中心。
在活動中,她遇到了一位來自法國的慈善家皮埃爾先生。皮埃爾先生穿著一身精緻的黑色西裝,打著紅色的領帶,他的眼睛深邃而有神。
皮埃爾先生主動和段星羽打招呼:“你好,段星羽女士。我聽說過你在無家可歸青少年專案中的貢獻,非常欽佩。”
段星羽謙遜地說:“皮埃爾先生,您好。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皮埃爾先生說:“我在法國也有一些類似的慈善專案,我覺得我們可以互相交流經驗。比如在志願者管理方面,我覺得法國有一些獨特的做法。”
段星羽感興趣地說:“真的嗎?皮埃爾先生,您可以和我說說嗎?”
皮埃爾先生開始介紹:“在法國,我們會對志願者進行分類管理。根據志願者的專業技能、時間安排等因素,將他們分配到不同的專案崗位上,這樣可以提高效率。”
段星羽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這是個很好的方法,我們這邊也可以嘗試一下。”
透過這些交流和合作,段星羽感覺自已就像一座橋樑,連線著不同國家的慈善資源和理念。她知道,慈善事業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每一次的交流和合作都是向前邁進的一步,她將繼續在這條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創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