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璃小心翼翼地將牧筱晨放入書包中,隨後跟隨父母一同前往了外公外婆家。

在出發前,父母曾疑惑地問過她:“璃璃,今天出去拜年,又不是上學,你背個書包乾嘛?”對於父母的疑惑,葉璃只是笑笑打了個馬虎眼:“哦,我還有些作業沒寫完,待會到了外公家,要是沒事做,我可以趕一下作業嘛!”

外公外婆的家,在這座城市的老城區,被幾條蜿蜒曲折的狹窄衚衕所環繞。這些衚衕兩旁,是各式各樣的服裝店和雜貨鋪,它們的存在,為老巷子增添了幾分煙火氣和懷舊感。外公外婆家,便靜靜佇立在巷子深處。

這是一座只有兩層樓高、散發著古色古香韻味的木製老屋,總面積大約六十平米,包括兩間臥室和一個大露臺。

這座老屋,見證了無數的風雨和時代的變遷。樓梯間因為缺乏照明,總是顯得昏暗不明。加之年久失修,葉璃每次踏上樓梯,都能聽到那令人心驚的“嘎吱、嘎吱”聲。屋內也沒有衛生間,每次要上廁所,葉璃都只能跑到老屋對面的那條巷子裡,在公共衛生間裡解決。

童年時,每當她跟隨母親來到這兒,總是怕自已會一不小心就踩斷那樓梯上陳舊的木板,把腳卡在裡面出不來,因此,她總是小心翼翼,輕手輕腳地上樓,生怕出現這樣的情況。她也不止一次抱怨過:“為什麼又要去外公外婆家啊,那邊上廁所好麻煩的。”

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葉璃逐漸理解了這座老房子對母親的意義。對她而言,這或許只是一座普通的老房子,但對於母親來說,這裡卻是她與父親爭吵後唯一的避風港,是溫暖的港灣。

她清晰地記得外公離世的那個凌晨,天空彷彿被一層灰濛濛的薄紗籠罩,外公去世的訊息如同一道刺眼的閃電,劃破了夜的寧靜,將黑暗中的一切都照得慘白。

家中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急促而尖銳,劃破了半夜沉寂的空氣。媽媽接起電話,那頭傳來的噩耗讓她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淚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轉,隨後無法抑制地奪眶而出,順著她蒼白的臉頰滑落。

葉璃目睹了母親泣不成聲的一幕,她像一個迷路的孩子一樣慌亂無助,哭得聲音嘶啞:“我再也沒有爸爸了。”那無助的模樣,讓葉璃心如刀絞。從那天起,她記憶中的這條巷子,就像是被悲傷籠罩,蒙上了一層灰色的陰影。

但今天,一切都變得不同了。看著母親滿懷喜悅地趕往那個充滿回憶的家,葉璃的心中也湧起了無比的歡欣。這條曾經灰色的巷子,在今日的陽光下,似乎也重新煥發了生機,變得溫暖而明亮。

當他們到達外公外婆家時,屋內已經充滿了歡樂祥和的氣氛。

舅舅、小姨和姨父他們已經提前到達,正圍坐在屋裡,一邊嗑著瓜子,一邊閒聊。老式電視機裡不時傳來春節聯歡晚會中小品和相聲的歡聲笑語,即使是重播的節目,也足以讓大家笑得前仰後合。但葉璃能感覺到,讓大家笑得如此開心的,不是節目的精彩,而是這份難得的家庭團聚和溫馨氛圍。

和葉璃年歲相仿的表弟、表妹們,正坐在隔壁屋的桌子旁打著撲克牌,輸了的往臉上貼紙條,就是撕成長長的一條條的那種白色紙條,當她進屋時就看到,表弟臉上已經掛滿了白色紙條,只剩下眼睛和鼻子露出來了,樣子滑稽又可愛。

更小一點的孩子們,則在兩個房間之間歡快地穿梭,不停跑來跑去玩捉迷藏,他們“咯咯咯”的笑聲清脆而稚嫩,傳遍了屋內的每一個角落,也讓外公外婆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外公外婆共有五個女兒和一個兒子,舅舅排行第四。葉璃最喜歡的是最小的那個姨,她稱她為六姨。可能是因為六姨年紀最輕,年輕時又長得很標緻,和葉璃聊天時,完全沒有代溝。

