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江心,二艦相隔不到兩丈停下。趙普勝身著鎧甲,腰懸雙刀,立於船頭,身後立著十餘個親衛。

氣沉丹田,說道:“末將趙普勝,恭迎漢王大駕,不知漢王召末將有何事相商?”

聽得趙普勝的聲音,陳友諒便在十數親衛的簇擁下,來到船頭,朝趙普勝拱了拱手,“趙大帥,此來自是為共圖池州,想與大帥一道共商破敵之策。

說罷,向後拜了拜手,身邊的親衛皆退去,只留一人現在他身後。那人中等身材,身著常服,手拿佩劍。

看似極為普通的一個人,但不知為何,趙普勝有種莫名的感覺,覺得這個人很是危險。

陳友諒接著道:“本王與大帥所言之事甚大,還望趙大帥屏退左右。”

趙普勝身後一人悄聲道:“大帥,必有詐,不可!”

趙普勝輕聲回道:“無妨,你們退下吧。”

趙普勝自視甚高,想著哪怕你陳友諒那一船人一擁而上,他也能支撐個一時半刻,等得援軍趕來,自是不懼。

十數親衛,皆退去。此時船頭就剩趙普勝一人,趙普勝開口問道:“漢王身後這兄弟面生得緊,不知怎麼稱呼?”

不等陳友諒開口,那漢子冷冷的說了三個字:“張定邊。”

陳友諒介面道:“這是我自家兄弟,平時都是在本王身側護本王周全,性子冷了些,有失禮之處,還望趙大帥海涵。”

趙普勝哈哈笑道:“無妨,末將也是個只會打仗的莽夫,談不上什麼周全不周全的。現在漢王可以說是什麼要事了吧?”

陳友諒笑呵呵的道:“此次東進池州,想借趙大帥一樣東西一用。”

趙普勝眉頭一皺,心中頗為好奇,回道:“這算什麼要事,只要末將有的,漢王拿去便是,說什麼借不借的,不知是個什麼物件?”

陳友諒面色一沉,狠狠道:“借趙大帥的頭顱一用。”

話音剛落,那張定邊飛身而起,竟直接躍上了趙普勝戰船的船頭。

趙普勝大喝一聲:“好膽!這物件怕漢王沒這本事拿走。”

說罷抽出腰間雙刀,砍向跳過來的張定邊。那身後的親衛見得張定邊暴起傷人,也是急忙往床頭趕來。

趙普勝綽號雙刀趙,一身刀法已是爐火純青,雖然不知這張定邊的底細,但單打獨鬥他自也不懼。

不想張定邊只唰唰唰三劍,劍勢如虹。趙普勝雙刀一刀擋了一劍第三劍竟沒擋到,被張定邊直接一劍穿過了喉嚨。

身後眾親衛不想主帥這麼快就被殺了,但依舊衝向張定邊。

張定邊三尺青鋒神出鬼沒,每一劍刺出必有一位親衛身死,而且每一劍都是穿過喉嚨。

有一位親衛想要放出響箭,讓伏兵來攻,不想箭還沒放出,就被張定邊一劍刺死。

另一艘船上的陳友諒只是面色悠閒的看著傍晚的江景,彷彿數丈之外的廝殺與他無關。

不到半柱香功夫,張定邊躍回陳友諒身邊,冷冷的道:“一共83人,已全部斬殺。”

話音剛落,卻見江中有一人正奮力往江邊游去。張定邊大喝一聲:“取我弓來!”

立馬有一位軍士給他遞上一把大弓,張定邊張弓搭箭,一箭射出。

那數十丈外往岸邊的人便緩緩沉了下去,只泛起一灘血紅。

陳友諒哈哈大笑道:“定邊兄弟劍法如神,本王佩服。這趙普勝號稱有萬夫莫敵之勇,卻擋不住兄弟你三劍,徒有虛名罷了。”

張定邊卻道:“他很厲害,如果他擋住了我的第三劍,死的就是我。而且他不夠狠,如果他要一命換一命,也是能換到的,只是他惜命,不敢換而已。”

剛剛張定邊雖是三劍刺死了趙普勝,但高手過招,勝負就在毫釐之間。而且張定邊夠快,夠狠,夠不要命。

趙普勝一死,他安慶所部便盡歸陳友諒麾下。

等安慶諸事處理完畢,陳友諒對張定邊道:“這邊事已了,那個鄒林,你去辦吧。”

張定邊領命,隻身先往洪都而去。

翌日一早,鄒林在他房中等待著安慶那邊的訊息。一時手癢,卜了一卦。

看了看卦象,他眉頭緊鎖,嘴裡喃喃自語。突然房門被一腳踢開,他剛一轉身,只覺得喉頭一涼。

嘴裡什麼話都說不出來,鮮血順著脖頸緩緩往下流著。他瀕死的眼裡,只看到了一個背影,隨後緩緩栽倒,氣絕身亡。

張定邊收劍回鞘,輕輕關上了房門,而後飄然而去。

趙普勝所部歸了陳友諒,便屢次攻打池州,雙方在長江中大戰數場,各有勝敗。

此時衢州城,常遇春正率部攻城。

建奉天旗樹柵圍,將衢州六門團團圍住,造呂公車、仙人橋、長木梯、懶龍爪蜂擁至城下,車、橋、梯都與城牆一般高,率軍蟻附攻城,又於大西門大南門城下挖地道以攻城。

元守將宋伯顏不花令守軍以火燒車,以斧斷梯橋,築夾城防地道。令常遇春苦攻月餘不下。

但城內糧草不濟,援軍又沒有,城內元樞密院判張斌覺得這城遲早要破,便秘密投了常遇春。

於上晚開了小西門,常遇春率大軍從小西門入衢州城,到處放火。

宋伯顏不花不知城內有內應,被常遇春打了個措手不及。被常遇春生擒,衢州城破。

改衢州為龍游府,以武義知縣楊苟知府事,立金斗翼元帥府,以唐君用為元帥,夏義為副元帥,朱亮祖為樞密分院判官,命甯越分省都事王愷兼理軍儲,常遇春則率軍回了甯越。

九月,遣夏煜出使方國珍處,授方國珍福建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方國章福建行中書省右丞,方國瑛福建行中書省參政,方國珉樞密分院僉院。

各給符印,仍以本部兵馬守城。隨時待命征討張士誠。

夏煜到了慶元,方國珍很是矛盾,不想接受朱元璋封的官職,怕以後會受制於朱元璋。但之前已向朱元璋請降,要是不接受,又說不過去,怕朱元璋領兵來攻。

於是稱病不出,雖接受了中書省平章的印信,但以身體抱恙為由不任職。只留方國珉成立樞密分院,處理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