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西軍離開的第二天,步度根押解回洛陽,在大朝的時候送到大殿上面。

“步度根首領,此刻的你,是什麼感受?”魯達看向對方。

作為檀石槐的嫡系繼承人,代表鮮卑的正統。

不過這正統,卻是被下面的各部大人送過來的。

鮮卑那邊最頂端的還是單于,下面的貴族叫做可汗,而各部首領叫做大人。

在未來大人也作為對官員的稱呼,也可以說是民族融合的結果。

倒是後來草原民族的最高首領,不知為何不叫單于,而是改為可汗了。

“大漢神勇,我等自當服氣……”步度根咬著後槽牙,不情不願的說道。

應該是前年開始,步度根和軻比能都有派人過來示好。

說到底就是藉助大漢的財力,甚至是兵力提升自己,並且對付另一方。

結果大漢使者回話,要麼臣服要麼滅族,頓時點燃兩人的怒火。

誰不知道大漢被他們踩在腳下多年,只因為打不過長城……

而且眼看軻比能崛起,才不得不暫時把注意力轉移開來。

步度根這邊反應最強烈,反而軻比能那邊在觀望。

畢竟他靠近東鮮卑諸部,那邊很早前被如今的皇帝帶人滅掉,這事多少還是知道的。

不過眾所周知,東鮮卑諸部都是在山裡,不精通騎戰,或者說也沒有騎戰的條件。

按說叢林戰一樣讓人頭痛,可偏偏這樣的對手,還是被大漢皇帝帶人滅掉。

好在這隻能說明,大漢的山林戰能力不錯,可到了草原難說,這才選擇觀望。

反而被激怒的步度根,卻是連續派人襲擾大漢。

於是魯達也沒什麼好說的,在前年年底,派人出征長城之外。

三個月內收復雲中、五原和朔方三郡,重新構築防線。

這一路過去,三郡的鮮卑人無條件殺光,就如同這四十多年來,他們對大漢子民做過的。

不如說魯達說得很清楚,不臣服就滅族,君無戲言。

三個月,整個關外鮮卑被打得魂飛魄散,哭爹喊娘,順便還斬了步度根的哥哥扶羅韓。

度根帶五萬騎兵反擊,結果就如同現在這樣,最後人被殘餘的各部族送過來,作為臣服的禮物。

就是可惜那三郡,人口雕零不說,暫時還沒有誰敢過去居住。

大漢明明已經強大,可鮮卑籠罩在百姓和世家的陰影,還沒有完全散去。

“既然服氣,那你可以死了!”魯達發話,“選個日子,送到幷州雁門關附近,宣佈他的身份,然後公開斬首!”

頓了頓,繼續說道:“朕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如今的大漢,已經不需要再害怕誰了!”

“遵旨!”眾人紛紛回應,這一刻他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仔細想想,如今的大漢空前強大,的確是誰都不需要畏懼。

如果非要說還有什麼缺點,就是每年的財政開銷都有些大,只能勉強收支平衡。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退下來之前,能看到文景之治的盛況,現在看來不太行。

倒是陳登比較淡定,他負責後勤那麼久,自然明白魯達的習慣。

這位最不喜歡的,就是看到錢都堆在倉庫裡面,糧食多設定一些常平倉,用來災年的賑濟還好。

錢不花出去,對他來說就是一堆廢銅爛鐵,一點價值都沒有。

天下會進入一個比文景之治更繁華的盛世,國庫裡面沒錢則無可厚非。

最擔心的,還是如果遇到突發情況,緊急要用錢怎麼辦。

怎麼辦?

魯達若是知道,會告訴他到時候可以發行債券!

國家財政最合理的形態,就是收支平衡,略有赤字。

這赤字準確的說,就是債券這部分。

問題在場的各位,只是收支平衡,已經讓他們難受得厲害。

若再負債,怕是有些承受能力差的,身體要急出點毛病。

他們不是為朝廷著急,而是自己任上國庫空虛不說還負債,這無疑是說他們的治政能力不行。

老一輩都這樣,適應不了新的東西,很多地方會相對保守。

可又不能說什麼,他們這是收成之道。

沒他們這樣斤斤計較,穩紮穩打,那真是一點抗風險的能力都沒有。

能活到這歲數的,這無疑說明他們的理念是對的,至少大部分是對的。

只是如今的大漢,還沒有到穩紮穩打的時候,留給兒子上位後再去做便是。

再說自己不是漢武帝,一股腦的橫衝直撞,所有的策略,都是精密計算過。

再加上陳登和荀攸的輔助,確定沒什麼問題才會施行,並非想到什麼做什麼。

奈何他們兩個履歷太低,現在給他們到三公,其他人三十年內別指望能更進一步。

步度根在三天後,送到雁門斬首。

聽說這是檀石槐的孫兒,百姓們頓時歡呼起來。

不少人直接哭出來,作為邊民,他們才能真正體會到鮮卑的殘暴。

連步度根這樣的人物,如今都被抓住斬首,大漢終於是變得強大起來。

這也是為什麼,魯達沒有在洛陽把步度根斬首的原因。

洛陽的百姓,大多是知道鮮卑多厲害,多殘暴,可沒有切膚之痛,基本都是在看熱鬧。

很正常的事情,就如同在歐洲那邊,他們說起侵華戰爭,也只有中國留學生會情緒激動。

而他們說納粹的殘暴,我們基本沒有感覺。

幽州可能的感受都不是很深刻,唯獨幷州,被南匈奴和鮮卑肆虐,感受最深。

接下來的一個月,終於有人壯起膽子,前往雲中等地檢視。

發現鮮卑真的被趕走,原本那邊的百姓,開始陸續回去。

他們或許是上一代,甚至祖父一代逃過來。

可不管如何,祖墳什麼的都在那邊,能回去當然要回去。

陸陸續續的,有十萬人,其中主要是老人為主,就算路途遙遠身體老邁,都踏上回家的路。

再回到故鄉,物是人非,好在地方已經安排官員在這裡,城裡也還有一些漢民。

在官府的幫助下,把屋舍收拾出來,把地契發放。

最多不超過一人十畝,多的自己買。

聽說這三郡免費發地,又有一些百姓壯起膽子過去那邊定居。

看著每天巡邏過來的邊軍,心裡又逐漸踏實下來。

“真沒想到,每天安排一千人輪流巡視,百姓就能安定下來……”軍營之中,副將看向張遼。

作為新任的鎮北將軍,張遼的負責坐鎮晉陽。

趙雲作為徵北將軍,平時是在朝廷裡面任職,對外征戰,或者前線情況嚴峻,才會需要他上陣。

至於前線,在雁門駐紮的是平北將軍張燕部,而幽州那邊鎮守的是安北將軍馬騰部。

“百姓不敢回去,到底是對鮮卑的畏懼。只要讓他們知道,朝廷如今是真的強大了,自然會安心定居下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讓他們再次失望。”張遼回道。

身為雁門出身的人,他最清楚這點。

不過目前最羨慕的,還是新任徵西將軍曹操,畢竟自去年打得鮮卑投降,今年就沒仗打了。

突然有文吏進來彙報:“將軍,朝廷下令,明年開春繼續向北推進,直至滅掉軻比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