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華語票房新記錄,31億人民幣。
重生之我在劇組加點拍戲 天下第一白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人民的名義》爆火之即。
這些天。
陳誠也在觀看《人民的名義》。
雖然前世這部劇陳誠看過了。
但到底這一版與前世不一樣。
同時也因為有陳誠的參與,這一版與前世這一版也有不少不一樣的。
比如在劇情方面,陳誠這一版的《人民的名義》就寫得更為清楚。
如鍾小艾的背景身份。
這個在前世版本當中交待的不清不楚。
很多的人以為鍾小艾這個人物並不是特別重要。
但事實上。
《人民的名義》當中,鍾小艾非常重要。
鍾小艾名義上前來漢東是照顧侯亮平。
但實則,她其實是暗中調查漢東各方勢力的關鍵性人物。
甚至最後能搞下高育良他們,也是因為鍾小艾的背景。
要不然。
就憑侯亮平他們。
說不得最後侯亮平也得牢底坐穿。
此外。
對於具體為官方面,這一版陳誠也寫得更為真實。
特別是有一些前世不敢拍的,陳誠這一版也將他拍了出來。
如丁義珍開始的時候,不斷說自己是李達康的化身,更時不時調侃一些女部下,還開黃段子。
還有如程度這樣的反角。
陳誠也將其刻畫的更為腐敗。
這一些劇情,也是一次又一次刺激著眾人。
當然。
更為刺激的,還是陳誠之前提到的尺度。
是的。
其實《人民的名義》之所以能夠爆。
除了真實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尺度。
以前的一些反腐電視劇,所謂的尺度,開到省這裡就已經逆天了。
但在《人民的名義》這裡,這只不過是一個開始。
正如第一集,直接就將尺度搞到了丁義珍這裡。
但丁義珍也只是一個小蝦米。
在丁義珍之上,還有祁同偉。
祁同偉之上,還有高育良。
你以為高育良這裡就到了頂點嗎?
並不是。
在高育良之上,還有老書記。
這一位老書記。
那可是連沙瑞金都不敢惹的人物。
所以整個的《人民的名義》反腐,他並不是那麼容易。
除了要反腐,在這裡面還有一系列的鬥爭。
同時也因為尺度實在是太大太大。
有的一些看起來是普通的腐敗問題,也不可能這麼容易收網。
如趙公子。
上頭明知道趙公子有問題。
但為了大局,也不敢直接對趙公子下手。
直到最後一切收網了,這才確定將他抓起來。
這只是其一。
更為艱難的,還在於在反腐當中,還會碰到一系列的阻攔。
祁同偉利用自己的職權不斷的阻攔也就罷了。
前幾集亮相不久的陳海,直接就被車子撞成了植物人。
這樣的一個角色,那可是一直躺在床上。
後來也被大家戲稱為演床戲。
直到大結局,陳海最終才醒了過來。
像陳海這樣的人物都有生命危險,可想而知,這個反腐有多麼的不容易。
當然也不僅僅只是陳海。
比如侯亮平。
兩邊鬥爭到了關鍵時期。
一句話就能將侯亮平給格離出去。
要不是他暫時沒有什麼問題。
真要一查,恐怕侯亮平也吃不了兜著走。
“這部劇拍得真是精彩。”
“是啊,反腐原來有這麼大學問,裡面竟然這麼多黑暗。”
“可不是。之前我們認為達康書記是貪官,現在一看,並不是。”
“嗯。達康書記只不過是強勢了些,但為人卻非常的清廉,很愛惜自己的羽毛。倒是高育良,滿嘴裡仁義道德,法律法規,但卻一直想要提升,一直保持不住自己的底線。”
“是啊,所以高育良隱藏的好啊,當初還一直認為他一身正氣呢。不過,達康書記沒問題但他老婆還是有問題。”
“是啊,李達康能與他老婆劃清陣線,已經很不錯了。要不然,連他都會受到牽連。”
眾人不斷的討論著劇情。
《人民的名義》的收視,也是不斷的創出新高。
……
