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農田,第二日姚安瀾乘坐馬車去了隔壁的石寒城,檢視了一下這邊窯爐的建設情況。

目前窯爐共有四個,一個製作酒罈器皿的,一個製作瓦片的。

剩下兩個才是製作玻璃和磚塊的。

目前4個窯爐都在緊急製作中,由於環境較差溫度又高,因此姚安瀾並未進去檢查,只看到了工匠們忙碌的身影。

除此之外,石寒城這邊還新建了一個專門生產棉花產品的繡紡,此時繡紡內並無繡娘工作。

畢竟棉花還未採收,姚安瀾之前空間出產的棉花都是送到寒洲城內繡紡去的。

她進去簡單檢視了一番,靠近門口方向是50輛腳踏軋車,往裡走則是專門安放彈棉花懸弓的小院,最裡面才是製作棉被和棉衣的地方。

繡娘們休息的後院還配備了休息間、廚房、廁所和餐房,整體佈局非常合理。

除此之外,還留出了一些空地和空房間以備不時之需,萬一以後還要生產絲綢之類的也有地方。

出了繡紡往東走則是釀酒廠,由於啤酒釀造工藝簡單且所需時間短,因此姚安瀾倒是看到釀酒廠內不停有啤酒酒罈被運送至倉庫。

而白酒則還在釀製中,姚安瀾不怎麼喝酒因此沒往裡走,不過她還是決定日後空間升級後優先解鎖葡萄,既好吃又能釀酒或是加工成葡萄乾,價效比奇高!

酒廠隔壁就是食品加工廠,當然,這個名字是她起的,這裡主要負責生產紅糖和各種澱粉、麵粉、粉條、粉絲、辣椒醬之類的農副產品。

由於製作方法簡單,因此人員配備上沒有其他幾個廠人手那麼多,可對百姓來說這裡遠比其他廠更為重要,畢竟民以食為天嘛。

逛了一圈,姚安瀾滿意點頭,這蕭瑾華辦事效率高不說,還如此靠譜,整體建設程度甚至超出了她的預想。

她本以為在古代要做到如此程度是很複雜的,不過這個過程有了蕭瑾華的參與,讓一切變的簡單了許多。

這一開心,她便吩咐大廚明日多做些菜,再帶上空間新出產的地瓜、玉米和製作好的辣椒醬準備去軍營看看蕭瑾華。

翌日清晨,她早早起來,坐著馬車向著蕭瑾華所在的軍營方向出發。

今日除了蕭瑾華之前愛吃的菜品外,她還準備了幾樣新菜品,香辣蟹、冷吃兔和土豆玉米排骨燜面。

螃蟹是用河蟹做的,都是修建水渠的工人昨日剛捕獲的,兔子則是地裡抓的,這兩樣都對溫度沒有太大要求,因此正適合她做好送去。

至於土豆玉米排骨燜面,為防止麵條坨掉,她是帶了製作好帶湯的土豆玉米排骨和未下鍋的麵條。

等到時候架個鍋直接將這兩樣放入鍋中再燉到收幹湯汁就好。

雖然麻煩也不如現做的好吃,可好歹是一份心意不是?

馬車後另一個侍衛還額外駕駛了一輛裝滿食材的馬車。

裡面除了這些日子姚安瀾空間內新收穫的玉米、地瓜、新制作的辣椒醬、粉條和紅糖外,還有田間和水渠那邊捕獲到的河蟹、蝲蛄以及野兔!

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話還真沒錯,姚安瀾還真是體驗了一把古代山林資源豐富帶來的優秀體驗。

蝲蛄也就是中國本土的小龍蝦,味道要比屬於入侵物種的小龍蝦好的多。

由於只能在清水中生存,對水質要求極高,因此飼養難度大,在現代價格很貴,這也能從側面看出這曲江附近水質有多好!

野兔、野雞更是不用說,重新開墾土地之時,下人們就捕獲到不少野兔和野雞改善伙食。

這野雞還好,野兔在田間打洞嚴重影響農業種植和莊稼收成,因此必須一網打盡。

姚安瀾卻讓下人將捕獲到的兔子留出一部分,尤其是帶崽母兔,準備將其飼養起來,等日後牧場建立起來再行馴養食用。

畢竟兔子繁殖快,肉質鮮美,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飼養起來對環境需求高。

兔子生性膽小會莫名其妙暴斃,因此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

且它們擅長打洞,因此姚安瀾準備用水泥做底周圍用磚砌起來用來打造兔舍,以此防止它們打洞逃脫。

到了軍營姚安瀾這才徹底看清軍營外部構造,此時營帳外的瞭望塔上有巡邏士兵巡視,因此在第一時間見到有兩輛馬車前來時,便有人進了軍營之中稟報。

姚安瀾的馬車停在拒馬外,等待蕭瑾華出來派人移開了拒馬,這才隨他坐著馬車入內。

畢竟後面馬車中裝的都是食材和動物,重且不方便拿。

馬車進入軍營內後,便停在門口方向,蕭瑾華接過姚安瀾手中食盒,帶著她一路參觀了外圍負責護衛的6支軍隊,這才領著她回了主帳。

小桃留在帳外,等候吩咐,馬伕和護衛則在馬車旁等待將士們將食材搬走。

期間不免聽到將士們的議論聲:

“真希望王妃經常來!這些看著就很好吃!”

“胡說什麼呢,王妃不來不也經常派人送食物過來?如今這還是災年呢我感覺比往常過的都好!”

“咱們王妃是真好,一開始我還替王爺鳴不平呢,現在想想真想給自已兩巴掌……”

“誰又不是呢?都以為王妃是陛下為了難為咱們王爺才下旨賜婚的!如今我卻覺得這陛下這旨下的太好了!”

“你們兩個也太牆頭草了,這好不好的還要咱們王爺喜歡才行啊,你們這說的好像你們覺得王妃好就行了一樣!”

“切~咱們王爺要是不喜歡王妃還能親自去迎接啊?你沒見咱們王爺看王妃那眼神?”

“嘶~你別說,怪嚇人的,王爺會笑不奇怪,眼神還那麼溫柔……”

“嘖,別討論了,這麼一說真挺可怕的,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總之咱們王爺有如此王妃是天大的好事,咱們也要感恩王妃的體恤關懷……”

幾人說著搬著東西走遠,馬伕和護衛聽著將士們對自家王妃的誇讚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