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立皇太女
宮闈情深:乾隆的硃砂痣 愛吃酸辣花菜的林子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朝堂之上,大臣們竟然出乎意料地再次提及舊事,將冊立太子這一要事重新擺上了朝堂,如今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僅剩下五阿哥和十二阿哥兩位皇子,於是支援他們的大臣們紛紛各抒已見,爭論不休,僵持不下,可萬萬沒想到,令人驚訝的是,乾隆竟在朝堂之上公然宣稱,“朕覺得燕婉不錯。”
此言一出,眾大臣皆面露疑惑之色,有些摸不著頭腦,心中暗自思忖,不太能理解皇上的意思,十格格固然聰慧過人,但當下所討論的分明是立儲之事,皇上這是何意呢?而唯有蕭之航心知肚明,果然不出所料,皇上打的正是這個主意。
只見乾隆表情嚴肅,神情特別鄭重地說道:“你們不是想要立皇儲嗎?朕覺得這樣也不錯。”此語一出,一時間,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自古以來,都是立嫡立長,可不管是立誰為儲君,那都是男子稱帝,哪裡有女子能成為君主這一說呢?大臣們為此爭論不休,言辭激烈,朝堂之上瞬間亂成了一團。
乾隆如雷霆般迅猛,剎那間便讓整個朝堂為之震懾,緊接著,將冥風召喚了出來,那些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大臣們一瞧,頓時嚇得閉口不言,大氣都不敢出。
乾隆又以威嚴莊重的神態震懾著眾人,開口提及道:“蕭愛卿,你對朕的提議有何看法呢?”
蕭之航聽到這話後,臉上並未露出絲毫慌亂之色,只見他不疾不徐地穩步上前一步,腰身微微前傾,帶著恭敬之意回道:“皇上英明,您的決策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臣萬分欽佩!”
乾隆聽罷,隨即又將目光轉向蕭劍,蕭劍瞬間心領神會,他毫不猶豫地邁步上前,挺了挺胸膛,聲音朗朗地說道:“啟稟皇上,臣對此毫無異議,臣願為皇上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蕭家父子的表態,意味著他們會堅定地站在十格格身後,這些年來,蕭家父子的私軍數量在不斷成倍增長,而且蕭劍已被封為郡王。
他們心裡自然清楚,十格格的武藝皆是由蕭劍所授,面對如此強大的勢力,他們又怎敢輕易反對呢?這皇上,分明就是在赤裸裸地威脅啊!就這樣,乾隆在朝堂之上公然宣佈冊立燕婉為皇太女。
那道聖旨已然下達,便如鐵板釘釘一般,絕無更改的可能,其他後宮的嬪妃們個個都驚訝不已,萬萬沒有想到竟是這樣的結局,她們原本還抱著一絲幻想,以為皇后娘娘只誕下了一位公主,根本不可能有繼承大統的機會。
特別是令妃,這些年來,她為了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可謂是殫精竭慮、煞費苦心,她兢兢業業地操持著一切,付出了無數的心血與精力,只為能讓後宮安寧和諧,讓皇上無後顧之憂。
然而,令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皇上竟突然之間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轉頭就將皇后娘娘的女兒封為了皇太女,這對令妃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她這些年的辛苦付出彷彿瞬間變得毫無意義。
令妃的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恨,她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已的努力會被如此輕易地忽視,為什麼皇上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她在心中暗自思忖著,如果說女兒也可以有這樣的機會,那自已也不是沒有女兒啊!
令妃心中湧起了無盡的失落與惆悵,那是一種對命運不公的無奈與慨嘆,也是一種對自已未來的迷茫與擔憂,在這後宮之中,她彷彿看到了自已的悲哀與淒涼,她的美麗與智慧,在這一刻似乎都變得黯然失色。
長壽宮
蕭雲和小燕婉在聽到立皇太女的訊息時,臉上頓時寫滿了震驚之色,內心更是如翻江倒海一般,畢竟,這件事情乾隆一直以來都未曾向她們透露過隻言片語,這實在是太出乎意料了,簡直讓人猝不及防!
退朝之後,乾隆懷揣著滿心的歡喜,興沖沖地前往長壽宮,可沒想到,在那裡等待他的,卻是雲兒那一張如冰霜般冰冷的面容,讓他瞬間感到一股涼意襲來。
乾隆不禁微微一愣,在這麼多年的相處中,他們從未有過爭吵,也從未紅過臉,這究竟是怎麼了呢?乾隆心中滿是擔憂,輕聲喚了一句,“雲,雲兒。”
蕭雲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涼意,“立皇太女的事情你怎麼都沒跟我提過呢?”
乾隆這才如釋重負,原來竟是因為這件事啊,他連忙說道:“雲兒,沒關係的,那咱們把燕婉叫來問問她,如果她不喜歡,咱們再換個繼承人不就行了嗎?別生氣了啦。”
蕭雲在聽到乾隆的那番話後,心中好似被打翻的調味罐侵襲,酸甜苦辣鹹等各種滋味如潮水般一股腦兒地湧上她的心頭,紛繁複雜得讓人眼花繚亂。
她在那一瞬間竟有些不知所措,茫然無措得如同迷失在茫茫大霧之中,分辨不出究竟是哪一種感受在心底肆意蔓延,只覺得百感交集,心緒如亂麻般糾結纏繞,難以理清。
隨後,小燕婉被召喚而來,乾隆將她溫柔地抱在懷中,輕聲且充滿期待地問道:“燕婉,日後你想不想繼承朕這偌大的家業呢?”
年幼的小燕婉,雖然年僅五歲,但卻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聰慧,她那靈動的雙眸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自然能夠領會到皇阿瑪話語中的深意。
令人感到無比驚訝的是,小燕婉竟然輕輕點了點頭,她那如清泉般清脆悅耳的聲音隨之響起:“皇阿瑪,您從很小的時候起,不就一直在培養我,悉心教導我嗎?我當然是想要繼承的呀。”
蕭雲聽了這話,臉上滿是疑惑的神色,她那雙美麗的眼眸中寫滿了不解,輕聲問道:“培養?他什麼時候培養你了?我怎麼一點都不知道呢?”
乾隆與嫣婉相視一笑,嫣婉便將乾隆平日裡對她的種種教導,一五一十地說給蕭雲聽,蕭雲聽罷,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已是吃了沒文化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