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勝
穿書全家被貶後,王妃建城造反啦 陌妗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投石車體積太大,蜀州城的運過來太費勁他們又趕時間,所以這次沒有運來。
好在滇洲也有2輛,除了投石車用巨石外,城牆上也堆起了石塊。
南蠻大軍趕到之時他們也忙的差不多了,蕭瑾華目測此次前來的南蠻軍大約有1W人。
他們僅有1700來人,足足6倍人數差距!
那南蠻軍將領見到城牆附近的防守之時,以為自已眼花了,這麼多年他們作威作福慣了,還是頭一次見到滇洲城內的官兵反抗,為此他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哈!我說怎麼探子們沒了信,原來是這群老鼠搞的鬼!
兄弟們今日咱們就踏平了這滇洲城!活捉那鎮北王,到時再帶上郝萬鑫那條狗一路殺到這大虞國都!”
他說的輕鬆,手下將士們也都嘻嘻哈哈,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
姚安瀾他們可沒時間管他們什麼想法,大家正嚴陣以待各司其職等待敵軍攻城。
戰鬥打響後不久那南蠻將領卻是狠狠皺起了眉,這些卑鄙的大虞人不知在城牆之下放了什麼東西,竟然能以火箭燃之,他們的雲梯都是木質的,爬上去的人被大火烤了不說,就連雲梯都燒壞了好多。
這些人偷偷縮在盾牌後面放冷箭,連個頭也不冒,那城門更是離譜,裡面不知放了何物,他們的攻城車撞擊了那麼久犧牲了3波攻城人員不說,那破門竟然紋絲不動。
姚安瀾藏在一面大盾後,被周圍木盾包裹的嚴嚴實實,只露出一雙眼睛和一隻手臂,她視線所及之處皆可瞄準,手腕上的袖箭會自動鎖定目標。
因此,她斬殺的敵軍竟然比蕭瑾華還要多。
蕭瑾華立在城頭之上,身前也有盾牌,他身形高大,可射擊敵軍的同時也冒著被箭雨射中的風險,因此也需躲避,效率並不如姚安瀾的高。
姚安瀾感覺要是一直這麼下去,他們還真有可能將敵人全數殲滅。
可惜棉花和酒就那麼多,弓箭也是有數的,好不容易堅持過了8個時辰,下方的可燃物已經燃盡,他們的箭矢也所剩不多,南蠻軍又開始架起了雲梯妄圖攻城。
姚安瀾躲在角落偷襲,城內兩輛投石車不斷向外拋擲巨石,可惜這玩意雖然殺傷力大但準頭不足,因此只砸死小部分地方步兵。
府兵們拿起城牆之上的石頭向下砸去,可冒頭伴隨著中箭的風險,看著周圍不斷倒下計程車兵,姚安瀾雙目泛紅,急急問道:
“009!就沒有什麼其他辦法嗎!”一個人的力量終究不能改變戰場,哪怕她和蕭瑾華殺得再多又有保命手段,可這樣下去那些府兵們……
“宿主,這……”
它剛想說沒辦法,突然檢測到了後方傳來的能量波動,它心中一喜,吼道:
“宿主!得救了得救了!援軍來了!”
聽聞這話,姚安瀾狠狠鬆了口氣,接下來一切就簡單多了,由於他們防衛得當,犧牲的戰士並不多,有了豐州軍5000兵馬的加入,不出2日就將南蠻軍打的潰不成軍。
這南蠻人這些年驕奢淫逸1W人馬如同紙糊的一般,當然還有蕭瑾華部署得當殺敵神勇之功。
據來的豐州軍所言,李沛錦等逃跑的叛軍也都相繼落網,蜀州城那邊一切順利!
胡彪聽聞此事之時南蠻軍已經有潰敗之勢,再看到那些趕來的豐州軍,知曉蜀州怕是出了事,竟然直接帶著手下近萬兵馬直接投靠了南蠻。
這南蠻與其他幾方異族比起來人數要少的多,因此鎮守南邊的胡彪手下堪堪只有萬餘人。
這次南蠻損失慘重,如今得了胡彪這支軍隊他們也絲毫高興不起來,畢竟這胡彪為人狡詐又廢物,手下帶的能是什麼好玩意,只知吃喝享樂。
如今失去了滇洲這座免費財庫不說,1W戰士有幸回來的不足3000人,那南蠻將領雖然僥倖逃了回去,卻是直接被南蠻王當眾處決了。
對於胡彪這支軍隊他自然也看不上,但好歹也是人不是?
可重要的防線卻是不敢用他的,因此將胡彪的軍隊收編後,南蠻王派了幾個親信與他共同管理此軍,目的嘛當然是分化他的軍隊,再慢慢吞食掉。
到時候胡彪也就沒用了,這種渣子誰會願意留在身邊?
胡彪自然也知曉自已這算是徹底走投無路了,但是他帶著這群人夾在兩國之間也必沒有活路,大虞他定是回不去了。
因此他只能選擇交出兵權的同時努力去舔南蠻王,只要不殺他等到時候給他個閒散官職也行啊!
這邊姚安瀾等人此時正在幫忙重建滇洲城,打了勝仗後,蕭瑾華和豐州太守一同上書將滇洲和蜀州叛亂情況據實上報。
算算日子如今已是應該到了都城。
太淵殿內,泰安帝看著面前2封奏摺大為震怒!
其實這次南下平叛他本意是想派蘇貴妃的哥哥前去的,這樣還能給她哥哥掙得一份軍功。
此次就是一些愚民暴動只要蜀州軍配合鎮壓哪裡算得上什麼大事?
可蘇貴妃不知突然怎麼了,竟是跪到他面前尋死覓活的說要是派她哥哥去幹這麼危險的差事,她也不活了。
泰安帝大為震怒,直接下令罰了她禁閉,哪知她不但不知悔改還一口咬定就是不能讓她哥哥去。
泰安帝對此頭疼不已,本想著改派太子去,一想到太子此次前去寒洲竟是沒有得到他的准許就將個罪臣之女帶回了京都,他就氣的頭疼。
這好不容易拿捏住太子一個錯處,他自然降下責罰,可到底算不得大事,他又在返程之前已提前上表此事。
因此太子此次只是被罰禁閉和不可參與政事。
但不參與朝政,現下如何派他去平叛?
思來想去,最後還是去探望蘇貴妃之時,她提起了蕭瑾華,泰安帝哪裡不知道這些人的心思?
可蕭瑾華軍功過甚,不止周圍異族和他這2好兒子惦記著他,就連泰安帝自已都對蕭瑾華有所忌憚。
他想著若是此行蕭瑾華平叛成功他就藉機將其調去滇洲,南邊雖然更富饒可畢竟手下之人都不是蕭瑾華的親信,到時只要他派人去接管了寒洲,那麼也算間接削弱了蕭瑾華的實力。
重新培養親信訓練兵馬可是需要時間的,這期間有了蕭瑾華駐守滇洲,南蠻人會被打的落花流水不說,這北狄人本就遭受重創短時間內無力作戰也不足為懼,他派去的人也可慢慢接手寒洲軍。
這簡直是一石二鳥的好計策,當然如果蕭瑾華平叛路上遭遇什麼不測……
泰安帝還真不覺得誰能殺了蕭瑾華,畢竟他戰功在那擺著,若是他受了傷或是平叛之事上出了紕漏,他再降罪於他。
到那時天下百姓都知鎮北王平叛失敗,沒了好口碑他自然也擋不了煜兒的路。
可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