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全面接戰的第1輪試探
抗戰:我和軍事法庭雙向奔赴 努力碼字早晚能成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旅展的電報送到李雲龍的手中時,老李整個人都高興了起來。
771團和772團的加入則意味著彌補了他兵力上與日軍幾乎差別不大的缺陷。
要知道一個小鬼子的步兵連隊,如果加上他們的輜重部隊大概有3000餘人。
而他老李一個步兵團雖然也有將近3000多人,但是卻是良莠不齊。
最強悍的一營可以直接擊潰小鬼子的步兵大隊,但是其他三個營就只能勉力支撐。
在這樣的戰力懸殊之下,請求援軍的支援才是最合理的,在這兩個團加入之後,雙方的兵力就可以達到2.5比1的地步。
如此擊潰坂田聯隊才會更加有把握,畢竟他是準備擊潰小鬼子整支聯隊,而不像原劇中一樣只是把他們的聯隊部擊潰。
(原本劇中的老李那屬於是直接把他們的指揮部部隊擊潰,並不算是擊潰整隻板田聯隊,說擊潰只不過是好聽而已,如果真的有能力擊潰的話,就不會出現山崎大隊的事情,大搖大擺的以大隊進行掃蕩。)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等坂田聯隊開始發起進攻,那麼這場殲滅坂田聯隊的大戰就可以開始了。
“報告聯隊長閣下進攻部隊已經調集完畢,隨時可以發起進攻”
由於坂田聯隊長的命令整支坂田聯隊現在已經全部進入到了進攻狀態。
“喲西!命令炮兵中隊對敵人進行火力覆蓋,重點清除他們的陣地前雷區!”
日軍步兵聯隊下轄1個炮兵中隊。炮兵中隊通常配備4門火炮,不過,根據師團的具體型別以及實際裝備情況,火炮的型別和口徑可能會有所不同。
例如,馱馬制師團的步兵聯隊炮兵中隊可能配備4門山炮;挽馬制師團的步兵聯隊炮兵中隊可能配備4門75毫米步兵炮或4門50毫米步兵炮。
坂田聯隊屬於第5師團,第5師團是挽馬師團,此時的坂田聯隊配備了4門75毫米的山炮。
而聯隊配屬的山炮是九四式75毫米山炮。
九四式75毫米山炮效能引數:
- 戰鬥全重:536公斤
- 口徑:75mm
- 長:3.81m
- 寬:1.35m
- 身管長:1.56m,20.8倍口徑
- 炮口初速:392米每秒(視彈種不同而變化)
- 俯仰角:-8°到+45°
- 左右射界:左右各20度
- 射速:10-20發\/分鐘
- 榴彈最大射程:8300米
再加上每個日軍的大隊都會有一個炮兵中隊,他們配屬的是4門92式步兵炮,所以坂田聯隊此次投入戰鬥的火炮數量已經到達了16門,分別是12門92式步兵炮以及4門九四式75毫米山炮。
與其他的擲彈筒,迫擊炮則不計入計算,近日軍的這些武器射程較短。在明知對方有一個德式步兵營的情況下,絕對不會將他們投入到戰場中來對射。
中國軍隊強大的火力將會讓他們的迫擊炮和擲彈筒無法發揮出相應的作用。
“夏季過嘞”陣地最前沿的日軍指揮官直接抽出自已的指揮刀,開始下達了射擊指令。
日軍的火炮立刻開始了他們的炮擊著重清除中國軍隊陣地前的雷區,這是必須清除的。
其他八路軍同行不同李雲龍在陣地前部署的地雷為TMi42式餅形地雷,這玩意可以當反坦克地雷用,也可以當反步兵地雷。
他們的92式步戰車那樣的小身板要是一個不小心壓上去,那可是直接就會被炸翻的,必須優先清除中國軍隊設定在陣地前的雷區!
炮彈如雨點般落在中國軍隊前沿的陣地及前沿陣地的雷區上,掀起陣陣煙塵爆炸聲此起彼伏,硝煙瀰漫在空氣中。
日軍的炮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們的炮擊成功的引爆了李雲龍埋設在最前沿陣地上的數十枚地雷只有少數幾枚地雷,倖免於難。
但很明顯一條安全的道路已經被日軍打通,他們沿著這條路線發起進攻,將不會受到地雷的影響。
在猛烈的炮擊下,中國軍隊的陣地遭受了一定的損失,不過很明顯沒有人把這種級別的炮擊放在眼裡。
接頭頂m35鋼盔計程車兵直接無視了日軍。不斷髮射的炮擊憑藉自已挖掘的防炮坑,使得這些炮擊所收得到的效果極其微弱。
大部分計程車兵受到的損失也只不過是震傷。
坂田聯隊的炮擊持續了一段時間後,逐漸停止了。日軍步兵開始向前推進,他們端著槍,小心翼翼地朝著中國軍隊的陣地靠近。
這些日軍士兵並沒有在一開始就發起衝鋒,而是緩步前進,並且隨時做好了射擊的準備,雙方的距離現在是400米。
雲龍並沒有下令自已的部隊現在就開火消滅這些敵人,因為他們僅僅只有先頭部隊出現。在了500米的位置。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軍繼續向前推進了50米,現在已經到了350米的距離已經有400多名日軍進入到了傷害範圍內。
450米的距離並不是最理想的距離,這個距離就算是李雲龍手下的一團,在和日軍進行對射的情況下,依舊也是不佔優勢的。
需要更近一些,更近一些,要最大限度的削弱日軍精確射手的威力。
450米400米,350米300米!250米200米!
不能讓他們在往前了!
“射擊!”
在戰壕內的李雲龍直接就下達了射擊的指令!
200米是最合適的距離。此時日軍的擲彈筒依舊無法派上用場,而他們精確射手的作用也在這樣的距離內顯示的微乎其微。
200米的距離,雙方的射擊精準度已經相差無幾!
部署在最前沿的一營下屬的三個步兵連直接開火,36挺mg34通用機槍裡只有四挺開火。
剩下的火力都是靠步槍來填補,大部分的武器並沒有立刻就在第一時間發揮出來,這連mp40衝鋒槍也沒有顯現出來。
在李雲龍的命令下,陣地上瞬間槍聲大作,子彈如暴雨般傾瀉向日軍,是密集的火力中卻隱隱的透露出一種火力不足的感覺。
對這樣的火力日軍似乎早有準備,他們並沒有被這樣的火力而嚇到直接就是就地趴下。
憑藉土地的坡度躲藏龍國軍隊的射擊。
這只不過是一支日軍小隊罷了,這任務只不過是試探中國軍隊的火力部署情況,然後再憑藉自已的75毫米山炮解決。
這一次的攻擊之後,就該是日軍的坦克上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