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諾文奇今年是真的火了。在科幻圈的人看來,他是頭一個真正意義上能讓自己小說拍成正規院線電影,而且能正規在電影院上映的中國科幻作家,並且還是在春節檔上映。票房的事,在正式場合他自己沒有提到過,也沒有別人會去提,不能提,因為不吉利,也沒意義,電影票房能掙多少錢本來就是賭博一樣的事。至於自己怎麼賺錢,福諾文奇也沒有透露,但我們這些作者能確定的是,首先他絕對不會用那種一次性把IP賣出去的模式,那樣不值錢,沒理由那麼做,何況他手裡自己就有IP開發公司;第二,也不一定會採用票房分成模式,因為風險太大,恐怕福諾文奇自己也不敢保證電影上映之後能賺到多少億的票房,能不能破三億都不好說。克拉科和迪柯這樣對產業鏈比較熟悉的朋友告訴我們,像他這種專案從一開始就不太會去關心單純的票房問題,關心那種東西非常短視,應該要關心的是一個電影專案能連帶造成的收益,比如股價的波動之類的等等。
遊船靠岸的碼頭是玉總他們自己蓋的,實際上是屬於一大片旅遊景區的一部分,從碼頭出來之後我們拎著行李直接到門口一家海鮮大酒店裡吃午飯,吃完飯之後出門右拐兩三百米是“劉星棋樂園”的正大門,門口馬路對面是十八層樓的遊樂園酒店,五星級,造型是全黑色玻璃外牆的長方形高樓跟石碑一樣,外牆上有很多隨機排列的白點,說是到了晚上亮了燈就變成星空圖案。放好行李之後我們到二樓“秦始皇廳”開會,由福諾文奇跟我們宣講他對於“未來科幻文化產業鏈新路徑”的心得體會。
“實話實說,形式是嚴峻的,而且以後會越來越嚴峻。受眾人群的注意力已經越來越短暫了,任何一個影片放在他們面前,只要三十秒之內沒有爆點,他們就會直接關掉視窗,反正同類競爭對手那麼多,看影片表面上又都不要錢,你不好玩我們就去看別的。所以我認為,將來,追求感官刺激和情感刺激的那一類純商業電影註定要被短影片和VR體驗影片所取代,就好像現在大量模式化的套路刺激式網文已經被AI寫作和短影片給取代了一樣。每一個科幻作家都希望寫出萬世經典,但是這畢竟不是所有作家都能做到的事,也不應該成為每一個作家的唯一追求。科幻電影也是一樣。科幻題材的短影片成本低,效率高,可以用人民戰爭的方式快速推動人才的培養和硬體的迭代。過去我們給雜誌社寫稿子想逗人們開心,現在我們給短影片平臺寫文案設計劇本,一樣是為了逗受眾開心,而短影片裡面那些特效的製作,剪輯、後期、推廣營銷等等環節,本質上跟一部所謂的正規電影沒有太多差別,一樣也能迅速推動相關人才的成熟。我認為,我們許多同行,不管是老的還是年輕的,都應該放下印刷品時代的舊包袱,拋棄一些虛無縹緲的面子追求和過時的幻想,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跟上時代的足跡,因為時代和技術拋棄藝術的腳步是不等人的。生產力的進步是最殘酷的。我也將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方葶聽到這裡,偷偷在我耳朵旁邊說:這個福諾文奇他自己是不是也去做小影片自媒體了?我回答她說我沒聽說過。他自己又怎麼肯放下身段真的跟圈子裡年輕作家們一樣去給抖快編劇本呢?他自己身上就有傳統作家的包袱。不過他不需要擔心這個,我跟方葶解釋說,在跟玉總合作之後,福諾文奇自己手裡有了好幾個專案分公司,早就有一幫九五後零零後的年輕人在替他做自媒體短影片搞流量了。這次這部電影上映只是起點,製作這部電影的過程中他和玉總早就已經趁機收羅了一批文化產業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電影搭臺,產業唱戲,屬於正兒八經的正規化商業操作。
那他們這幾年到底是賺了多少錢呢?坐在我另一邊的餘荔問我。我搖頭說不知道。
沒人知道。上市企業每年一次的報告上能看出來,但是每年只有一次,你還不知道它裡面寫的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到最後通常是隻有等企業出事了垮了,新聞媒體公眾號全網一起出動群嘲了,你才發現,哦,原來從一開始他們打根子起就爛了,可是到了那時又有什麼用呢?
