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酒與香皂
穿梭兩界,成為女帝身後的男人 油油咕嘰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看著放在桌上的酒罈子,燕清妤撐著下巴,卻沒品嚐。
一旁的練霜斟了一杯,送入口中。
“熱!辣!烈!此等烈酒,實屬罕見啊。”
陳墨也抿了一口,口感不算很好,度數大概跟二鍋頭差不多,但味道不算太好。
大概是因為李春買來的酒糟太過於混雜,導致裡面不同酒麴發酵出不同味道,隨著蒸餾最後混合在一起。
嚴格來說,這種酒的品質很差。
但陳墨也知道這是一種測試,測試蒸餾器的正常使用有沒有問題。
而且白酒其實就是基酒,畢竟也是用糧食發酵透過蒸餾獲得的高度酒。
跟伏特加這些幾乎沒有太多的區別。
所以,陳墨跟燕清妤說,讓她叮囑李春。
這種酒造價其實很低,因為酒糟不值錢,做出來的酒完全可以低價兌水賣出。
兌水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只是降低酒精度數。
畢竟這蒸餾出來的酒就已經五十多度了,不勾兌一下,隨便幾口就能喝醉人。
如果在冬天,更是容易把人喝死。
所以勾兌是很有必要的行為。
不過有低價酒,自然也有中高階和高階。
酒坊自已釀出來的酒,蒸餾一遍的算中高階,蒸餾兩遍的算高階。
因為蒸餾第一遍並不能夠完全去除酒液的澀味、酸味和生糧味,第二遍蒸餾就能夠去除這些味道,並且讓酒變得甘醇許多。
但蒸餾是濃縮提純的過程,第二遍會減少很多酒液。
這自然也就更高階了,那自然也就可以賣得更貴。
至於酒坊自已釀的酒,酒麴是陳墨提供的。
後續酒麴就能讓他們自已製作了,釀酒基本上都會留下酒母。
也就是酒麴他媽,有了酒母就可以製作酒麴。
不需要陳墨繼續購買新的酒麴,只是過程會複雜一些。
所以很多人都會直接買酒麴來釀酒,跳過自已製作酒麴的步驟。
將關於酒坊的事情確定好了之後,燕清妤又派了些人去給李春。
不過倒不用擔心蒸餾器會被偷走或者仿製。
“等李春那邊的酒弄好了,我們要怎麼賣?”
燕清妤忍不住問道。
陳墨輕鬆回答,這些問題他早有設想。
“賣酒這件事很簡單,首先酒坊要有自已的名字,每一種的酒都得冠上我們酒坊的名字,普通的低端酒只散到有名氣的酒樓妓院裡面,中高階和高階酒則是放在聚樂坊裡面專門售賣。”
聽著陳墨的計劃,燕清妤覺得沒問題。
隨後陳墨又詢問道:“距離中秋,還有多久。”
這個世界也有中秋。
陳墨的話讓燕清妤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但她還是說道:“快了吧,今日七月廿三(農曆七月二十三),還有一個月。”
這邊用的是農曆,陳墨那邊用的是新曆。
但時間好像沒差多少。
一個月的時間足以釀酒再蒸餾了。
既然如此,那麼就可以做一批禮盒了,中秋節前上架售賣。
中高階的酒也可以賣出高價。
畢竟酒文化這片大陸上蓬勃發展,無論文人雅士,都愛這麼一口。
汴京城內有錢的人可不少。
想要送禮的人也不少。
至於禮盒,找工部製作一個模板,再讓李春去民間製作即可。
不需要與皇室有所聯絡,但皇室會在背後保駕護航。
這個時候燕清妤才問道:“那價格呢?”
“價格?貴!昂貴!奢侈的貴。”
陳墨淡然道:“我們的酒就賣貴的,那坑不了窮人老百姓,就專門從富人錢裡掏,落在我們手上,我們還能放進國庫之中。”
這個想法倒是讓燕清妤感覺眼前一亮。
......
除了酒,另外一邊的香皂和糖也有著不少的進展。
作為穿越者三件套的其中兩件套,香皂的製作難度是最難的。
按照陳墨指揮燕清妤,推出了花香型和果香型香皂。
但是手裡拿著香皂的燕清妤皺著眉頭問道:“這東西真的能賺錢?”
因為陳墨家裡用的都是洗髮水或者沐浴露,所以香皂這東西燕清妤也不懂。
陳墨清了清嗓子,笑著說:“家裡的沐浴露好用嗎?”
“很好用,沐浴之後,整個人都散發著香氣。”
“香皂也差不多,沐浴之後都是會讓人香香的,那現在你覺得誰會買來用?”
燕清妤很會代入思維,她當即說道:“女人,這種香味,女人最喜歡。”
“當然了,但男人也喜歡香香的女人,那你說這東西能賺錢嗎?”
“能!”燕清妤點頭,“這香皂,甚至還能銷往另外三國!”
陳墨點頭,隨後說道:“送幾塊香皂給範仙逸的夫人小妾,這樣的話,不用多久,整個京城都會知道有這麼一塊香皂出現。”
燕清妤瞬間明白過來,不需要太多推廣,很多人會自動將這些東西散播出去。
最先售賣的香皂只有高階貨色。
尺寸都差不多,不到掌心那麼一小塊,目標就是讓提高消耗量。
等市場穩定下來了,再推出沒有味道平民版本。
習慣了高貴版本香皂的達官貴人自然不會買平民版。
但平民卻能夠用上乾淨的香皂。
這樣就能夠降低生病的機率。
畢竟香皂是鹼性物質,用其洗刷身體,能夠去除或者壓抑體表的細菌病毒。
這同樣能夠提高百姓的健康程度。
最後的糖也是最簡單的,製作成方糖或者是白砂糖都不難。
但陳墨囑咐燕清妤不要將製糖的事情這麼快聲張出去。
一切都要等,等商路的事情塵埃落定之後再亮出這些底牌。
都還是得等這個商路。
但他們並不知道,其實湯壽他們幾個人也都在等。
大齊的條件算不上苛刻,甚至很寬鬆。
多次交涉之後。
大齊允許各國皇室建立的商隊進入城中,也允許平民商隊。
三國的關稅和大齊的關稅保持一致。
光是這一點,是就能讓其他三國大賺一筆,要知道大齊的體量就比他們三國加起來要大。
進口關稅和出口關稅,一進一出,他們什麼都不用做,就能有所進賬。
所以他們也希望能快點得到自已君主的首肯。
他們心中都在想,哪怕另外兩國不參與,他們也要參與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