《眉公河行動》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終於要下映了。
其實萬達及其他院線方面,是希望給《眉公河行動》50天的上映週期。
這是市場的基本操作。
一般很火很爆炸的片子,都會拉長上映週期。
50天不算什麼。
有的甚至可以達到60天。
不過陳誠拒絕了。
現在市場很火爆,國內市場也湧現了一系列不錯的片子。
陳誠沒必要讓《眉公河行動》一直霸佔著市場。
也要給其他一些片子機會。
再說。
此時《眉公河行動》票房已經破了31億,又一次打破華語電影票房記錄。
這不只是載入史冊。
同樣也讓陳誠賺得盆滿缽滿。
再者後面拉長20天。
陳誠算了一下,也就最多隻能增加2億左右的票房。
幾方分成下來,陳誠這邊也就只能拿幾千萬。
與其如此,還不如到了下架的時候就下架。
不過雖然下架了。
但關於《眉公河行動》的話題,仍然是不斷出現。
甚至。
這個時候。
還有人拿《眉公河行動》和《人民的名義》進行比較。
兩部作品。
雖然看起來好像型別不一樣。
一部是偏警匪片。
另一部是反腐片。
可如果將他們拿出放到另一個大類,其實也一樣。
因為兩部作品,都是主旋律題材。
並且也因為陳誠一段時間推出的主旋律題材比較多。
市場以及媒體對於主旋律題材,卻是有了無比的興趣。
“看來以後主旋律題材是方向。”
“是啊,31億的票房啊,簡直恐怖。這樣的票房,完全能和北美市場相比。”
“對,而且31億票房還不是最頂點。我相信,後面還有可能破這一票房記錄的。”
“所以,大家還是好好研究一下主旋律。”
“嗯。”
不少人開始慢慢分析起陳誠這一些主旋律的大片。
只是可惜。
陳誠看了一下不少人的分析。
有的確實說得比較好。但大都數分析的並不怎麼樣。
哪怕有一些說得比較好的,其實也比較片面。
他們並沒有真正瞭解什麼是主旋律。
在他們眼裡。
他們只認為主旋律就是那些上頭宏揚的,一些正能量的東西。
雖然這看上去也是。
但並不全面。
如果只是按這樣的想法去拍。
有可能拍出一些還可以的片子。
但陳誠認為。
絕大多數,可能都不會接地氣,也不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甚至。
他們會淪為給上頭背書的作品。
不過這種事情。
陳誠也懶得去和大家解釋。
要真正瞭解什麼是主旋律,市場會慢慢教會大家。
……
幾天之後。
韓三坪,黃劍新再一次找到陳誠。
還是那家茶館。
不同的是。
這一次韓三坪沒有再跟陳誠打啞迷,而是直接跟陳誠挑明瞭話題。
“陳誠,我估計明年就要退休了。”
三人客套了幾句,韓三坪直接說道。
陳誠有些驚訝:“退休?”
陳誠想起了之前韓三坪的退休事件。
不過韓三坪也猜到了陳誠這麼想,說道:“這次是真退休,沒有其他別的。”
上次韓三坪退休,只是內部有人逼他的位置。
後來在陳誠等一些導演的支援之下,韓三坪也就穩穩的坐上了這個位置。
不過韓三坪到底是年紀大了。
不管能力再怎麼樣。
年紀大了,總得退休。
雖然有些不捨,但韓三坪也是大氣的人,說道:“以後,我就當個退休老頭,沒事去釣魚了。”
陳誠說道:“韓導,釣魚有的時候一坐得好幾個小時,您沉得住氣嘛。”
“沉不住氣也要沉,畢竟,還得給年輕人機會。”
陳誠想了想說道:“那,誰接您的位置?”
“你來怎麼樣。”
“噗嗤……”
正喝著茶的陳誠一下子被嗆到:“韓導,別開玩笑了。”
“開什麼玩笑啊,真的。”
韓三坪認真的看著陳誠。
黃劍新也是點頭。
陳誠目瞪口呆:“韓導,您什麼情況?”
“你不是說,以後你來接我的班嗎?”
韓三坪提到當年陳誠說的那句話。
陳誠說道:“那開玩笑的,我哪能接您的班。您是混體制內的,我閒人一個,哪有這能力。”
“誰說沒有能力,沒能力我敢邀請你嗎?”
