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世佳和林晚的能力都很強,經過時間短暫的工作熟悉過程,就開始為群星科娛發光發熱了。

特別是看到公司裡當裝飾擺著的幾套機甲戰衣後,並知道優秀員工有機會得到一比一還原的可著裝戰衣模型後,陸世佳和林晚的鬥志直接拉滿。

兩人都是狂熱的科幻迷,怎麼可能抵擋的住一套量身定製,能穿上在戰衣啊!

特別是這套量身定製的戰衣還可以完全是由自已設計出來的。

陸世佳和林晚的加入,讓群星科娛的研發力量又有了明顯的增長。

特別是陸世佳這個燈塔麻省理工畢業的海歸碩士,在計算機工程領域有著十分突出的能力。

短短几天時間,就完全掌握了徐讓設計的物化引擎,並且在物化引擎的基礎上做了一個小最佳化。

真的是很小的最佳化,就相當於能把1024KB的演算法資源節約到1000KB的樣子。

但不怕效果小,就怕沒效果。

徐讓的物化引擎已經是十分先進的計算機程式了,連京大的優等生們都花了很長時間才熟悉,距離達到能最佳化引擎的程度還不知多久呢。

而陸世佳只用了一週不到,就做到了京大優等生一兩個月都沒做的事情。

只這一點,就讓其他員工對陸世佳服氣了,不愧是被主公稱之為王佐之才的男人,果然實力強大。

但場景破壞對電腦配置要求過高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徐讓要做的場景破壞並不是那種固定某個區域的建模破壞,而是全場景破壞。

畢竟大家都穿機甲戰衣戰鬥了,武器也不乏各種大威力的火箭彈,能量炮,更有陽電子炮這種照射型的地圖炮。

這許多高威力的武器,如果連普通的建築地形都破壞不了,那威力未免也太差了。

徐讓設計的物化引擎中就有關於場景破壞的演算法。

比如花崗石材質的建築,受到常規子彈攻擊會造成怎麼樣的破壞效果,換成手雷又會怎麼樣,如果被能量攻擊打中又會怎麼樣。

並且還不是一次性的場景破壞,它是允許疊加的,比如先被子彈掃射,又被手雷轟炸,最後被能量武器照射等等。

不同武器會產生不同的攻擊效果,從而使得場景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而幾十種武器能夠組合衍生出無數種破壞情況,而這些情況,並不是遊戲設計師能夠在製作遊戲時全部實現的。

遊戲設計師只能利用引擎演算法,讓電腦按照引擎演算法的規則實時驗算場景的破壞效果。

在徐讓設計的頂尖物化引擎幫助下,這種演算法對電腦效能的佔用並不算高。

但再怎麼不高,也架不住它量大啊。

不說遊戲支援8V8的對戰模式,就是4V4,5V5,雙方十來種武器互相攻擊打在場景上,完成場景破壞需要的實時驗算量也會變得很大。

再加上電腦還要負擔遊戲執行的工作,普通的家用電腦CPU處理不過來實在太正常了。

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讓玩家升級電腦配置,前世遊戲行業就經常這麼幹。

玩家為了玩一個期待已久的遊戲,往往需要掏大把錢升級電腦配置。

如果主機裡沒躺著一張最新款的顯示卡,基本別想全效玩最新的3A大作了。

甚至很多不是3A級別的遊戲,沒張頂配顯示卡也只能體驗一下極簡畫質。

徐讓程式設計很厲害,群星編輯器也很牛逼,但也不是一點限制都沒有的。

徐讓自已程式設計的話,會受到自身所學的影響,寫不出太離譜的程式。

群星編輯器就比較死板了,它能給徐讓提供各種功能的引擎是沒錯,但在實現引擎本身的功能的情況下,還要它只能使用極小的算力,那就是強系統所難了。

再怎麼說群星編輯器也只是一個軟體,而不是作者口胡出來的系統啊。

最佳化引擎演算法,降低CPU的運算壓力暫時是做不到了,徐讓也只能從其他方面想辦法。

推動玩家升級硬體,限制場景破壞功能,雙管齊下,大概能讓頂配電腦玩家玩一玩丐版畫質的激熱戰線。

要畫面效果全開的話,徐讓最多隻能在一張地圖上設計幾個固定的場景破壞點,而且場景破壞的動畫效果也得固定。

除此之外,地圖的其他地方都得套上無敵BUFF才行。

徐讓甚至開了一個會,打算群策群力,然後林晚就見識到了什麼叫做一群人喊著希望啊,夢想啊之類讓人熱血沸騰的話,提出一個又一個的方案。

很多方案聽起來就不靠譜,但也全非無用,比如有一個員工就提出用窮舉法提前準備大量資源,到時候直接套公式,這樣就能減輕一部分硬體壓力。

這個辦法有效果,但效果不大。

類似的辦法還有很多,大多數方案都被當場槍斃了,但就算如此,也沒有一個人說要放棄場景破壞這個功能。

所有人都在儘自已最大的努力讓激熱戰線變得更好。

最後會議自然是無疾而終,沒得到什麼有效的解決方案,徐讓只好先擱置場景破壞的問題,讓大家先攻克別的開發問題。

至於硬體配置不滿足遊戲需求這個問題,還得靠徐讓自已來解決。

徐讓也有兩個方案,一個是自已天神下凡把物化引擎最佳化到當前家用電腦配置能夠無壓力執行的程度,另一個是自已天神下凡開發出一款價格低廉的高效能電腦晶片。

而天神下凡的機會徐讓也不是完全沒有,他還有一款遊戲捏在手裡沒有釋出。

那就是拳皇97。

別以為拳皇97是個格鬥遊戲,而且故事發生在1997年,就覺得人家科技水平低。

實際上拳皇裡的黑科技一點都不少。

比如拳皇漫畫中,格鬥大賽時帶在身上的別針大小的訊號檢測器,只要帶著這玩意,它就能實時檢測格鬥家的體力狀態,並將它以血條的形式展示出來。

單就這玩意,涉及到的技術就已經十分離譜了。

更不用說徐讓作為遊戲開發者,還能在遊戲里加私貨。

只要徐讓給拳皇97裡的血條設計一個合理的科學解釋,併為它加入高深的程式設計知識,那徐讓就有可能從系統裡抽到這份知識。

有了這份知識,天神下凡把物化引擎最佳化到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也不是不可能的嘛。

但在推出拳皇97之前,徐讓還要先給計算機硬體廠商們上上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