第一天下午福諾文奇這場演講上,我們都沒看到玉總。
三亞的第二天,寶馬作家發通知,說大家終於可以參觀期待已久的劉星棋樂園內部了。正式開放預計要等到除夕左右,我們屬於行業內頭一批試運營的客人,全部免費,免票,不用排隊。整個一天,我們所有人在園區盡情遊玩,天上除了隨行媒體帶來的無人機在拍攝之外,我好幾次看見玉總的私人直升機在園區頭頂上轉來轉去。這確實符合玉總的性格,永遠是喜歡在天上居高臨下,看我們在他腳底下像一群小蟲子一樣爬來爬去到處玩。在藍色空間號電動渡船的碼頭前,劉星棋親自出席剪彩儀式,陪同的主持人是寶馬作家,剪完彩之後一大堆記者跟著他們兩個人一起,我們這些想看熱鬧的嘉賓跟在記者後面,大隊人馬從碼頭走到曲率過山車,然後再路過宇宙社會學博物館和量子幽靈鬼屋,最後站在紅岸天線入口處的主幹道邊上看一群秦朝士兵和比鄰星人嘉年華隊伍透過。
幾十個穿銀色服裝的比鄰星人演員抬著鐘擺在馬路中間慢慢走的時候,我聽到旁邊坎貝魯在和海因雷因幾個人聊天:你們知不知道,其實劉星棋自己的IP公司只是在玉總集團裡面佔一點不多的股份,我們現在腳底下站著的這塊地實際上是玉總租給他的,根本不是像外面傳的那樣是被玉總全部收購了。知道為什麼嗎?劉星棋多麼聰明的一個人,從最一開始就死活不願意把自己跟玉總他們捆綁起來。其實我也不想,但是沒辦法呀,玉總對我們雜誌社開的條件太高,社裡面一致同意要合作。實際上我個人反而對玉總沒什麼太大感覺。別的不談,他這幾年這麼些個搞法,明顯是屬於“資本無序擴張”,風險跟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誰知道他們哪天出事?不是外面人提著刀子殺進來,就是內部內亂。等著看吧兄弟們,過不了幾年保準就要出狀況,趁著眼前有福趕緊多享享,再過兩三年這個樂園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呢。
坎貝魯是我們這輩人的老朋友,他面臨的困難跟我們其實都差不多,面對資本的入侵,他也一樣沒有辦法,明知道前面肯定遲早要出事,也只能乖乖接受這個時代特徵。在三亞的最後一天上午,玉總還是不在,寶馬作家帶著我們去實地考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火箭發射基地,並在基地辦公樓宴會廳裡舉辦論壇,討論在即將到來的太空時代裡,科幻作家能有哪些新的作為。坎貝魯在論壇上表示,現階段最首要的問題,其實還是如何先養活國內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科幻寫手們。
“這些人當然不是頂流作家,但同時他們也並不是那種水平層次很低、一夜之間就會被人工智慧寫作軟體取代的套路式作者,他們仍舊熱愛科幻,堅持原創,只是由於種種原因的限制而不能冒出來;不僅冒不出來,甚至連生存都有問題。當前我們最急需要做的,我認為應該是保證他們的生存,讓他們的隊伍不斷壯大,在這一點上,玉總始終跟我們有同樣的願望。”他在會上表示:“所以我們《空間》雜誌會從明年起,將與玉總的團隊及其所屬的科幻大學展開合作,力求在四到五年內,培養一批超過一百人的科幻圈‘核心作家’。他們將成為未來中國科幻的頂樑柱,我們的合作計劃也力求成為中國科幻文學的黃埔軍校。”之後,他又說出一項關係到全國所有科幻創作者的重大部署:從2023年起,《空間》將於玉總他們深層合作,今後每一期雜誌的徵文,以及每一年的優秀作品評獎,都將由玉總的集團來冠名;不僅冠名,從每期的擇稿到每年的評選,都將會有玉總旗下的科幻作者以及評論家參與進來,具體說來,就是出席今天這場活動的科幻群英中一部分與玉總簽約的嘉賓,他們將會代表玉總的意志,介入往後每一年的選稿和評獎。當然不用多說,被他們看中的作家和作品,肯定也要被納入到玉總他們的後續產業開發視野當中去。