韓三坪朝陳誠眨了眨眼。
“韓導,您看,我平時自由慣了,哪裡能在體制內呆得下去。”
陳誠不斷的擺手。
雖然這看上去是一個肥差。
但。
這種事陳誠可不喜歡幹。
他並不喜歡體制內的一些事務,還是自己一個人比較自由自在。
不過韓三坪卻是認準了陳誠,說道:“你先別拒絕,其實呢,也不是叫你完全接我的位置。就是給你一個副職,中影的副總裁,平時呢,你可以上班,也可以不上班。反正,你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就不上,上頭也同意了。”
“我……”
陳誠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麼了。
但他還是說道:“韓導,我是真沒有時間啊。您看,別說是中影的業務了。我自己的一些電影,電視劇任務,我都很多時候沒時間。而且,我還得有事沒事去好萊塢。您將這個位置給我,我可真幹不好。”
“別急。還有,也不只是給你一個副職。中影這一塊,也將進行股份制改革,未來一年之內,會吸收更多的社會資本。如果你願意,中影可以拿出10個點的股份進行融資。”
“這?”
這一說。
陳誠猶豫了。
要是隻給一個副職,陳誠真沒啥興趣。
當然。
倒不是陳誠看不上這個副職。
主要是這個副職對於自己沒啥好處,但佔用的時間可能就非常多。
韓三坪雖說不用怎麼跑去上班,也沒啥任務。
可這只是說說的。
真安了這一個職位給你,怎麼可能沒有任務。
哪怕就是真的沒有任務。
大方向上面,還是要做一些事的。
就像陳誠在導演協會擔任副會長一樣。
雖然陳誠這個副會長也沒啥具體的任務,但有的時候,還得配合一下協會。
可如果能夠引入社會資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最起碼。
哪怕是一個副職。
這也就意味著,陳誠不是給誰誰誰打工。
“你看,老黃,這小子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沒好處的事情,打死也不幹。”
黃劍新也是哈哈大笑。
不過也補充了一句:“也正常嘛,你也不能讓陳誠直接就到你們中影打工吧。”
“什麼打工,中影副總裁啊,多高的職位,別人搶破腦袋都搶不到的職位。”
“是是是,別人是別人,但你也不看看人家陳誠是啥段位。”
“所以嘛,正因為這小子段位高,直接就是副總裁了。”
兩人一唱一和,陳誠撇了撇嘴:“好了,兩位大佬。知道你們打的什麼主意,不就是想讓我給你們打工嘛。不過,10個點的股份是不是太少了,能不能再給一點。”
“10個點還少啊?”
“是少了點,我怕到時候沒啥話語權,15個點吧,不多也不少。”
“這個我做不了主,我得向上頭彙報一下。”
“ok。”
陳誠點頭。
隨後韓三坪也向陳誠說著,為什麼他會推薦陳誠的原因。
其實中影雖說是上頭的。
但中影也算是一個集團化的公司。
以前中影在韓三坪的帶領之下,確實做出了不少貢獻。
可現在國內市場發展越來越快,中影卻是有一些跟不上步伐。
倒不是說中影的盈利出現了問題。
中影的盈利一直沒問題,而且最近幾年還比較好。
可中影一直以來,都不是以盈利做為第一參考目標。
中影雖然是一個集團化的公司,但首當其要的任務,那就是引導國內市場。
原本中影有韓三坪,搞這一塊任務勉強過得去。
可韓三坪要退休了。
雖然也有接班的人。
可其他接班人不管是名氣還是地位,更或是能力以及影響力,都無法與韓三坪相比。
於是韓三坪就向上頭推薦了陳誠。
陳誠雖然之前不是體制內的。
但韓三坪認為陳誠大局觀與中影其實是一致的。
加上陳誠在市場上摸爬滾打這麼多年,更打進了好萊塢。
可以說。
陳誠是國內眼光與能力,以及影響力最強的一個。
如果能吸收陳誠進來。
就算陳誠不怎麼負責公司的業務,但在指引方向這一塊上,也將會給中影帶來巨大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