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的軍訓在校園領導、XX軍區某大校軍銜的“首長”檢閱當中結束。
以係為單位組成的軍訓隊伍列隊依次透過主席臺。主席臺上,首長喊:“同學們好!”由齊步走的同學們改正步走加敬禮,齊聲喊“首長好”,輪到下一個隊伍時,首長就喊“同學們辛苦了!”同學們就回“為人民服務!”一上午,整個體育場內響徹同學們的激昂回覆聲,現場熱血澎湃。
中午,耿鬥給馬燦提前打了一個電話,告訴他請他下午帶自已去大三學長們才能使用的電焊實操室,準備“學一學電焊,做一名為國為民有用的焊工”,代價是為馬燦帶一份裡脊炒飯。
5塊錢的裡脊炒飯量足管飽,胡蘿蔔絲、碎甘藍葉等蔬菜當輔料加上香噴噴的大米飯,用花生油爆炒一番,配上特製裡脊肉,撒上蔥花、孜然、花椒粉,再給足辣醬,別提有多美味。
下午一點半,耿鬥和馬燦提前半小時就到了位於圖書館西側的實操樓等候。當大三學長學姐們實操課開上之後,馬燦帶著耿鬥走向落在隊伍最後面的兩個學長,悄悄從腰包裡遞過紙幣20元。兩學長一人一張,猥瑣一笑,慢慢掉出隊伍。耿鬥和馬燦跟在隊伍後面,目送學長二人向圖書館而去。兩位學長這是要去圖書館樓下的“計算機閱覽室”進行5V5的“學習”去了。
耿鬥和馬燦就這樣堂而皇之的跟著隊伍,班裡有負責帶隊的學長看到也不會管他們。溜出去的同學把學習的機會留給學弟們,這學弟們也是愛學習的主,何必為難他們呢?
但架不住這裡面恰好有一位是王政的好基友。編輯了一條簡訊曰:204打人者之二在實操室,速來。嗖一聲發了出去。
對方秒回:“收到,等下約他們去打球,允許他們提前叫隊伍。”
“收到。群內通知一下其他人,讓我們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戰鬥。武器帶什麼?”
“這次帶拳頭,下次看情況。反正我的原則是,見一次打一次,打得他媽媽都不認他。”發出這條簡訊,王政嘿嘿一笑,那天在204吃癟,這個場子今天無論如何要找回來。要不要現場看一波對方抱著籃球架跳鋼管舞?想想就TM的興奮。
…………
實操室內,馬燦找了兩個手持式電焊面罩,丟一個給耿鬥,拿著焊接頭和焊條興沖沖地上陣了。偌大的實操室內,耳邊全都是滋滋的焊接聲。
見沒人關注自已,耿鬥用焊鉗夾住焊條,找了兩塊廢鐵砣,將它們拼接在一起,留半指寬的縫隙。啟動電源,將焊條尖端在鐵砣上輕輕一磕,操控著焊條在鐵陀縫隙之間遊動起來。
噪聲、閃光都有了,耿鬥準備試試製造出的反物質——正電子,讓它們湮滅發光。在此之前,耿鬥早早的去網上問了“度娘”、還去圖書館看了一本由英國科普作家弗蘭克·克羅斯寫的《反物質》的書,瞭解了一下關於反物質的相關知識。
目前知曉的反物質在地球上僅僅以微觀形式存在。如正電子。一般情況下,電子帶負電,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當質子帶負電荷時,就成為反質子,中子當中,組成中子的夸克帶電極性相反時,就成為反中子。夸克也有正反之分。
正電子發射是自然而常見的,某些核物質具有發射正電子的能力,因此在醫學和科技領域得到廣泛運用。這些核物質有:碳-11、氮-13、氧-15等。他們都是人體內含有的普通元素的放射性形態;其基本原理是原子核放射出一個正電子,就會與附近的電子發生湮滅,然後產生幾乎背靠背的兩條伽馬射線,這兩條伽馬射線會被設計好的探測器探測到,由此能夠準確確定發出電子的原子核。在醫學應用領域主要是被稱為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PET.
