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康看著走來的江秀春,看得直接呆愣了。

趙康與龐秀才是曾經的同窗,但是他們的年齡是相差挺大的。

趙康出身鄉下名戶,即便不算富戶,也是小康家庭,他從小12歲就開始,念四書五經,拜入私塾。

而龐秀才則是正兒八經的貧窮家庭出身,他是28歲進入私塾,34歲走上科舉之路。

所以龐秀才現在已經是一副老者模樣,而趙康才33歲一副中年模樣。

“這是江府的四大小姐春夏秋冬的江秀冬小姐。”龐秀才對趙康介紹道。

江川對著秀冬介紹道:

“秀冬啊!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朝廷的趙康,趙大人。”

秀冬看著眼前的趙康,英俊秀氣,這是他見過的除了江川以外,最讓人眼前一亮的人。

秀冬微微欠身行禮,“見過趙大人。”

趙康這才回過神來,連忙回禮道:“江小姐有禮了。”

他心中暗自讚歎江秀冬的美麗與氣質,這世界還有如此美麗的仙女。

江川看著趙康的反應,微微一笑,“趙大人,秀冬是我們江府的才女,負責後勤,今晚你們的住處,就讓她安排就行。”

江川扭頭對著秀冬說:“你讓廚房準備一桌吃的,趙大人他們吃過一些飯了,所以準備一些精美的便好,沒有主食也沒有關係。”

“好的,老爺!”秀冬答應後,一步一跳往後廚方向走去。

秀冬活潑可愛的模樣,讓趙康雙眼緊緊追隨。

“趙大人?趙大人?”江川一連叫了兩聲。

“嚇!”趙康才回過神來,“江老爺?”

“我們過去後院坐一會吧,廚房還需要一些時間準備。”

趙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好,聽江老爺安排。”

眾人來到後院,這裡環境清幽,佈置雅緻。趙康一邊走一邊觀察著周圍的景色,心中對江府的規模和品味暗暗讚歎。

坐下後,江川與趙康帶著目的性閒聊起來。

江川知道,這次援助災區之後,周禮青知縣肯定會順利被升遷調走。

如果能調任趙康這樣的人才來到桃花縣,那他江府的發展必定能如魚得水。

“趙大人,我聽龐老師介紹了你個人,知道你當朝為官,不是官職主要負責什麼呢。”

趙康略微思索了一下,還是決定如實跟江川,說道:“江老爺,實不相瞞,在下是當朝中書令。”

在下?

趙康大人居然使用了謙詞,實屬離譜。

張其文兄弟聽到神色都愣住了,原本坐著板正的他們,頓時腰部也微微彎曲一些。

龐秀才與張其文兄弟相反,腰桿反而更加挺直。即便得知舊友已經貴為正三品官員,絲毫也比不上他這個江府員工幹部,一校之長。

中書令?

江川快速腦中搜尋,幾息之後,也是緩緩開口。

“原來是正三品大官,管理著各省的發展大計,趙大人身負重擔啊!”

江川對著趙康抱拳行禮,繼續問道:

“不知道,趙大人,此次前來到桃花縣是不是為了探明賑災一事的背後實情?”

趙康聽到江川的話,愣了一下。

江老爺,果然不是一般人,能一眼看出自已的目的,看到還是直入話題吧!

想到這裡,趙康雙手抱拳。

“還望江川老爺,直接告知在下賑災實情。”

“嗯嗯~!”江川點了點頭,就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第一,賑災的這個事情是真實的。10萬斤糧食絲毫沒有短斤缺兩,運送到災區。”

“10萬斤是真實的。”趙康震驚,但是看著江川這人,不像是狂妄的人,更沒有一絲虛假做作的樣子,“一個貧困縣,怎麼可能有這麼多餘糧。”

“這就關係到農作物的種類選擇。”江川雙手負在背上,繼續問道:“你們中午在治安管理部吃的盒飯,當中就有土豆塊,跟炸番薯餅。趙大人可知土豆跟番薯的畝產量嗎?”

趙康可不是高高在上的無能作,對於農產作物瞭如指掌。

他雖然沒有聽過土豆、番薯這些農作物的名字,但是根據經驗他很快就做出了猜測:

“江老爺,你這就考不到我啦,就好像水稻一樣,算是高產的作物,一畝不過500到800斤。江老爺所說的兩種農作物,雖然我沒有聽說話,但放大膽猜測,應該在1000到1400斤左右的畝產量吧!”

“1400斤?這怎麼可能,哪有這麼高產的作物。”張其文突然插話說道。

“就是,頂多1000斤吧。”張其武附和說道。

張其文兄弟一家都是農戶,對於畝產量還是有深刻的認知。

“呵呵~!”龐秀才在一旁,看著張其文兄弟的反應,也不禁竊笑。

江川搖了搖頭,“差得遠了,土豆畝產量可以到達4000斤。”

“4000斤!”趙康驚得站了起身。

“不會吧!”張其文業驚得站了起身。

張其武不敢置信,直接手指著江川喊道:“你說謊,哪有這麼高的產量。”

還沒有等江川回覆,龐秀才就看不過去,站起身來,回懟。

“哈哈~!你們3人不要激動,土豆這還算低產量的了,番薯的產量可是接近8000斤。只是土豆收穫期大約90天,而番薯則需要更長時間,大約需要120天。”

趙康等人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如此高的畝產量,簡直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趙康緩緩坐下,努力平復著自已的心情。

“江老爺,是我們失態了。”

江川笑了笑,“這兩種農作物原產於數千裡海外,是我近段時間才獲得,測試研究一番,才知曉能在桃花縣土地種植。”

趙康點了點頭,心中對這兩種農作物充滿了好奇。“江老爺,那北方呢?不知能不能種植。”

江川知道趙康的意思,他所問的問題,背後的意思,就是能否用這兩種產物去恢復災區農耕秩序。

在古代,經常會有天災,無論是乾旱還是水災,只要爆發災難就會導致這個區域1到2年都無法恢復農耕。

因此會導致周邊州縣社會秩序動亂,畢竟災民會不斷逃荒,在這個自給自足的社會結構中,周圍州縣的承受能力幾乎都是零。

江川微笑回道:“我已經安排了前去賑災的陳魁參將,他正在北方進行恢復農耕秩序的工作,不出半年,災區就會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興興向榮。”

聽到這裡,趙康終於徹底佩服江川。

噗通~!

趙康跪倒在江川跟前,張其文兄弟見狀,也跟隨跪下。

“江老爺對國民百姓的大義,趙康十分感激無以為報,代替災區黎民向你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