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有這麼厲害?我怎麼沒聽說!”

“這位老哥,按說你長期在外面跑也該知道啊。”

張銀劃一聽,知道自已說漏嘴了,趕緊說道:“我是剛入行,以前在鄉下種田!”

“怪不得呢,這常家軍,聽說是總督大人親自安排設立的,聽說個個如天兵下凡,別看倭寇能打,碰到他們,都完蛋!”

張銀劃問道:“領頭的是什麼人,怎麼這麼厲害?”

貨郎說道:“聽說領頭的才十幾歲,比哪吒還厲害,倭寇只要碰到了他們,準沒命!”

張銀劃忍不住想笑:“哪吒不是神話中的人物嗎,怎麼還有比哪吒還厲害的真人呢?”

“我也不知道,別人都是這麼說的。要我說,總督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是啊,要是沒有了倭寇作亂,咱們這地方多好!”

的確,江南富庶的魚米之鄉,被倭寇搶得民不聊生,流離失所。

正在這個時候,就見一大隊人馬騎著高頭大馬,從官道上走了過來。

後面跟著軍容正裝的兵士,只見他們拿著不同的武器,排成三列,快速趕路。

張銀劃看著隊伍最前面的旗幟上繡著一個大大的“常”字,不由自主地心頭一緊。

他和貨郎自覺地往後退了退,貨郎小聲說道:“這應該就是常家軍!”

說完這句話,他忽然想起了什麼,說道:“老哥,常家軍往南,咱們就往北邊吧,十有八九是南邊發現了倭寇!”

這個貨郎的判斷還是挺準的,這的確是常家軍,他們正往海寧方向去剿滅倭寇呢。

張銀劃陪著笑臉,在旁邊對著路過計程車兵喊道:“軍爺,軍爺!”

可惜人家忙著趕路,沒有人搭理他。

當這隊士兵從他身邊走過去的時候,他感受到了滿滿的壓迫感。

他明顯感覺到,這是一支和以往不同的隊伍。

等這支部隊過去了,他還在原地發愣,貨郎說道:“快走吧,肯定是南邊出現了倭寇,別讓咱們撞到了!”

張銀劃說道:“好的,走吧!”

他慢慢地跟在貨郎的身後,不一會兒就拐了個方向,往海邊跑去了。

他要乘船回去,基本上已經打聽清楚了。

路時行他們經過一天多的急行軍,終於趕到了海寧,誰知倭寇竟然又向南跑了。

鬱達仁在縣衙裡看到了總督府發出的幾份戰報,早就被常家軍的戰績嚇傻了。

他知道自已這麼一鬧,肯定能夠引來常家軍,就採取了且搶且退的策略。

等常家軍到達的時候,他們已經跑到了海邊。

路時行目視著鬱達仁他們上船離開,卻無可奈何。

沒想到興師動眾地來了,倭寇竟然才三十幾個人,要知道,當時總督府通知他們的時候,海寧的地方官報的是“有大批倭寇來襲!”

想到這兒,路時行一愣,忽然想到了什麼,他一拍大腿說道:“後隊變前隊,迅速撤回去!”

他忽然想到,就這麼三十幾個倭寇,沒等自已的常家軍到來就主動撤退,說不定是一個調虎離山之計。

事實雖然是這樣,但是卻高估了倭寇的智商,只能說徐海峰判斷精準,利用了鬱達仁他們這次的搶劫。

果然一帆風順,徐海峰在鹽城登陸之後,就開始了瘋狂的搶劫模式。

宗憲明得到訊息之後,立即意識到中了敵人的調虎離山之計,並且鹽城的地方官報,倭寇有數千人之多。

實際一千人都不到,地方官為了引起領導重視,故意誇大其詞。

宗憲明明白,去鹽城的這支隊伍才是主力。

他暗自感嘆:倭寇裡面也有高人啊!

寬闊的海面,數千公里的海岸線,倭寇給你來個聲南擊北,還真沒有好辦法呢。

無奈,他只好派出親兵,八百里加急的方式,調常家軍回來鹽城殲滅倭寇。

目送鬱達仁這小股倭寇乘船回去之後,路時行就帶著大部隊極速往回返。

常宏紳不解,倭寇已經跑回去了,咱們為什麼不歇息一天再走呢?

何況部隊經過連夜急行軍,已經疲於奔命。

當他後隊變前隊,迅速撤退的命令傳下來後,這些大頭兵都有些懵。

他們雖然有點憨,可是並不傻,剛跑過來,再跑回去?

難道咱們這是要去參加馬拉松?

有些士兵就不幹了,嚷嚷著說道:“太累了,我們要休息!”

“是的,剛跑到這兒,倭寇已經逃回去了,我們為什麼急著回去!”

“為什麼不能休息一天再走!”

眼看著下面的反應越來越強烈,常宏士來找路時行。

“士卒們要求休息一天再走,太累了!”

路時行也感覺到,這樣安排肯定有人想不通,他看著常宏士說道:“集合隊伍吧,我給他們訓話!”

這支隊伍經過長期的訓練,路時行已經和他們成為了一條心,隨時都能掌握他們的心裡動向。

眼看著疲憊不堪計程車卒,路時行站在隊伍前面的高地上,緩緩說道:

“我知道你們都累了,我也一樣,可是你們想過沒有,為什麼我們看到倭寇的時候,他們已經上船準備逃走了?

是因為他們就是為了引我們過來的,這就說明,肯定有倭寇在別的地方登陸搶劫了。

也許是松江府、或者是臨安府總之,肯定是距離我們現在很遠的地方。”

他說完了這些分析,又接著說道:“官家給我們開這麼高的工資,平時沒有倭寇我們也能領到工資,現在有倭寇了,難道我們不應該奮勇殺敵嗎?

要是我們嫌累,不想去殺倭寇,那你就不要拿這份工資了。官家也不會白養我們,我們只有多殺倭寇,才能拿到屬於我們的高收入。

我敢斷定,倭寇肯定在北方某個地方登陸了,所以咱們要連夜趕回去!”

路時行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之乎者也的,他知道這群大頭兵也聽不懂。

所以他用他們能夠聽懂的大白話訓話。

士兵們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就不再發牢騷了。

果然,第二天上午,宗憲明派出的親兵已經追上他們,傳達了命令:“倭寇在鹽城登陸,速前往滅之!”

這下子,常家軍的上上下下,都對路時行佩服的五體投地。

十幾歲的年紀,竟然能料敵於先機,這是相當的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