沒有辦法,我知道可能各位兄弟們有意見,可是也希望大家設身處地理解一下,玉總給的錢實在是太多啦。到了三亞後的第二天晚上,我們幾個跟坎貝魯關係比較近的人一起去劉星棋樂園酒店三樓做SPA,躺在按摩床上,他對我們說道
玉總許諾的和實際已經到位的資金確實是多,雜誌社裡裡外外的條件有了巨大改觀。這算不算是好事呢?不光坎貝魯覺得算,我們在場每一個人也都覺得算。玉總這種闊綽的出手方式越是可疑,玉總公司的盈利疑點越是多,拿玉總的錢速度就越是要快,就越是要獅子大開口,因為所有人都能感覺出來,像這樣出手大方的企業絕對是隨時就有可能要垮掉。所有人都能理解坎貝魯他們,無論如何,讓雜誌社和編輯部日子過得更滋潤一些終歸沒有錯,至於那些會干擾到藝術創作的代價,到了如今這個時代,沒有人能顧得上了。我零夜卿對這種事情怎麼看其實根本不重要,我當然更明白。不可以要求其他人對待小說會跟我是同一個態度。怎麼能要求他們像我現在一樣,知道自己的生命馬上就快要到了盡頭呢?
至於那些評論圈人士,自然就更不應該作任何要求。在三亞的第三天,除了一小部分嘉賓脫離大部隊自己到別的地方玩之外,我們大多數人都跟著寶馬作家的指揮,去市中心參觀了玉總集團在當地的總部,以及正在建設的萬人科幻大學海南分校的工地現場。在集團總部會議室裡,已經被選定加入科幻大學的一些作家和評論家看到了校區效果圖和自己將來辦公室的樣子,同時大家一起聽取了崗恩做的報告。崗恩現在的身份,使得他所進行的研究和發表的學術成果,已經可以代表科幻大學的官方意見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五年到十年內中國科幻崛起騰飛的歷史新階段裡,有聲書以及B站彈幕影片等一批全新的網際網路文字,將逐漸取代傳統的紙質媒體。印刷文化的時代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眼前結束,在新型文字崛起的浪潮中,站在最前面的一定是科幻,而在新型科幻文字崛起浪潮中,最前面的一定是中國科幻。”
不能說這話是錯的,B站那種實時互動的大容量文字的確屬於未來,不屬於我們現在這一代人,我們這一代現在正在處於被加速淘汰的過程中,新一代作家正在被新型網際網路文字拖著拽著往前走。但是這裡面有一個本質不同:我們和我們之前的舊時代作者,方向是亂的,一個人一個方向,不統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每個人都自成一派。而新一代作者的方向是整齊劃一的:商業資本往哪裡走,大家就全都只能往哪裡去。方葶和我都喜歡上B站,那天后來在回碼頭的路上,我們坐大巴車裡翻了一下B站,已經有大量在宣傳推廣福諾文奇原著改編電影的短影片和網紅推銷影片集中出現了,也有其他一些跟玉總簽約了的作者的科幻小說。有聲書也是一樣。有聲小說現在的製造成本已經高到極點,不可能再是簡簡單單一個人在背景音樂裡面讀書,而是普遍變成了大量專業CV加上專業音訊剪輯以及原創配樂的類似廣播劇的音訊。什麼東西成本一旦高起來,就把受眾口味拉高了,受眾口味一高,資本就好辦了,就容易靠砸錢把中低成本競爭對手全部殺光。我和方葶在珠穆朗瑪上搜了一圈,發現原來玉總旗下作家和作品的高成本廣播劇式有聲書已經大規模鋪開好幾個月了,而且總數量非常大,我印象中那些作家從發表到現在為止的幾乎所有作品全都被改成了有聲。在珠穆朗瑪上搜“科幻”兩個字,出來的推薦也全都是玉總家的書。全方位覆蓋,不管使用者喜不喜歡,要的是不是這個東西,他們就只管全部塞給你,他們就是想要做到這種效果。
效果不夠嚇人的話就不是玉總的做事風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