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人回應,整個世界都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普賢菩薩急促的呼吸聲在空氣中迴盪。
最終,他再也無法承受這種巨大的壓力,不敢再繼續冒險,身影化作一道閃電,瞬間消失在了濃濃的夜色之中。
楊戩此時內心同樣震驚不已,抬頭望向天空,喃喃自語道:
“師尊,是您來了麼?”
許久之後,依然沒有任何回應。
“師尊!”
楊戩仰頭向天,發出一聲嘶喊,淚水已經不受控制地流滿臉頰。
“楊戩啊楊戩,為師曾經告訴過你,殺意雖然能讓人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強,但同時也可能讓你走向毀滅之路。
剛才在普賢的慈悲咒法下,你差點就被自已心中洶湧澎湃的殺意所乘,以致魂飛魄散,永遠消失在這個世上。你可知道?
這一千年來,你的修為一直進展緩慢,就是因為你執念過深,已經深深地陷入了殺戮的淵藪,無法自拔。
從鬼門關走過一遭,現在,你可曾有所明悟?”
那個聲音從天上傳來,彷彿就在耳邊環繞。
“師尊,您是提前出關了麼?我自知殺心過重,但時常難以自抑,願師尊教我解脫之法。”楊戩跪地懇求道。
“哈哈…”一陣笑聲傳來,“為師若是提前出關,那普賢和尚安能走脫?”
“啊!”楊戩聞言一驚,“敢問師尊,此刻現身的是…”
“徒兒,不必驚慌。”那聲音平靜地說,“此次出現的,乃為師當年閉關之前,留在你心底的一縷神念。”
楊戩恍然大悟,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他想起了過去與師父的點點滴滴,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敬畏。
楊戩當年蒙難,母親被囚桃山,遭受玉帝背棄,眾人白眼。他自小孤苦伶仃,十四歲那年偶入北俱蘆洲的某地深山大澤,遭遇瘴氣,被困於迷霧之中,與元始天尊在此地尋藥源的身外化身相遇,自此展開了一段奇緣。
楊戩後拜入元始天尊門下,跟隨師尊苦修了十載,得他指點,跋涉到萬里之遙,在極北之地尋找到了當年共工的開山神斧。
終於憑藉此斧,力劈桃山,救出被困囚多年的母親。
桃山被玉帝施加了極為特殊的禁制,楊戩雖救出了被困的母親,但共工神斧卻遭遇了天劫的反噬,因此被毀。
母親被救出後,也心力交瘁,自願被抽走神筋,貶為凡人,願老死於與父親相逢之地。
玉帝仍然震怒不已,從未有人膽敢觸怒自已的逆鱗。
楊戩的母親曾是他最疼愛的妹妹,竟然跟一介凡骨私通,自甘墮落,還誕下楊戩這個禍胎,令他丟臉之至。
他不僅絲毫不念骨肉親情,還深以為恥,又因九天玄兵共工神斧被毀,立刻下令眾神將楊戩擒拿,五馬分屍、處以極刑。
後來幸得元始天尊出面干預,屈尊向玉帝求情,為楊戩請願,說他願隻身蕩平四海妖患,積累千記功德,以抵銷所犯罪衍。
玉帝終於同意,但仍對楊戩防備心極強,態度淡漠。
楊戩也是在這段人生的低谷時光,結識了梅山六兄弟,收伏了一千草頭神,還與哪吒有了交集。
這也是楊戩雖身份尊貴,得天獨厚,卻甘願留在下界,與梅山六位兄弟在灌江口逍遙自在,也不願參與天庭官僚黨爭的根本原因所在。
楊戩仍然記得那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那個冬天凜冽至極的寒風,他遇到了他一生的貴人。
他仍然記得,那時神功未成的他,根本無力斬殺西海巨鯨,重傷垂死之際,師尊突然出現,以身傳法,令他領悟八九玄功的真諦。
還將山河社稷圖傳與他,日後傍身。
他仍然記得在與哪吒的東海偶遇,惺惺相惜。記得在梅山與老康他們歃血為盟,在破廟中,敵人的屍體旁徹夜飲酒、切磋暢談以後的畫面。
他雖童年不幸,但少年得遇名師,又得眾多良友,終走向了正確的人生道路。
...
往事歷歷在目,轉眼已是數千年。
“師尊,弟子知錯了。”楊戩低頭認錯,“但弟子已無法自制,終日幻想以殺止殺,還請師尊賜教。”
“你的殺孽過重,卻不加約束,我當年閉關之際,已心有所感終有一日你將為它所乘,禍及已身。”那聲音嚴肅地說,“於是便在你心底撒下了一顆道種,以便在將來你殺意滔天之際,出手壓制,救你脫難。”
楊戩默默點頭,心中暗自慶幸。他深知自已的殺意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如今有了這顆道種,他彷彿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好在你心中終有善念未滅,道種才得以滋養不死,而我的這縷神念也得以保全,看來,一切都是天意。”那聲音感慨地說。
楊戩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遠方。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剋制自已的殺意,不讓它再次失控。同時,他也要努力修煉,提升自已的實力,以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失控局面。
“金混元功,八九玄功,無上道法,為師能教你的,千年前已經盡數教你,現在再沒什麼可教你了。你速帶太乙救苦天尊,返回天庭療傷去吧。
咦...你身旁昏睡不醒的毛猴兒是何人?”
“此人乃孫悟空,據說是東勝神洲花果山,一塊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的靈石所孕育而生的靈明石猴,由天地所養,身懷絕技,掌握著神鬼莫測的道門神通,實力與我不相上下,只是不知其師出何門。
五百多年前,因其性格叛逆,脾氣兇暴,大鬧天宮,惹下大禍無數。
後來,如來佛祖親自出馬,才將其收服,並鎮壓在五指山下,整整五百年之久。
如今,他幸得西方佛門高僧唐玄奘解救,成為其大弟子,師徒二人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經的道路,欲取如來佛祖真經發卷,傳揚到東土大唐國。”楊戩如實地將孫悟空的身世背景詳細稟報給了那人。
“奇怪,這猴子身上除了道門功法之外,竟然還修煉了一門佛門心法,似乎是近期剛剛習得的,不知道是誰傳授給他的呢?”那個神秘的聲音充滿好奇地問道。
“師尊,這對他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嗎?”楊戩不禁問道。
“影響如何,為師也不好說,只是自古以來,佛道兩家的功法便相互排斥,無人可以同修。
一旦同時修練,兩門功法之內息便會在習練者的丹田內相互鬥爭、廝殺,也就是俗稱的搶地盤。
這就如同兩國交兵一般,勝者為王敗者寇。勝者將會佔據對方的領土,成為丹田中的霸主;敗者則會被吞噬或驅逐出丹田,從此消失無蹤。
這種情況不僅會導致習練者走火入魔、元氣大傷,更有甚者可能會因功法衝突而爆體身亡,魂飛魄散。
因此,即使是以我等三清之能,也不敢輕易去嘗試佛道雙修,所以為師故心中疑惑。”那聲音解釋道。
楊戩聞言,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