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小李秘書的彙報後,汪洋廠長默不作聲的點點頭。

“廠長。”小李秘書忍不住道,“這部戲的專案還沒上報呢,經費也沒批下來,我們就提前給他這麼多錢,合適嗎?”

汪洋淡淡道:“有什麼不合適的?

我這邊已經過了,就該給人家錢。

而且對這部戲,我有十足把握,上面肯定會批的。

他們要敢不批這部戲,我就親自去文化部!

總之,這事兒就這麼定了,我有數。

只不過,事情可以這麼做,但儘量別外傳就是了。”

“是,明白。”小李秘書點點頭,“我已經勸過文峰同志了,他表示會守口如瓶。”

汪洋點點頭,沒說話。

看到汪洋沒再有新指示,小李秘書很懂事的退走。

重新變成一個人後,汪洋才再次拿起桌上的報紙。

那是一張中青報,而且是舊報紙。

仔細看了看報紙上那篇《人生之路啊,真的好苦》後,汪洋輕輕笑了笑。

“有點意思,狡猾狡猾的!”

放下這張舊報紙,汪洋又看了看其他的舊報紙。

這些報紙都是往期的中青報,而汪洋看的內容,也都是文峰的作品,也就是那些詩歌。

其實這些舊報紙,汪洋早就讓人收集了,也看過很多次,還特意用筆圈出文峰的作品。

因為他現在對文峰這個人很感興趣,所以打算從他的作品上找找東西。

經過反覆的品讀文峰的作品,以及多方打聽到的關於文峰的訊息。

慢慢的,對於文峰這個人的形象,汪洋有了個自己的認識。

汪洋認為,文峰這個人吧,是真的才華橫溢,但性格有些缺陷,有些懦弱敏感,至少以前應該是這樣。

可自殺未遂過後,他顯然是性格大變了,變的更加狡猾,也變的很有攻擊性,敏感依舊。

在汪洋看來,一個人在短期內變化這麼大,且作品中既有豪邁之情,還有點女性思維,大機率,是重新產生了一個新人格。

一個依舊是那個懦弱敏感的,帶點女性思維的人格。

另外一個則是具有很強攻擊性的,十分狡猾的人格。

所以對他這樣複雜的人,用老一套的方法,估計不行。

那就只能用他想要的東西籠絡他,那就是認同感。

沒錯,汪洋從文峰的作品中讀出來的,就是“認同感”這三個字。

而且汪洋還認為,文峰屬於睚眥必報的性格,這從他那個公開信就能得出結論。

很多人看了文峰的那個公開信,只以為他是在訴苦,但汪洋卻讀出了不一樣的東西。

在汪洋看來,那封公開信與其說是訴苦信,不如說是戰鬥檄文。

他覺得,文峰寫的那封公開信,本質是向他的仇人進行報復。

只不過,文峰的報復方式很巧妙。

他先用自怨自艾的方式,搞了一個宏大主題,然後在宏大主題裡面夾雜私貨攻擊人。

且他攻擊人的時候,也不是直接罵人,而是把自己寫的很委屈很弱勢,激起別人的同情心,然後掀起輿論,用輿論來攻擊自己想攻擊的人。

通篇都是委屈,通篇都是陰人。

這種行為,簡直就是陰險小人。

如果文峰在這裡,知道汪洋的想法後,肯定要說一聲“懂我啊”!

因為事實就是這樣。

當然,文峰當時寫這個文章,報復只是其一。

另外一個原因是想趁機出名,這點呢,就是汪洋沒想到的了。

“認同感啊,那就是要尊重他,給他面子咯。”汪洋笑了笑,放下報紙。

“沒關係,只要你真的有才,這都不成問題。”

想到這裡,汪洋用手敲了敲桌面,開始琢磨起導演的選擇來。

北影廠這裡是沒有秘密的,來了什麼新人,有了什麼出名的新作品,很快就會傳出去。

而文峰的那部《牧馬人》,因為劇本好,有指令碼畫,還有特別好聽的配樂,幾乎把一部電影的大部分要素都集齊了,拍攝起來難度特別低,所以很多人都在爭。

這裡面,大多數都是中生代,比如王好為,李晨聲,黃健中等人。

真正資格比較老,且夠分量的,只有一個錢江。

其他像謝鐵驪,謝添等干將,反倒是沒來要這個劇本。

畢竟他們手頭不缺戲,而且也不好意思跟後輩明爭。

思慮再三,汪洋決定讓趙元來當導演。

之所以選擇她,除了她資歷夠老,經驗夠豐富,也確實夠資格獨立執導一部戲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趙元這個人,並不強勢。

