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在婺源城外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從早上一直殺到傍晚。

鐵木兒不花見久不能退敵,天又漸暮,只得鳴金收兵,回城拒守。

翌日,義軍分三路攻城,孫茂先攻北門,王弼、孫虎攻南門,汪同攻東門。

三軍並進,斬殺元軍三千餘人,遂拔其城。斬鐵木兒不花,俘獲士卒三千人。

又命萬戶朱國寶攻高河壘,一日破之。

朱文忠,胡大海率軍由徽州出昱嶺關,攻打建德,長槍元帥餘子貞率兵出城三十里來迎戰。

餘子貞不敵,引軍潰逃。胡大海率軍追擊,直追至淳安。

遂安守將竟軍五千來援淳安,胡大海率軍迎敵,敗之。

翌日,揮師建德。建德守將棄城而逃,建德父老開城門投降。

數日後,元江浙行省左丞楊完者率軍數萬來攻建德。

鄧愈率眾出城迎敵,兩軍對壘,鄧愈陣斬元先鋒大將李副樞,元軍潰敗,收降卒數萬。

論功行賞,升鄧愈為同僉行樞密院事,胡大海為行樞密院判官。

四月,陳友諒遣雙刀趙普勝率軍攻池州,時池州兵寡,池州守將趙忠不敵,為趙普勝所擒。

元江浙左丞楊完者又率水軍攻徽州,胡大海率軍迎敵。

五月,劉福通破汴梁,由亳州迎小明王韓林兒定都汴梁。兵分四路,破山東,寇秦晉,略幽薊,中原大亂。

元廷集重兵與劉福通四路大軍大戰,秦淮以南,元廷無暇南顧。

徐壽輝佔湖廣,江西,明玉珍佔西南,張士誠佔江東數州,方國珍佔東南福建。

朱元璋西與徐壽輝,東與張士誠,多有攻伐,勝多敗少。

西進江西,朱元璋親率大軍十萬克婺源。東下浙東,徐達克宜興,扼太湖口。兵日盛,地日廣。

第二年春,方國珍遣使奉書,獻黃金五十斤,白金百斤,金織文綺百端。

先是蔡元剛至慶元,方國珍與其下謀曰:“方今元運將終,豪傑並起,惟江左號令嚴明,所向莫敵。今又東下婺州,恐不能與抗。況與我為敵者,西有張士誠,南有陳友定,莫若姑示順從,藉為聲援,以觀其變。”

眾以為然,至是遣使奉書,獻金幣,願合兵共滅張士誠。

書略曰:“國珍生長海濱,魚鹽負販,無聞於時。曏者因怨構誣,逃死無所,遂竄海島為眾所推,連有三郡。非敢稱亂,迫於自救而已。惟明公倡義濠梁,東渡江左,據有形勝以制四方,奮揚威武以安百姓。國珍向風慕義,欲歸命之日久矣。道路壅遏不能自通,今聞親下婺城,撫安浙左,威德所被,人心景從。不棄獷愚,猥加誨諭,開其昏蒙,俾見天日。此國珍所素願也,謹遣使奉書上陳,懇款或有指揮,願效奔走,首言為定。”

朱元璋得其書,覺得方國珍此人雖狡詐不足信,但既已言歸附,便收其金帛,遣使回之。

隨即令多路齊出,猛攻張士誠。

王遇成、孫茂先攻臨安,耿再成取處州,胡大海取諸暨,邵榮攻湖州等。

張士誠亦命將士復寇江陰,建德等地。

方國珍為表誠意,以溫州,台州,慶元三城獻與朱元璋,並願以次子方關為質。

朱元璋收其三城,言古者慮人不從則為盟誓,盟誓變而為交質子。此衰世之事,豈可蹈之。凡人之盟誓交質者,皆由未能相信故也。今既誠心來歸,便當推誠相與,當如青天白日,何自懷疑,而以質子為哉。

便厚賜其次子方關,遣回東南。

正當朱元璋聯手方國珍與張士誠在江浙一帶打得熱火朝天之際,陳友諒派雙刀趙普勝派兵攻太平。

朱元璋西線告急,遣徐達率師西進,攻打池州。

時池州主將趙普勝攻太平不下,遣其副將守池州,為徐達所敗,復奪池州。

朱元璋大喜,封徐達為鎮國上將軍。

時趙普勝水軍勢大,俞通海數與之戰不克,眾將皆患之。

朱元璋言:這趙普勝有勇無謀,陳友諒此人脅徐壽輝以令諸將,疑心頗重,可以用反間計除之。

趙普勝有一謀士,名喚鄒林,精通奇門數術,常有奇謀,趙普勝甚是倚重。

朱元璋派趙普勝的舊部張德勝去往安慶招安趙普勝,張德勝亦與鄒林有舊。

到得安慶,趙普勝知張德勝來意,雖甚是不悅,但依舊以禮待之,道:“你我曾是兄弟,在巢湖共抗左君弼,看在你我曾一起出生去死的份上,本帥自不會為難你。當年本帥沒有隨他去和陽,此時要我去投朱元璋,此事休提!”

但念在往日的交情,趙普勝還是盛情款待了張德勝,當晚趙普勝特意去拜會了鄒林,趙普勝自是看在眼裡。

臨走之時,趙德勝特意留了一封朱元璋的親筆信與鄒林。信中朱元璋許以重利,招降鄒林。

好巧不巧,這一切都看在了趙普勝的眼裡。

鄒林自知此信已被趙普勝知曉,趙普勝軍中不宜久留,怕招來殺身之禍,便連夜奔往池州,投了朱元璋。

鄒林來投,俞通海,廖永安,張德勝等以前巢湖水軍的將領大擺筵席,歡迎這位以前水軍的兄弟。

席間鄒林道:“兄弟我寸功未立,受吳國公如此器重,受之實有愧。”

俞通海道:“鄒林兄弟,學究天人,奇門五行,八卦星象無一不精,我主公向來求賢若渴,日後鄒林兄弟定能飛黃騰達。”

幾人一番寒暄客套,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皆是有些許醉意。

宴畢,俞通海獨留鄒林一人,悄聲道:“鄒林兄弟,我俞某人有一事相求,若兄弟能幫我這個忙,定是感激不盡,日後也必有重謝!”

鄒林此時已是略有醉意,聽得俞通海如此說,拍著胸脯道:“兄弟待我如此,只要我鄒林能辦到的,俞兄弟只管開口,絕不含糊!”

俞通海哈哈大笑,“就知道沒有看錯鄒兄!”說罷又是敬了他一杯。

隨後從桌子底下拿出一個盒子,開啟一看裡面竟是黃橙橙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