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再提封山育林,林廠林業站的人也沒有來檢查。半個月過去,有人悄悄的上了一趟山,採了一些山野菜。
隨後隔三差五的就有人悄悄的上山,弄點山貨回來。
人們膽子越來越大,開始偷偷摸摸的一個人,後來三兩個人合夥。再後來三五成群,張小兵事件,讓老百姓又能隨便上山了。
鎮裡的領導也換了,吳鎮長繼續當他的鎮長,杜江還是財政所所長,李副鎮長不知道調去哪裡。張寶被降為警員。吳鎮長新招了個秘書,是小學老師小紅。
當張寶和四喜嘮起鎮裡的變化都是唏噓不已。
對於小紅的選擇,四喜也是感慨無語,人的價值觀不一樣,每個人都有對命運的選擇權。
四喜想把婚事辦了,韓豔說現在天氣越來越熱,有些揣晚的鹿還沒下,這邊辦婚禮,那邊鹿等著接生,你說你過去不過去?
四喜說那就等著吧,我都等習慣了。韓豔說這不給你更充足的瞭解時間嗎,萬一你忽悠一下子又想起別人呢?
四喜把韓豔抱住又是一頓深吻,給她最好的回答。也是溫柔的懲罰。
屯裡想要養鹿的人家越來越多,最好的人家就像四喜當初一樣,自家有楊樹,破成木板建個木板圈,能挺個二三年。
有的人家連蓋圈錢都沒有,只有地皮,人工,還有地裡的莊稼。都是和王大小子他們一樣的條件,當初問他們時,一個個跩的像二五八萬似的,還等著哪天佔地成功了,大把的錢存銀行,利息都花不完,誰還養那累人的玩意。
眼看佔地無望,幾家養鹿的都能見著錢了。今年又不能刨藥材,弄山貨。只能老婆孩子在家無所事事的東走西逛,一夥閒人湊一起打小牌,贏火柴桿,苞米粒,打發這漫長無聊的時間。
二茬鹿茸結束時,幾家母鹿也都下完羔子了。
四喜心中的規劃也已成熟。他養鹿的初心不變,要帶周邊的人和他一起致富的想法沒變。他這裡就是一個點,要向周邊擴散,要讓更多的人養鹿,形成規模,向精品鹿方向發展。把神鹿峰周圍變成梅花鹿的鄉村。他和幾家養鹿股東溝通之後,幾個老闆都讓他全權負責運作,他們全力配合。
四喜這次發展養鹿物件的標準是,家庭和睦的,軍烈屬,家有大學生的,人品善良的優先考慮,共有十家名額。對於那些人品差的,有劣跡的不予考慮。
杜月老弟杜春聽說姐姐家大力招合作伙伴,就買了禮品帶老婆孩子來姐家,想讓姐姐幫一把,也買幾隻鹿養。
杜月把四喜的要求說了,這回的名額都是四喜安排的,她們說了不算。她們也沒權私自買賣鹿。
杜月弟弟聽她姐不答應,就對老孃哭訴,讓老孃幫他們說說話。大小子見沒法了,只得和小舅子一起去找四喜,四喜這回挑養鹿物件,也是為了幾位老闆的善心發揮的更好。才定下那幾條規矩。
倆人見了四喜,他小舅子杜春從兜裡掏出煙遞過去,四喜說不會抽。
杜春說“實在親戚幫一把,讓哥也入你們這夥裡,養幾隻鹿,跟著發發財。
四喜說現在都分配完了,沒法再入夥了。
大小子說再入他一個,也不差啥。
四喜說規矩就是規矩,今年只能這樣了,就看下年了。杜春和大小子出了四喜院,杜春就罵罵咧咧的什麼玩意,“有倆半子,親戚都不認了,這樣人發不大財,沒德,你沒聽人說嗎厚德載物。沒有那份德,難發財。”
“對,沒德難發財,四喜這回就看誰人品好才招。”
“你說我人品不好唄?”
“那不是,這次名額分配完了,要不指定有你。”
“我媽上你這才呆幾年,沒來你家之前不一直就是我養活媽。一直是我在盡孝嗎。”
“那是,這回沒辦法,下年指定讓你養上鹿。”
“你得幫我,要不然我媽都不會答應你。”
倆人回來,杜月和兄弟媳婦都嘮好了,她出錢給買一小組鹿,讓杜春先蓋個木板子的圈,下年要是入上群就蓋紅磚的大鹿圈。
杜春說買楊樹沒錢,家裡老孃栽的樹只夠一間圈,他想把姐家的幾棵楊樹拉去用了。大小子一想,買鹿錢都捨出了,還差幾棵楊樹嗎,用就用吧。
四喜招合夥養鹿的事一下子傳到鎮政府,傳到吳鎮長那,小紅就動心了。她是外鄉人,想要入夥不可能,這次吳鎮長出面,四喜看吳鎮長的面子也得答應。
吳鎮長和小紅到了將軍村,和婦聯主任大白梨一起來找四喜。
小紅出現在四喜面前,她的面色一掃往昔的憂愁,如同中午的陽光,明亮,光芒四射。
吳鎮長聽四喜介紹了鹿業狀況,將來發展趨勢,秉承幾位老闆的善心,幫扶貧困村民發展養鹿,讓他們早日擺脫貧困。
吳鎮長誇獎了四喜一家人和那幾位老闆。希望他們繼續發揚風格,能最大的愛心幫扶那些特困村民,不僅是本村老百姓的福星,在村裡,鎮裡,還是縣裡,都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
大白梨說“要把眼光放的更遠一點,放到外屯,外村,或者更遠。讓那裡的一個點在那面放大。”
四喜說我們現在還沒有那個能力,我在本村養鹿才開始,我們本村還有那麼多想要養鹿要擺脫貧困的人,我們自已都沒有全屯養鹿,真的沒能力向外面去發展。
吳鎮長說你們的初心是幫扶村民,那裡的村民不是村民,不是一個屯,不是一個村,甚至不是一個鎮又如何,只要能幫到需要幫助的人,你們的善心都是一樣的。
小紅說,“她們家也想養幾隻鹿,改善一下生活水平。四喜,你能幫幫我嗎?”
四喜望著小紅,又看看吳鎮長和大白梨,他沒有回答,現在預算已經作完了,後發展養鹿的人家也都定下了,去年本村沒人養,讓王家哥幾個撿了個便宜,今年也只能在本屯和大小子屯找發展戶了,好管理好規劃,從將來規劃精品鹿業的角度也應該在本屯發展,還沒想到出村出鎮,四喜幫扶的理念是,先幫家裡人,再幫本屯人,有能力再幫本村人,更大能力時在幫本鎮人,他決不會讓外邊人先富了,自已家人還在貧困掙扎,他做不到。
吳鎮長看著四喜半天沒有回答,“年輕人,格局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