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不要走,我給你打折,三十、三十塊靈石就行。”
對此,姜塵不屑一顧,頭也不回。
俄頃,
姜塵又站在了靈植夫傳承的格子下面。
《靈植百鑑》
《吳道子務農篇》
《厭時錄》
……
最便宜的靈植百鑑,需十五塊靈石,記載了修仙界最常見的十二種靈植的種植方式。
修仙百藝的傳承書籍,價值都要高於法術,靈植夫的傳承,是其中最便宜的一種。也遠遠不是他所能承擔的。
文君若似乎看出了這傢伙沒什麼錢,介紹道:“道友,我們萬法閣還有一雜類處,存放著各類傳承,價格優廉,其中也不乏精品。
只是雜類處售出的物品,質量好壞,修煉出了問題,我萬法閣概不負責。”
經過對方的介紹,姜塵知道了什麼叫雜類處,通常不入階的、來歷不明的、寄賣的,就放在雜類處,供人挑選。
“正有此意!”
兩人來到了一處偏廳,狹窄逼仄,各種物資堆放無序,像個倉庫一般。其中也有不少修士在挑選。
姜塵埋頭檢視各種典籍,許久之後,他忽然一怔,拿起手邊的一本書冊。
《摺紙術》
“道友真是拿著了,這摺紙術是一門罕見的傳承,兼備法術、技藝、秘術,詭異莫測,威力不俗。道友如果想短時間內提高實力,此乃不二之選。”
姜塵看了看下面的價錢,一塊靈石。
“文道友,此傳承怎麼如此便宜?”
吹得天上有地上沒的,結果就賣一靈石,忽悠誰呢?
文君若略顯尷尬,於是補充:“道友放心,這門傳承的威力,只在我所描述之上;它有幾個小小的缺點,修煉此術,有損修為,有損壽數,有損福源,且沒有後續的傳承。”
姜塵明白了,有損修為,本來修煉就夠難了,再損一下,一輩子別想寸進了。至於損失壽命,修仙就是為了長生久視,練一個法術損失壽命,這不扯淡嗎。有損福緣,福緣這種東西,不好說。
最後一個,沒有後續的傳承,也就是隻有練氣初期,哪怕威力強大,最多越級而戰,練氣初期能打中期,遇到練氣後期仍然會被一巴掌拍死。
這玩意只標價一塊靈石的話,估摸著越級而戰都做不到,頂多練氣初期橫一點。甚至更差。
想到此處,姜塵一跺腳、一咬牙:“買了!”
他根本沒想著自己修煉,僅僅是一個幌子;
摺紙術的展覽頁,就介紹了一門秘術,叫做摺紙成人;折一個紙人,畫上好看的模樣,給自己當侍女、小廝,幹一些雜活。
折出來的紙人,單從外貌上看,和撒豆成兵召喚的豆兵差別不大。
有摺紙術作為幌子,姜塵可以正大光明使用撒豆成兵種地。不用偷偷摸摸,有神通不敢使用。
哪怕自己的撒豆成兵威力比摺紙成人強得多,也可以說壽命換來的,其他人無需質疑。
外行,看不出這其中的門道。
內行,修煉摺紙術的內行,估計離死不遠了,無須擔心。
“共一塊靈石。”
姜塵付了錢,轉身離開。
萬法閣中,文君若拿著手中靈石掂了掂,嘴角掛著笑容。
“小姐!”一名掌櫃打扮的人過來小心地詢問。
文君若回頭,於是訓斥道:“看到沒有,有客人來我們萬法閣,就照我這樣服務。全程陪同、細心介紹,就像剛才那小子,哪怕他修為低微、沒有潛力、身無分文、見識淺薄,粗鄙無禮,也要拿出十二分精神接待,不能壞了我們萬法閣的名聲。”
“小姐說得對!我們一定要向小姐您學習。”那掌櫃面色諂媚,不停點頭。
文君若揉了揉肩膀:“好累啊,我去休息了,這裡你盯著吧。”
“小姐慢走!”掌櫃暗暗鬆了口氣。
……
離開萬法閣後,姜塵又買了十斤血精米種子,花費一塊靈石;還買了一瓶血肉精氣,可當作肥料,這精氣需一塊靈石,每畝靈田,每月一瓶。
按照此計算,血精米從種下至成熟,每畝需要十瓶,就是十塊靈石。上交給玉家一半收穫,又是十塊靈石。
一年的收入是沒了,算一點其他收費,就是反倒要賠進去不少。
“難怪那房易自己出去打獵了。”
姜塵倒也不擔心走了房易的老路,有血靈砂的存在,可以替代血肉精氣的作用。
他買下一瓶,只是看看成色,長長見識,還有打掩護。
否則他既不買血肉精氣,又不出去打獵,血精米長得非常好,誰都看出來有問題。
最後,姜塵需要一柄法器。
神兵樓中,最便宜的下等法器青竹劍,需要三十塊靈石,遠不是他能買得起的。
姜塵來到了擺攤處,在這裡有一些廢舊的法器,價格相對便宜一些,萬一淘到一個能用,又能買得起的,也能一了他的法器夢。
大街上的修士,配一把飛劍,拿一個拂塵,穿著有靈光的法衣,那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走在路上也能讓人高看一等。
“道友,這柄飛劍靈紋磨滅,靈韻消失,就是一片鐵塊,只能當材料賣了。”
“瞎說什麼,這可是正品飛劍,你激發不出靈紋,那是你的問題,怎麼能說我的劍是壞的呢。八塊靈石,一分不少。”
攤位前,兩人唇槍舌劍十多分鐘,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攤主死咬著八塊靈石的價格不降,姜塵想買個樣子貨的願望也落空了。
一塊靈石買個樣子貨,裝裝門面,他還是能接受的;超過一塊自然就免談了。
眼前的這個攤主,是他遇到最便宜的一個,姜塵只能無奈離去,打算其他地方看看。
“一階妖蟲屍體,微損,吐血價出售,錯過了今天,就再也沒有這麼好機會了。”
旁邊一個富態的攤主吆喝。
姜塵正要離開,餘光一掃,看到了那具妖蟲屍體,瞳孔猛地一縮,一階初等妖蟲玉蜂王屍體。
這是,玉峰仙子的那隻蜂王。
令他駐足的原因,並非看到這隻故人養的蜜蜂;而是,這玉蜂王還沒死。
在他的靈覺中,玉蜂王的‘屍體’上還殘留著一點微弱如燭火的靈光。
靈光不滅,說明這隻妖蟲還沒死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