實際上,地球上大約10%的可見光來自於正電子湮滅。其原理為太陽聚變將4個質子融合成為一個氦原子核,放出兩個正電子和兩個中微子,正電子湮滅發出光子,氦的質量比4個質子的總質量小,剩餘的質量根據質能方程會變成能量,其中一部分會透過太陽表面以可見光的形式發射出來。
在太陽內部,這個過程還會持續不斷產生伽馬射線。
既然原理有了,耿鬥需要做的,就是將正電子釋放出來,與空氣當中的負電子湮滅,產生可見光。至於產生的輻射射線因為能量較低,還不足以對人體產生危害。
於是耿鬥開始做實驗。當耿鬥左手錶面剛剛浮現出數個正電子,正電子幾乎在產生的瞬間消滅,而且也沒有光亮。與此同時,他識海當中積累的負能量值從1234,下降了1個數值。
耿鬥左手再一次釋放正電子,這一次他把正電子數量提升到了數百,得到結果和第一次釋放正電子結果一樣。而耿鬥識海當中負能量值依然下降了2。
就這對了,物理規律依然是有用的。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依然是對的。耿鬥很想知道的是,識海當中的負能量計數和現實當中的純能量是否一致。他沒時間去計算,想著今後總會驗證。
耿鬥猜想:正電子幾乎在還剛剛從左手陰魚出走瞬間就湮滅,那是正電子沒有“路”往前走,它被空氣當中的負電子時刻包圍著,只有給他一條路,他才能走得更遠,而且正電子數量要足夠多,才能在湮滅剎那發出足夠肉眼識別的可見光,並在湮滅瞬間回收伽馬射線。
高中物理學過,現代高能物理的誕生是因為一個美國人——勞倫斯,他發明了“迴旋加速器”。要讓正電子有“路”可走,就必須讓正電子在不接觸外界空氣的情況下,能夠按照既定方向傳遞一段距離。
如果用磁場將正電子束縛在與外界不相干的真空裡(絕對的真空),那麼,正電子流就可以“走”到更遠的地方去,在那裡,將真空磁場撤銷,正電子就會和空氣當中電子自然湮滅,從而發出亮光。
強磁場怎麼來呢?夢境當中時,耿鬥四周圍是真空,可以用能量製造出正電子和負電子,他們分別從左手的陰魚和右手的陽魚發出。這和實驗室當中正負電子總是成對出現相悖。
耿鬥沒有再管這個實驗結論。
此刻,他右手發出微熱,耿鬥趕緊放下電焊握把,右手當中的陽魚閃爍,識海自然而然有了磁場製造的方式。
耿鬥右手往前推出,一個不過微米級的無形磁場應運而生,但是它的長度卻有0.5米,落在焊接的鐵坨上,它無色透明,內部是真空,左手陰魚貼著右手陽魚發出正電子,正電子以接近光速發出。
當接觸到鐵坨時,正負電子瞬間湮滅,發出一道耀眼白光。和電焊所發出的光亮相去無幾。耿斗大腦當中的負能量計數值驟然降低100。但是伽馬射線在湮滅的發生的剎那,被耿鬥手中的陰魚驟然吸收,消弭於無形。
根據實驗觀測可得,正負電子湮滅強光可不能製造出浪漫煙花秀。這要是頃刻間聚整合光束的話,倒是不比強光手電差,夜間照射那不得瞬間致盲?耿鬥心想,夜晚,如此這般光線刺眼,當然做不出煙花來,估計會多出很多盲人倒是有可能?
但耿鬥更知道,自已掌握了一項終極殺人武器——反物質炸彈。
將能量值降低,使產生的正電子量少一些,再試一次。湮滅依然發出強烈光芒,根本不如耿鬥設想的那樣。能量值降低50。
如此強烈的光芒刺眼,而且只是白光。可沒有七彩彩虹和煙花絢爛。耿鬥只好繼續思考。
可見光並非白色,而是七彩的,這個耿鬥初中時候就知道了,加上稜鏡讓光色散,或許會有不錯效果,但是天空怎麼能出現這麼多稜鏡呢。
彩虹不就是雨後天空,陽光照射在空氣當中的“稜鏡”上形成的麼,那天空當中的稜鏡是什麼呢?答案是雨後空氣當中的小水滴。
當距離遠一些,驟然發生的湮滅產生的光芒就不會那麼刺眼了,在經過天空當中小水滴們的折射和水滴的色散作用。便能將夜晚的天空變成數道彩虹。
但耿鬥卻突然想到了一個常識問題。
夜晚天空當中閃電之後,你什麼時候看到過天空當中的彩虹?之所以彩虹能夠掛在東方天幕或者西方天幕,那是光持續在照射。
連續的,不間斷的提供正電子流,讓湮滅持續不斷髮生,這一問題就能解決,但是能量值將會遠遠不夠啊。
花費這麼多時間的測試,到頭來還不如花錢買菸花來得快捷。可是,這不一樣啊,每個男人都能為學姐買來煙花,搞一場煙花秀,只有自已的製造的夜幕當中的彩虹橋才是獨一無二的。
原本耿鬥想象當中的煙花絢爛,根據實驗結果,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卻印證了一個事實,製造夜幕當中的彩虹是可行的。
能量值不夠,難道還不能去掙麼。
耿鬥簡單估算過,剛才湮滅發生後,光亮從產生到消亡殆盡需要時間大概為0.5秒。也就是說,200份能量值能夠支援1秒,當前負能量總數值為1081,要讓光子持續不斷產生,如果要維持10秒,需要2000。
校園見到的負能量事件少,網上還少麼?
得刷影片,瘋狂的刷影片,負能量影片,你們等著,耿鬥我來啦。
耿鬥不知道的是,他沒有時間刷影片,負能量值就送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