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歷也笑了:“當然,我們很多領域都能合作,我也熱烈歡迎貴國企業家、資本家來大炎投資、合作。

能得到阿德南·佩斯國王的邀請,我深感榮幸,我會讓助手安排具體訪問時間併發給您,我也很期待訪問那天,我們會有許多合作話題。”

“那太好了,祁歷陛下,就這麼定了,我期待您的來訪。”

“好的。”

通話結束。

祁歷沒馬上回請阿德南·佩斯來訪。

這事兒得一步步來,既然對方先邀,那就等自已訪完後再考慮回請,前提是談得愉快。

接著,其他各國元首的賀電也來了,都是主動邀請祁歷訪問他們的國家,並沒有誰說要先來大炎。

這正常,因為大炎還沒和任何國家建立正式外交,自然是先請祁歷過去,確立關係後,再由祁歷邀請他們。

光接這些元首的電話,就打了好幾個小時。

飯都顧不上吃,一直在接電話,寒暄不斷。

好不容易接完電話,下午三點才安心吃了頓飯。

飯後,秘書安排的訪問行程也出爐了,第一站是雄鷹國,半個月後出發。

之後每隔幾天訪問一個國家,行程排得滿滿的。

下午四點剛過,祁歷短暫歇息後,腳步匆匆邁進議政殿側廂,那裡,工部的尚書與侍郎們早已靜候多時。

議政殿分設正殿與側廂,前者乃帝王與群臣共謀國事的莊嚴之地,後者則是帝王私下召見重臣,密商要事的清幽之所。

國家宏圖雖已鋪展,但這並不意味祁歷可以就此安然無虞,將諸事皆託付於臣下。

大炎的每一步前進,不容偏差,不可懈怠,他需將自已的期許與要求,毫無保留地傳遞給每一位大臣,方能確保政令暢通,執行無礙。

此刻,工部尚書谷喻煌、財部尚書薛辛莊這兩位一品重臣,攜同他們麾下的二品侍郎,均已列席。

若論大炎朝中誰人最為繁忙,薛辛莊恐怕當仁不讓。

但凡國家建設,無論領域,皆需這位掌管錢袋子的大人物點頭支援,資金方能源源不斷。

今日聚會,議題聚焦於大炎通訊網路的未來發展藍圖,身為財部尚書的薛辛莊自是不可或缺,以精確估算所需資財。

“皇上駕到。”

祁歷的身影甫一露面,室內眾人即刻起立,齊聲敬呼,禮儀周全。

“都請落座,無需多禮。今日咱們直入主題,探討的是關乎大炎國通訊網未來發展的詳實規劃!”

祁歷言罷,語氣中透露出的不僅是權威,更有對未來的無限期許。

祁歷人還沒落座,話已出口。

在網路時代,既然叫做網路,通訊網路的關鍵作用,不用我多說,大家心裡自然有數。

祁歷開口道:“然而看看咱們大炎國的網路現狀,偏遠山區暫且不論,就連咱們大炎的心臟——炎都,也沒做到網路全面覆蓋,許多地方連2G訊號都沒有,更別提現在全球普及的4G網路了。

所以,我的要求很簡單:工部立即組建三家電信公司,就像銀行那樣,形成良性競爭。

同時,我要求你們在接下來的一年內,務必確保大炎所有主要城市實現4G網路全面覆蓋、手機訊號無死角、寬頻接入家家戶戶。

另外,禁止所有民間通訊企業的成立,電信企業同銀行一樣,將以國有的形式存在。

這是一年的短期規劃,待短期目標完成後,我們將著手四年計劃,四年之內,大炎國的每一個鄉鎮都必須通網路、有訊號。我知道任務艱鉅,但工部必須全力以赴去克服。”

說完,他轉向財部尚書薛辛莊,詢問道:“財部那邊,對未來一年通訊建設的預算有沒有算出來?”

在這次會議召開前,就已經提前通知財部,讓他們計算具體的開銷。

隨即,薛辛莊掃了一眼桌上的檔案,馬上答道:“據我們財部估算,未來一年用於通訊設施建設的費用大約是十億炎元,涵蓋了通訊訊號塔建設、行動網路基站鋪設、家庭寬頻線路鋪設等多個專案。”

這十億炎元,要覆蓋大炎國足足一千八百六十六萬平方公里內的所有主要城市。

也許乍一看,十億炎元似乎不多...

但別忘了炎元的購買力!

炎元的購買力非常強,換算過來,1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地球上炎黃帝國的10元錢。

而且炎元的面額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10分、1分。

沒錯,大炎的貨幣體系中沒有‘角‘,而分仍在流通。

舉個例子,一個包子只需15炎分就能買到。

這樣算來,十億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地球炎黃帝國的一百億,這可就不便宜了。

祁歷聽完,眉頭不由得擰緊:“十億炎元?為什麼費用如此高昂?”

如今大炎國庫總計也就兩千億炎元,確實不少,但還需負擔眾多官員和數百萬士兵的薪資。

此外,各類公共設施的日常維護也是一大筆開支,如發電站、水電站的維護必須到位,否則停電停水將更加頻繁。

還有道路維護、官員辦公經費、軍備的生產購買與維護、捕快裝備的購置與保養等等,不勝列舉。

十億,對於當下的大炎來說,絕非小數目。

薛辛莊如實回應:“陛下,也是無奈之舉。那些訊號塔、網路基站,乃至光纖,大炎都無法自行生產,都需要花大價錢從國外能生產的地方買進。

對方賣給我們的價格必定不菲,遠遠超出成本,因此費用才會這麼高...“

祁歷恍然大悟,隨即一揮手道:“那就自已動手造!工部也要招募這方面的人才,同時,向全國公開招標光纖製造,我相信到時候會有商家想方設法自行生產光纖的。”

祁歷從不懷疑商人們的本事。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商人們總能找出辦法制造光纖。

缺乏人才?

那就砸錢到國外聘請!用盡手段、甚至使些計謀也要弄來光纖生產技術!

這是肯定的。

商人們有時就是這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