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會已經有了吧?

腦子裡冒過這個想法,但是實在沒有力氣,很快便睡了過去。

翌日,裴淵的傷口果然還是裂開了點,衣服上沾了絲絲血跡。

夏凝又好氣又好笑,讓李全把太醫喊了過來。

孟長韞看到這傷口的時候,腦袋突突的,語重心長道:“陛下,保重龍體啊。”

裴淵也有些尷尬,眼神望向一邊回應:“朕沒事。”

孟長韞給他重新包紮了傷口,千叮萬囑要靜養一段時間。

夏凝想到心中的疑惑,也讓孟太醫把了脈。

裴淵心中一緊,擔憂問道:“怎麼了?”

“我感覺葵水推遲了幾日,順便讓能孟太醫看看。”

裴淵臉上大喜,期待地看著孟長韞。

“目前還沒看出來,有時候可能月份淺把不出來。”

孟長韞低下頭,不敢直視陛下的眼睛,他沒敢說,推遲幾日是正常的。這凝妃娘娘太著急了些。

裴淵肉眼可見地劃過一抹失望,看來是自已還不夠努力。

“過幾日,再來凝妃診脈。”

“臣遵旨。”

夏凝莫名鬆了一口氣,她不是不想懷,這多事之秋,她怕再出現之前的意外,還是等過段時間懷了才安全點。

孟太醫走後,裴淵眼神幽怨地望著夏凝的肚子,怎麼會沒有呢?他小心翼翼開口,摸著她的肚子,“父皇會努力點,早日讓我的小公主出來”

夏凝氣笑了,打掉他的手,“沒聽到太醫說你要靜養嗎?”

“沒事的。”

“不行,這段時間你就別再想了!”

“……”

這些日子後宮很安穩,後宮之權由錦妃、蕭妃和凝妃共同打理。裴淵現在也不敢讓夏凝太過招眼。

後宮嬪妃本就不多,經過皇后被廢,林家謀反之事,大家也安靜了下來。

華寧錦忙著太后生辰,時不時也來夏凝這裡坐坐詢問下意見。

終於到了太后生辰之日,整個慈寧宮燭火通明熱鬧非凡。

眾位大臣攜女眷也趕來為太后賀壽。太后和皇上坐在最前方,夏凝坐在裴淵的右下方,華寧錦坐在她對面。

這次的壽宴宮中侍衛較多,每個大臣後面都站著人,外面密密麻麻圍了三圈。第一次進宮的大臣見到此狀況,都覺得陛下太有孝心了,對太后娘娘生辰十分關心。

心裡默默豎起來大拇指,雖然不是親生的,也勝似親生。

只有一些老臣知道,大概是四年前的事情讓皇帝害怕了。那一夜死了多少人,很多人都覺得唏噓。

看到皇上旁邊同樣面孔的凝妃,有一些沒見過她的人還是驚呆了,太像了。

年紀大一點的,甚至揉了揉眼睛,有種穿越到過去的恍惚。

“齊王、齊王妃到。贈《百壽圖》一副,祝太后娘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好,好。”

親生兒子來了,太后喜笑顏開,盯著他望著。又看到旁邊的齊王妃,心中劃過幾分不滿。

不會下蛋的母雞,偏偏還把宵兒迷得團團轉。這兩兄弟一點也不像先皇,就專心顧著一個女人。

“參見母后,參見皇兄。”

兩人行禮後,就坐在了下來。

“南越攝政王、南越公主到。贈《玉觀音》一個,壽碗一個。祝太后娘娘萬壽無疆。”

話音剛落,在場的人安靜了下來,全都盯著新進來幾個人。

夏凝也目光掃向了最前面的兩人,看到那個熟悉的面貌,果然是南越的攝政王!

跳下懸崖都沒死,真是命大。

對方在接觸到她視線時,挑釁一笑。

早在前幾日,裴淵就接到了南越的國書,南越攝政王前來給太后祝壽。這個理由,信朝無法拒絕。

他們也想來看看南越攝政王的真正目的。上次沒有抓到,這次用真實身份過來,也沒法直接抓住。

南越實際的掌權人,不能輕易動手。

裴淵也望著著東凌皓掃了一眼,對方說了幾句客套話又坐在了早就安排好的座位上。

所有人都到齊,宴會也正式開始。裴淵跟太后禮貌地講了幾句客套話,其他官員也開始捧場。

酒過中旬,東凌皓舉著酒杯,“敬信朝皇帝太后一杯。”

裴淵也舉著酒杯敬了回去。

東凌皓一口喝完,開始講述今天的主題:“我南越願跟信朝締結友好盟約,坐在我旁邊的是我南越三公主赫連悅,此次前來與信朝聯姻,不知信朝皇帝和太后意下如何?”

“悅兒,站起來給大家看看。”

眾人這才仔細打量這位南越公主,與本國人長相併無不同,姿色上乘,眼色還多了一分嫵媚。

夏凝與裴淵對視以後,才知道今天南越攝政王到來的目的。

夏凝不覺得南越想跟信朝交好,兩國邊境一直有摩擦,誰都恨不得吞併對方。何況前段時間他才利用林家發動內亂。

他帶著公主前來到底是想要和親還是故意給他們添堵?

“小女慕容悅參見信朝皇帝、太后。”

她的聲音婉轉動聽,像一隻百靈鳥一般,令在場的很多男子都多看了幾眼。

太后果真來了興趣,“姿色容貌不錯,不愧是南越公主,不知陛下你意下如何?”

後宮多了個公主,看這凝妃還囂不囂張。看在南越的面子上,皇帝也不能太冷淡。

裴淵臉色平靜,在桌子下握住了夏凝的手,示意她放心,才開口道:“南越攝政王想憑一位公主,就想與我朝締結友好?”

南越如今狀況不好,幾個成年皇子全部鬥死,只剩下一位八歲的太子當著傀儡,東凌皓為攝政王。

況且南越實力一直不如信朝,一直被壓制,用一位公主換兩國友好相處未免太異想天開。

更重要的事,東凌皓利用林家差點害裴淵和夏凝,他不可能同意。

東凌皓知道自已這次得出點血,林家的事暴露,這位皇帝很可能讓人帶兵攻打南越,他思索一番笑著開口,“加上阡城?可還夠?”

阡城?

眾位大臣吸了一口涼氣。

阡城正是兩國交界,雖然不富裕,但是地廣,物產豐富,糧食產量極高。如果能給信朝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何況兩國簽訂友好盟約以後,對整個國家也更友好,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激進派武將也是不屑,一個阡城就想打發?他們惦記的是整個南越。

保守派則滿意,恨不得代皇上趕緊同意。

太后也眉眼笑開,在她的生辰宴會上如果能促成這等好事,那麼她在民間的威望名聲將更上一個臺階。

她開口道:“攝政王的條件確實很令人動心。正好在哀家的壽宴上,雙喜臨門。皇帝,你後宮人也太少了些,多位公主進來也好早日為皇家開枝散葉。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皇帝你不會不同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