六姨父也很帥,高高瘦瘦的個子,做得一手好菜,用葉璃的話來說,簡直可以媲美大廚。

此時,六姨父正在和小一點的孩子們玩著遊戲,他們手中的娃娃掉了一隻胳膊,怎麼弄都還不了原。六姨父故作神秘地說:“我會變魔術,可以讓娃娃的胳膊馬上長好,但是需要你們先閉上眼睛。”

這群孩子立馬就相信了,乖乖地閉上了眼睛。當六姨父說可以睜開了,他們睜開時才發現,娃娃的胳膊竟然真的“長”好了。這一波操作立馬讓這群小屁孩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馬上給他起了一個特別威風的名字——魔術叔叔。

葉璃看到這一幕忍不住笑出了聲,這把戲,還是當年那套啊!“魔術叔叔”的真相是——他趁孩子們閉上眼睛的時候,拿520強力膠把娃娃的胳膊粘上了。

可哪怕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膠水味道,孩子們依舊對他的“魔術”深信不疑。

其實只要細心一點就可以發現 ,當他們興高采烈地拿著娃娃跑開後,魔術叔叔的拇指和食指牢牢粘在了一起,怎麼分都分不開,最後還是拿熱水泡了半天才得以解脫。

當年受騙的是葉璃和他的表弟、表妹們,現在,卻換成了其他親戚家的孩子。

葉璃帶著牧筱晨在屋裡轉了一大圈,牧筱晨張大了嘴巴感嘆道:“哇,原來過去的老房子長這個樣子啊,和電視劇裡那種民國的老房子好像啊,好有年代感!”

外婆這時走過來朝葉璃招招手:“璃璃,過來。”

葉璃乖巧地走上前,外婆還是記憶中那般慈祥的模樣,她笑呵呵地從紅木色的櫃子裡拿出一個裝滿了貓耳朵、麻球、還有饊子的盤子遞給葉璃。這些都不是什麼高檔零食,可卻是葉璃小時候最喜歡吃的東西。

將糯米粉揉成麵糰,分成若干小份;每份搓成一個小圓球,然後將其放入芝麻中滾動,使它的表面均勻裹上一層白芝麻;將裹好芝麻的糯米糰輕輕放入油鍋中,用小火慢慢炸;待麻球炸至表面金黃,體積膨脹,即可撈出瀝油。

剛炸好的麻球,外酥內軟,香甜可口,吃完後滿嘴芝麻香,是葉璃的最愛。她看著外婆遞過來的東西,眼眶有些溼潤了。如果一定要把麻球與現代的各類高檔零食相比,它確實有些端不上桌,外觀、做工、口感都不如人,甚至略顯粗糙,但在葉璃心中,這是一份獨一無二的愛,是她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長大後的葉璃,偶爾路過這條巷子時也會看到售賣這種老零食的鋪子,明明一模一樣的東西,卻完全勾不起她的食慾了。彼時外公外婆已經去世,那時她才明白,有些東西,缺少了愛的注入,就一文不值了。

伴著遞過來的那盤小零食,外公還塞了一個紅包給葉璃。紅包不厚,封面上還印了金光閃閃的“恭喜發財”幾個大字,看著有些俗氣。

如果是以往的葉璃,可能會推脫幾句說不要,因為這是老人的辛苦錢,他們年紀那麼大了,她不忍心要他們的錢。

可是現在的葉璃明白,這不僅僅是過年過節時的例行公事,更是老人對小輩表達喜愛與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她雙手接過了紅包,帶著甜甜的笑容大聲說了一句:“謝謝外公外婆,祝外公外婆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這聲祝福引來了周圍親戚的陣陣誇獎聲:“喲,璃璃長大後就是不一樣了,以前連話都不敢說的,現在變得這麼懂事,看這小嘴甜的!”

這一天下來,葉璃的心情特別好。不光是因為父親把外婆的錢還了,沒有出現什麼紕漏,更是因為去年過年剛穿回來不久,她被父親硬拉著到他那邊的親戚家串門去了,沒來得及來外公外婆這邊,今年,終於彌補了這個遺憾。

父親這人,大男子主義有些嚴重,說好的兩邊親戚都要往來,以求公平,可每次逢年過節時,來往的更多的,明顯是他那邊的親戚,這也是後來母親怨聲載道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