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做香胰子,得隱約保留那麼點神秘感
被休後,我帶領孃家人逆天改命 龍來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是啊娘。到縣城以後,說不定比在鎮上還好賣呢。”
主要是她想借此機會去看看縣城香胰子什麼行情。
她相信自已有系統農貿商場2.8 文錢一斤豬板油的渠道,在成本方面沒有誰能拼得過他。
而且這個時代的豬肉都是農戶養殖,像他們家現在十幾口人就一頭豬都沒有,而方遠生家裡那一頭豬,也是當初他們家用還工的方式從村子裡養母豬的人家勻過去的。
別人用6文錢一斤的豬板油做香胰子,而她僅用2.8文錢的原材料,誰有競爭力,這不是高下立判嗎?
“真是兩桶粥都賣完了?我也不看熱鬧,趕快去挖芋頭了。”
“就是。要不是等你,我說不定都挖十幾斤了。就算換不成錢,拿來自已吃也不吃虧呀。就聽你在這兒胡咧咧。”
村婦們你懟我我懟你的就上山了,院子裡又冷清下來。
“娘,大哥呢?”蘇水娘想到這個危險分子,是第一天被東家辭退在家,就擔心。
畢竟,系統給她最重要的任務是讓這兩個兄弟不搞事。
“你不是讓他準備柴火嗎?帶著江兒河兒上山砍柴去了呀。”蘇老太戳著水娘額頭笑道。
想到女兒把兩個兒子指揮的團團轉,他就高興。
“他們自已去砍柴?”蘇水娘撓了撓頭,她的本意好像不是這樣。
姜氏和曾氏一聽人回來了,急忙就來幫著搬東西。
“小妹啊這一袋米……哎呀,沒想到我們家……”曾氏幸福的話不成句。
什麼都不要說,小妹用兩桶粥能換回這一袋大米,就已經是不知賺了多少了。
她一貓腰扛起大米咚咚咚的就往灶房跑。
“小妹,璟兒瑜兒,你們辛苦了。”
姜氏看見妯娌揹著那袋大米,笑吟吟道,“歇著!你們歇著。這些保溫桶啊什麼的,我來洗。”
“大嫂,還有這豬頭先要用火燒一燒。”水娘吩咐著,又取出豬頭和豬板油。
這一下,吃驚的就是蘇老太了。
“水娘,昨天那幾罐豬油,怕是一年都吃不完,怎麼又買這麼多呀?”她心疼死了。
“娘,你放心,這個豬板油不是用來吃的。”水娘道。
——“哦?不用來吃,還能用來做什麼?”
“我要試一試做香胰子。”
“香胰子!什麼是香胰子?”
“到時候做出來你就知道了,家裡的草木灰暫時不要用到田裡去,放在那裡我有用。”
蘇老太越聽越糊塗。
“娘,你只需要記住,這一次的豬板油和家裡毫無關係。豬油是我拿來做香胰子的。油渣是我拿來熬粥的就行了。”
蘇老太搖了搖頭道,“……沒聽說過什麼香胰子。”
不過,好像女兒說什麼都是對的,她也不好反對。
很快,家裡所有人全部都忙碌起來。
璟兒瑜兒打下手,水娘準備好草木灰,陶罐,缸,以及棍棍棒棒的東西。
沒多大一會兒,隨著一屋子香氣四溢,豬板油也熬出來了。
做香胰子,前期的攪拌是一個體力活。
水娘不想辛苦自已,這個活留給蘇大山,讓他回來幹,免得他成天淨找事,動不動的就要反天反地。
我把你累的個7788,看你如何反。
“小姑,你這是要幹什麼?”蘇湖領著海兒,揹著幾十斤芋頭回來了。
早晨天不亮的時候,小姑和二叔他們出門,他也就出門了。雖然翻了好幾座山包,但是到地方天才亮。
他的時間一點沒浪費。
雖然爹說了,他挖的芋頭不過稱,但他覺得既然自已有時間還是要去挖的。
幫小姑就是幫自已。
“小姑要做香胰子。”水娘也不是刻意瞞著,只是隱約保留那麼點神秘感道:
“湖兒,你去找爺爺,砍些竹子回來。挑那種粗細一樣長得勻稱的砍,裁成一截一截的,到時小姑有用。”
水娘一邊用細竹篩把草木灰一遍又一遍的過濾,然後又把生石灰準備上,之前在商城買的鹽也還有好幾包,同時還準備了清水。
第一次做,她不求做的多高階,只希望能做成肥皂就行。
凡事有個開始,要想做香皂走精品路線,等肥皂做成功以後再說。
所以在模具方面她也不挑剔,竹筒就行。
湖兒剛去找爺爺砍竹子,這邊蘇大山也回來了。
水娘看他一個人就背兩捆柴,還是那種剛砍下來手腕粗的生木頭,一捆怕就有一二百來斤。
這兩捆還不400斤出頭啊?
你光看看他脫了衣服,周身鼓起的肌肉,油亮油亮的。
尤其是那長期搬磚留下的八塊腹肌,我的天!
好酷的馬甲線。
蘇大山抹了一把汗水,趕緊把衣服一穿說:
“小妹,看看大哥怎麼樣?一捆柴起碼能熬四桶粥。這一趟我和江河他們兩個砍了四捆柴回來!”
嗐!穿什麼衣服嘛?
水娘想著,便說:
“大哥稍歇一會兒,這兒馬上有重活給你幹。”
“幹啊。大哥這體格,歇什麼歇?不用!”蘇大山說著,就朝水娘走來。
看她罈罈罐罐的擺了這麼多就問,“小妹這是要幹什麼?”
江河兄弟兩個也急了。
生石灰,草木灰,香噴噴的豬油,水……
“小姑,這豬油……”
蘇江不明所以,只感覺心疼。
想昨天以前,他們家的一塊豬油還放在那兒像獻寶似的不讓吃,怎麼突然好像要用它拿來和草木灰了?
“好了,你們都忙去吧,只需要你爹留在這裡就行。”水娘吩咐蘇大山道
“再搭一個簡易爐子。”
記憶中,在這二月天,皂化反映加點熱,效果更好。
蘇大山正好是小妹說什麼便是什麼的人,水娘感覺用起來得心應手。
很快,蘇老頭的竹筒也送過來了。
大約一個半時辰後,饒是結實如蘇大山,已攪得手掌發顫,握不住木棍的樣子。
“差不多了。”水娘說著,舀起一勺勺和成流質的混合物,用竹篩再次過濾滴漏進竹筒,開始靜置。
最後,共裝滿十隻竹筒。每隻竹筒差不多一斤半的樣子。
凝固以後,如果需要出售的話,可以一分為二再用刀切去邊角餘料,讓它保持一個完整、相同的品相。
這一次共十斤豬板油花了28文錢,以及生石灰、鹽8文錢,共36文錢。
就是說20塊肥皂,如果每塊能賣1.8文錢,就不虧。
如果能賣上六文錢一個,她和蘇大山就工錢都有了,每個人60多文錢。
此刻,想想她花的100文錢買的那塊香胰子都肉疼。
今晚,她一定要好好洗一洗,不把那香胰子用個一半,她都不是蘇水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