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陳楠能認清形勢看清現實,林慕陽打了一個比方:

“假如有一天港島的四大家族,因為行業低迷不得不拋售他們在內地的物業,人民群眾會說他們要逃跑,要把在國內掙的錢轉移到國外。”

“可若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瞿家身上,人們就會擔心瞿家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哪怕到時候他們只是到瞿家開的飯店裡吃一頓飯,也能代表他們對瞿家的支援。”

林慕陽注視著陳楠,說道:“左太,這就是為國為民者,人恆敬之,人恆愛之,您明白了麼?”

“為國為民…”

陳楠呢喃著,喝了一口咖啡,陷入沉思。

霍問西突然問林慕陽:“我們公司和藝人的分成比例是多少?如果是55,我能把他們全部帶過來。”

我們?

林慕陽心裡微微一喜,魚兒咬鉤了。

這位在他心目中最厲害的娛樂圈教母候選人,用詞是我們公司。

“55?”林慕陽斜眼看向她:“良心娛樂和藝人是37分成,不然怎麼叫良心?”

霍問西興奮的在他臉上親了一口:“妥了!老闆!”

林慕陽詫異於霍問西的直接表達,可是這具身體第一次被異性親吻的感覺又讓他特別沒有出息的臉紅了。

就好像那種逛過無數次青樓,卻仍然是童子身的感覺。

在他對面的瞿明心歪著腦袋,看著他的臉越來越紅,也不知道她想到了什麼,竟然勾起嘴角笑了起來。

“阿鋒和小卓的合約還有四個月,祖兒的合約到明年,還有其他幾個都是一年一簽,在公司裡不受重視,所以一直得不到機會。”

霍問西掰著手指頭數著她手下管理的藝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一出道就被打發到她手中的,這些年她像保姆和老媽子,什麼都要管,這才培養出一個小天王一個天后,還有幾個二線明星。

她數著數著,突然皺了皺眉,然後攀住林慕陽的胳膊,問道:“老闆,娛樂公司的日常業務是不是我都可以做主?”

“嗯。”林慕陽有些招架不住成熟女人的撒嬌,點頭說道:“我說過,你說了算。”

霍汶西狡黠笑問:“那我要是拿出1000萬來替阿鋒解約,也是可以的喔?”

一提到錢,林慕陽就清醒了。

他略一思索,用1000萬挖來阿鋒,大概就等於一家新成立的足球俱樂部,從里斯本競技買下CR7?從巴塞羅那青年隊買下梅10號?

這筆生意可以做。

他笑得像一隻老狐狸,點頭說道:“嗯,可以。”

霍問西得到老闆首肯,立刻切換職業女強人模式:“左太,左氏集團接下來要不要請代言人?”

陳楠還在思考林慕陽的話,被霍問西這麼問,沒過腦子就點點頭應付。

“狄鋒身上沒有製藥廠的代言,”霍問西問道:“左太,按照他在亞洲區和兩岸三地的影響力和人氣,兩年一千五百萬合理嗎?”

陳楠在關鍵時刻恢復理智,她認真的想了想,說道:“阿鋒外形好,夠帥夠酷,唱片的銷量也不錯,兩年一千五百萬雖然有點點貴,但是還算合理。”

霍問西挑眉笑問:“那…要不要現在籤個意向合約先?”

陳楠笑眯眯的說:“我只是講價格合理,可是我還沒說不足呀,你急什麼。”

霍問西見她要壓價,急忙使眼色,懇求她不要在新老闆面前太狠。

陳楠不動聲色的笑著說:“他老婆正在跟我們公司鬧解約,你覺得這時候我們請他來代言合適嗎?”

霍問西臉色一苦,說道:“左太,這一碼事歸一碼事,我們現在只談兩家公司的合作。”

“在商言商咯。”陳楠笑道:“你們良心娛樂的名字很好,所以我們不如談談這次的活動,我們兩家公司要怎麼深入合作?”

林慕陽察覺到不妙,剛要出言糾正陳楠的說法,霍問西的右手在他的手背上拍了拍,笑道:“可是我怎麼聽說你們公司只是借人給我們公司,不存在合作的喔。”

“啊?有嗎?”陳楠故作驚訝的問:“那就是左生沒有跟我講清楚,我還一直以為這次常山的旅遊節活動是我們兩家共同籌備的呢。”

霍問西微微一笑,側身從帆布包裡拿出一張A4紙:“左太,這是剛才你們開會的時候我找酒店幫我列印的活動資料,你可以看看呢。”

林慕陽瞥見那張紙上的內容,正是他授意陳曉莉對外發布的贊助招商廣告。

他在體會到霍問西的能力的同時,忽然發現自已犯了一個錯誤。

他給劉貝貝和王大利各自發去一條簡訊,約他們晚上在酒吧見面。

接著又想到陳浩然,自已回來快一天了,還沒和浩然哥聯絡,確實有些不像話。

沒有浩然哥在身邊,他總覺得自已會被外人下套子裝進去。

於是他給陳浩然也發去一條簡訊。

瞿明心見他時而皺眉時而低頭髮簡訊,知道他又陷入了自已思考的世界,心裡鬆了口氣。

她剛才真的有些擔心先生會被霍問西把魂給勾走了。

這個渾身上下散發著成熟女性魅力的女人,在港島還有另一個外號——小女魔頭。

在港島娛樂圈的所有女人裡,她的“惡”名僅次於那位被稱為大女魔頭的樂姐。

瞿明心卻不知道,林慕陽的心思早就散發到了其他領域。

對他來說,在大基建時代馬上要開始的前夕,在手裡有大把錢大把人的情況下,不圈地不提前佈局其他能掙錢的行業,遲早是要遭雷劈的。

在持續投入的同時,還得先確保自已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就比如娛樂公司。

在註冊資金2000萬的時候佔股80%,當繼續往裡面再砸2億的時候,就不能還只是這麼點了。

當然,也可以以大股東的名義借錢給公司。

於是他發現,自已身邊還缺一個人才。

一個頂級的財務人才。

最好的財務在哪裡呢?

他想起財務界的那個笑話:

金融人才的搖籃,提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