別看之前趙元親自跑他這裡來逼宮要戲,一副要死要活的樣子,其實都是裝樣子,都是演技,紙老虎而已。

就算汪洋不把這部戲的導演給她,她事後也不會真怎麼樣。

真正的趙元,性格並不強勢,反而為人低調,心思細膩,細節方面做的很好,還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是廠裡有名的老好人,不是潑辣的辣妹子。

所以之前的那出逼宮戲,大機率是被人攛掇著過來的。

簡單來講,就是趙元這個人吧,多謀少斷,往好裡說叫聽得進別人意見,往壞裡說,叫耳根子軟,沒主見,聽風就是雨。

也正是因為趙元的這個性子,所以她明明資格很老,經驗也很豐富,很多人都喜歡她,人緣很好,可汪洋一直都是讓她當副導演跟聯合導演,一直不讓她單獨執導一部戲。

比如董克娜跟王好為,都是女人,年齡都比趙元小,資歷都比趙元少,經驗也都不如趙元豐富,可她們都獨立執導了,就是趙元遲遲不行。

根子就在趙元的性格上。

導演導演,導演就是一部電影的君主,是絕對的掌控者,沒點主見跟魄力怎麼能行?

趙元的問題,恰恰就是她魄力不足,更像一個執行力很強的秘書,所以才一直不讓她單獨執導。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給趙元一個靠譜的搭檔,尤其是那種比較有主見的人,那就是絕配。

之前,汪洋一直讓錢江跟趙元搭檔,錢江為主,趙元為輔,效果就很好。

然而,趙元現在顯然有點別的想法,不想繼續打輔助了,想出來單幹了。

本來呢,汪洋是不看好趙元的,但現在看到文峰的那封公開信後,他想法變了。

因為汪洋看的出來,文峰對《牧馬人》這部劇,顯然投入了很多心血。

要不然,他也不會連指令碼畫跟配樂都提前弄好了,這不說前無古人,也是極其稀有的。

這說明,文峰有自己的想法,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拍,不希望有人對他的劇本有太多改動。

說白了,就是文峰想主導自己的那部戲。

正常情況下,這根本不可能。

畢竟他資格太淺了,也太年輕了,任何一家制片廠,都不會讓他主導一部戲。

可如果讓趙元當導演,讓文峰當編劇,讓兩個人商量著來,或許情況會好很多。

趙元這個人吧,有個特點,就是特別喜歡有才華的人,尤其是喜歡美人跟好歌。

簡單來講,就是趙元特別喜歡帥哥美女,也特別喜歡好歌好曲,還喜歡詩歌小說,有那麼點小資產階級情調,這是她骨子裡帶著的。

而文峰這種人,恰恰就是趙元喜歡的型別。

只要是趙元喜歡的,或者認可的,她一向是相當包容,也很能聽的進對方的話。

因此,如果讓趙元跟文峰搭檔,表面看是趙元為主,文峰為輔,但實際上呢,很可能是文峰的意見佔主導。

這樣一來,文峰肯定能得到極大的滿足感跟成就感,還會感覺自己得到了足夠的尊重。

一旦文峰覺得在這裡受到尊重了,那不管《牧馬人》這部戲上映後的效果如何。

至少文峰這個人,肯定會覺得北影廠很好,覺得在這能受到尊重,能自由發揮。

如此一來,他留下來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至於花錢的問題……

他當年能為了一個劉小慶,怒砸八萬塊。

更何況一個比劉小慶更寶貴的文峰。

幾千塊錢而已,小意思。

“天下風雲變幻,但萬變不離其宗。”

“無論何時,問題的關鍵都在於人才!”

“人才貴精不貴多,一大將之材足以。”

“只要我手中有一個真正的大將之材,任他風起雲湧,我又何懼之有。”

“欲得大將,投其所好!”

“如果幾千塊錢加一部戲,能把這個大將之材留下來,還是很划算的。”

想到這裡,汪洋輕輕嘆了口氣。

“可惜,如今懂這個道理的人,還是太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