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
清末崛起從開掛麵廠開始 我是你的福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011號,趙小蘭。”
“到!”
“過來。”
趙小蘭一臉興奮的看著眼前男人遞給她的紙張。
“會寫字嗎?不會的話就按手印。“
“老爺,我會寫。”
看著趙小蘭扭扭捏捏寫上自已名字後,林默把合同收了起來,盯著一臉笑容的趙小蘭說道。
“你還會寫其他的字嗎,我的意思是你一共會寫多少字。”
這話問得趙小蘭有些支支吾吾不好意思。
“恩…額…我就會寫我自已的名字。”
“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摸摸你的底,不會寫其他字也沒關係,如果想學的話可以過來問我。”
趙小蘭低著頭點了點頭,見對方沒有回話,林默接著說。
“從這個月開始,你就是紡紗廠正式員工了,拿好,這是你的工牌,不要弄丟,以後工作期間都必須佩戴。”
“是,老爺。”
趙小蘭接過工牌,發現主體為藍色的工牌上竟然還有一張自已的畫像,一張那麼小的卡片,也能把自已畫得栩栩如生,她一臉驚奇的摸著卡片上的畫像,又偷偷看了一眼面前的男人。
“012號,趙慧瀾。”
…………
又是按手印,又是發放工牌,這清朝的文盲率真的是高到離譜,勉強能寫好自已名字的,連1\/3都沒到。
忙活了一個多小時,才把事情忙完,看看下面那些充滿笑容的面孔,他打心底裡高興。
“明天開始,你們將正式進入工作狀態,而且每個月會有固定報酬1740元,每天工作時長是10小時,今天下午放假,給你們時間搬家。”
說到搬家底下的人,瞬間就沸騰了起來,自從看到工廠裡面的那些設施以後,她們連做夢的時候都在想著什麼時候搬進來。
還有什麼報酬,那1740元是什麼,她們不懂,她們懂的是下午就可以搬進工廠,她們懂的是自已身為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樣有一個正式的工作,而不是一個累贅,只要有了被利用價值,就不會被趕走。
“聽懂了。”
這次她們的回答,異口同聲。
本來林默計劃今天下午就開始正常工作的,但由於棉花還沒買,這東西在紡紗廠得提前準備好,不能像掛麵廠那樣搞什麼從天而降,人太多了,別出什麼亂子。
等所有工人都出去了以後,他回到了紡紗廠辦公室,拿出手機開始購買原材料。
商城裡面帶籽棉花是16000一噸,不帶籽的2萬一噸。
他對這個噸位的棉花沒什麼概念,20個流水線,他直接買了20噸帶籽棉花,直接花費了32萬軟妹幣,並把一捆捆棉花全部放在了倉庫。
一個個拿到工牌的女人走出紡紗廠後,那走起路來都帶風,屌爆了。
第1次她們覺得自已並不比外面的這些男人差。
男人們看到自已夫人或者小妹,現在的樣子都是你看我我看你,有親人在這裡的女人,當然第一時間就是給他們報喜了。
自已有工作了不說顯擺,在自家男人面前神氣一回,總是倍兒有面子的。
這搞的還在開荒的男人都很不是滋味,以後的家庭地位可能要岌岌可危咯。
不過大家都是經過一路逃難過來的,見自家媳婦或小妹能夠有一個乾淨安全號包吃包住的工作,多數人是打心眼裡高興的。
為了給自家女人搬家,男人們也有幸第1次來到了紡紗廠內部。
進入工廠的那一刻,那些反著光的機器,就把多數男人給看直了眼,那到底是什麼?如此巨大。
甚至有男人忍不住的上前觸控,直接就被自家女人給喊住了,這裡的規矩不能破,非工廠員工是不能進入生產線的,這是老爺親自定的規矩。
“哥,你給我過來,那條黃線,老爺講過閒雜人等不得進入。”
本來已經抬起腳的趙正,立馬就收了回來,大老爺講的話,他可不敢不聽。
隨後就是一陣一陣的驚訝聲,從宿舍餐廳廚房廁所響起,裡面那種接近於現代化的設施,讓一個古人看到又怎能讓他們不嘖嘖驚歎。
同時也讓他們在心中埋下了一個美好的願景。
這個老爺很不簡單,只要認真聽話跟著幹,他們男人也不可能比女人差。
幫女人把家搬好後,一個個男的久久都不想離去,就站在黃線之外,看著那一排排雄偉的機器感嘆自已以往的見識,感嘆自已以前那幾十年都白活了。
出了紡紗廠後,男人們化身大媽,一個個嘰嘰喳喳討論起來裡面的事情。
“你剛才看到了?那地上全是綠色的,也不知怎麼做到的那麼光滑。”
“還有還有,那工廠裡面吃飯的地方好大,好乾淨,地上還是鋪上了白色的陶瓷,簡直奢侈極了。”
“你們都沒注意看嗎,最神奇的就是她們的脖子上戴的那所謂工牌,那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一張小小的卡片就能把人刻畫得活靈活現。”
一直跟隨趙正身邊的幾個小弟,看周圍人都在討論,也圍在老大身邊。
“正哥,你看我們可不可以去找老闆申請,哪怕是在工廠內部搞搞衛生也可行呀。”
說實話,趙正也想去,但老爺肯定有老爺自已的安排,自已這樣貿然過去,想要找那種輕鬆的活,肯定會被對方看輕。
想了想後,說道。
“算了,老爺自有他的安排,你也不想想這一大塊土地,等我們開完荒後還怕沒有正式工作嗎?到時候修工坊修房子,多的是活給我們幹,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把老闆安排的事幹完,留個好印象,其他的事還是以後再說吧。”
聚了一小會兒,男人們很快就被自已的隊長督促著去幹活了。
……
接下來經過林默的安排,在紡紗廠又增加了8個崗位,分別是廚房3人,倉庫5人。
這些人當中廚房的三位,負責做飯,用的是三個中年婦人。
另外5個是半大孩子,負責從倉庫把棉花運到流水線,並且把做好的棉線回收到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