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緩緩駕向北區城門,一路上趙康本來還抱有期望,但透過馬車窗戶望向四周的房屋,縣城內的北部,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

“大人,馬上就要出城了。”張其武說道。

“出城去吧!”

趙康此刻對這個桃花縣已經不抱任何期望了,他打算去郊區跟曾經的同窗故友龐秀才敘敘舊,看看能不能從他身上,找到一些線索。

“大人,不太對勁。”

“其武,什麼不對勁?”

“大人,這邊的城門有10個守城士兵。”

“沒事的,先過去再說吧!”

趙康沒有多慮,北方有饑荒,四處都是逃荒災民,縣城在北面加強了守衛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剛一靠近,士兵就上前攔住馬車。

“出示身份證明?”

“身份證明?”

張其文跟張其武面面相覷,這個名詞他們聽都沒有聽過。

看著他們疑惑的樣子,士兵也是馬上心中知曉。

“沒有沒關係,你們是桃花縣人,還是外鄉人?”士兵詢問道。

趙康拉開門簾,抱拳行禮,“士兵大人,我們是西陵京城人士。前來桃花縣找同窗故友龐秀才。”

士兵隨即抱拳回禮。

“原來是要找龐老師,步行前往會更加方便,這裡距離北區商業街不遠,龐老師所在的公寓也是在附近,十幾分鍾路程就到,出了城門人流會越來越多,馬車前行會對行人不安排。”

張其文聽後,有些怨氣。

“怎麼?不讓駕駛馬車,那車怎麼處理?”

士兵微笑回應,隨後拿來了個牌子,以及半吊銅錢。

“你們可以把車讓我們保管,這是你們的號碼牌,需要取車的時候,找到我們或者北區任何一名士兵,都會給你們指引。”

說話,士兵又遞給張其文半吊銅錢,“這是馬車的保管保證金,取車的時候,要將號碼牌以及銅錢還給我們,這是我們對你們的承諾,如果馬車有任何損壞,我們都會賠償。”

一通操作,讓張其文頓時愣住了。他沒想到這些士兵如此負責和周到。

趙康也微微有些驚訝。

“多謝士兵大人。” 趙康再次抱拳行禮。

3人下了馬車,拿著號碼牌,朝著城門外走去。

出了城門,一條鋪著青石的道路,映入眼簾。

道路兩旁種植許多綠化,還建造了不少兒童玩耍的地方,像沙池、滑梯、鞦韆,不少兒童正在無憂無慮歡樂地玩耍。

“這裡的孩子,真是快樂啊!”

趙康看著孩童玩耍,臉上充滿笑容,身邊的家長臉上也掛著對生活的期盼。這在京城中都難以看見的景象。

“大人,這條道路竟然比縣城裡面的路還要漂亮。”張其文讚歎道。

“走到處看看去。”趙康說道。

3人沿著青石道路前行,一路上看到不少人經過,不久就來到了江府門前。

“這裡怎麼會有士兵把守著的呢?大人,要不要去詢問一下。”張其文看著江府大門處,站著兩名士兵。

“不,先到處看看,不要驚動到府衙的人,我這次是私訪,不能讓周禮青知縣知道我的到來。”

3人繼續前行,沒幾步路就來到江府的前院店鋪,現在店鋪早就不再零賣東西,而是成為了許多商家的供應商。

“方哥,那鳳凰江曲,再勻些唄,50瓶根本不夠賣的呢!”

“方哥,番薯下個星期照常400斤,辣椒20斤。”

“方哥,方哥......”

各個店鋪的採購不停圍著秀冬爸陳景方,喋喋不休說著自已要的貨物數量。

現在陳景方已經不是普通員工,可是個管理幹部,秀秋經理底下的供應部部長,在陳景方的部門,員工現在都已經超過30人。

“大人,這裡好熱鬧啊!”張其文說道。

“走吧!”趙康淡淡回覆道,此刻他面上坦然,心中卻震驚不已。

3人走了幾步就看見一個路牌,上面有3個方向箭頭。

指向左邊方向的箭頭有3個,分別寫著“商業街及商業街管理處”、“公寓級公寓管理處”、“治安管理部”,而這個治安管理部就是這個月底才剛成立的以士兵為主的安保部門。

指向中央直走方向的箭頭也有3個,分別寫著“酒廠”“建築公司總部”“江府初級學校”。

指向右邊方向的箭頭就比較多,足足有5個,分別寫著“種植公司總部”、“養殖公司總部”、“紡織公司總部”、“運輸公司總部”、“江府集團總部”。

“大人,上面有公寓字樣,我記得士兵說過,龐秀才就住在公寓。我們要不要現在就過去。”

看著上面奇奇怪怪的組織名稱,趙康作為科舉狀元,他也沒有聽過,但是這麼多名臣,他對於“學校”卻感到好奇。

他也是第一次見 “學校” 二字。“學”,讓趙康聯想到求知的意思,而“校” 字,則讓他聯想到校驗的意思。兩個二組合,就讓他猜想學校就是校驗能力的地方。

“我們直走吧,去學校看看。”趙康說道。

3人沿著中央直走方向的路前行。他們一邊走一邊觀察著周圍的環境,發現這裡的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牆上還有不少標語。

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360行行行出狀元”、“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這詞語簡單,雖然沒有華麗的感覺,卻有深遠的含義。妙啊!妙啊~!”趙康稱讚道。

不一會兒,他們就看到了一座建築,上面掛著“江府初級學校”的牌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趙康等人走進學校,聽到裡面傳來朗朗的讀書聲。

這個音量,像是有四五十人在齊聲朗讀。

趙康面露驚色,嘴巴都微微張開,這個實在太過驚人。

在這個時代,讀書識字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得到的,人們求學往往要透過私塾,私塾的學費,便宜的一年都得花上1兩多銀子。

而富貴人家,他們往往請德高望重且取得功名的人,前去府中教授,這種花費一年起碼要30兩銀子。

“桃花縣不是貧困縣嗎?怎麼會有這麼讀書的孩童。”趙康喃喃自語。

他不斷循著聲音走去,來到一間大教室的外面,透過窗戶,他終於看清裡面的狀況。

教室裡,幾十個孩子正整齊地坐在桌前,這不是私塾的坐墊樣式,而是現代的學生桌椅模樣。

而孩子們,從服飾上去看就知道不是什麼富貴人家,身穿基本是麻布衣服,但是出奇的乾淨,也沒有任何補丁。

孩子全神貫注,跟著一位先生認真地誦讀著經典。

先生手持書卷,神情專注,不時地指點著孩子們的發音和理解。

趙康認真看清教書先生的模樣,突然驚訝喊道:

“正良兄?”

龐秀才聽到有人喊他的名字,也循聲望去。

“趙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