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壬,名發,在甲骨文中被稱作卜壬。

他是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之弟。

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外壬的心中充滿了對權力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擔憂。

仲丁去世後,商朝陷入了一片混亂。

外壬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個機會,他決定奪取王位,實現自已的野心。

然而,他也知道,這並非易事。

商朝的繼承製度本就混亂,加上諸弟之間的爭鬥,讓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吾必須抓住這個機會,登上王位,才能實現吾之抱負。” 外壬在心中暗暗說道。

於是,外壬開始精心策劃自已的行動。

他暗中拉攏一些大臣和貴族,爭取他們的支援。

同時,他也密切關注著其他兄弟的動向,準備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

終於,在一場激烈的權力鬥爭中,外壬成功地奪取了王位。

當他第一次坐在那象徵著至高無上權力的王座上時,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

“吾終於成為了商王,吾將帶領商朝走向輝煌。” 外壬在心中暗暗發誓。

然而,他很快就發現,事情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外壬即位後不久,姺與邳兩個侯國就發動了叛變。

姺是有莘氏的後代,商湯曾娶了有莘氏之女為妃,伊尹就是作為媵臣來到商的。

因此,有莘氏與商朝的關係是很密切的。

但由於商王室的衰落,有莘氏後人封於姺後就時服時叛。

邳是夏禹車正奚仲的後人,也就是說是仲虺的後代,初時也與商王室的關係很好,這時也起來叛商了。

“為何他們要背叛商朝?吾該如何應對?” 外壬心中充滿了焦慮。

他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大臣們紛紛發表自已的意見。

“陛下,姺與邳的叛亂不可輕視。我們應當立即出兵鎮壓,以顯示商朝的威嚴。” 一位將軍說道。

“不可,如今商朝剛剛經歷內亂,國力虛弱。貿然出兵,恐難取勝。” 一位文官反駁道。

外壬聽著大臣們的爭論,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無論是出兵鎮壓還是採取其他措施,都需要謹慎考慮。

畢竟,商朝的局勢已經十分危急,任何一個錯誤的決定都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就在外壬一籌莫展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個訊息。

據說,“大彭國” 願意幫助商朝平定姺人、邳人的叛亂。

“大彭國” 是在彭氏部落首領彭祖的帶領下建立的,是夏朝時東方比較強大,政治關係也比較密切的屬國。

到商朝前期,大彭國也還是比較強盛。

彭祖相傳活了八百年,是一位長壽之神,很懂得養生之道。

其實所謂彭祖年長八百歲,實際上是大彭國存在的年限。

“大彭國為何要幫助我們?他們有何目的?” 外壬心中充滿了疑慮。

他決定親自會見彭祖,瞭解他的意圖。

在一個莊嚴的宮殿裡,外壬見到了彭祖。

彭祖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但他的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智慧和堅定。

“陛下,吾聽聞商朝陷入了困境,特來相助。” 彭祖說道。

外壬看著彭祖,問道:“你為何要幫助我們?有何條件?”

彭祖微微一笑,說道:“陛下,吾幫助商朝,並非為了索取回報。吾只是希望商朝能夠穩定下來,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吾相信,只有一個強大的商朝,才能維護天下的和平。”

外壬聽了彭祖的話,心中充滿了感動。

他知道,彭祖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的話充滿了道理。

“多謝你的幫助。吾一定會銘記你的恩情。” 外壬說道。

於是,在大彭國的幫助下,商朝成功地平定了姺人、邳人的叛亂。

外壬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他知道,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他必須珍惜這個機會,努力恢復商朝的國力。

然而,外壬也明白,商朝的問題遠沒有解決。

商王室的衰落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諸侯不朝的局面也越來越嚴重。

外壬感到自已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吾該如何才能重振商朝的雄風?” 外壬在心中不斷地問自已。

他開始反思自已的統治方式,試圖尋找出問題的根源。

他發現,商朝的繼承製度混亂是導致內亂不斷的主要原因之一。

於是,他決定改革繼承製度,確立嫡長子繼承製,以避免再次出現諸弟爭奪王位的情況。

同時,外壬也加強了對諸侯的控制,要求他們按時朝貢,服從商朝的統治。

他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發展經濟,增強國力。

在他的努力下,商朝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變數。

外壬在位據說有十五年(一說在位十年)後,因病去世。

他的離去,讓商朝再次陷入了混亂。

“吾未能實現吾之抱負,實乃吾之罪過。” 外壬在臨終前嘆息道。

他將王位傳給了自已的弟弟河亶甲,希望他能夠繼續努力,重振商朝的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