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出口之前,他已經料想到會有這樣的反應,甚至更糟糕的情況也在他的預料之內。

而現狀比他預想的稍好一些,至少每個人都還算鎮定自若。

至於永遠廢除農業稅...

這還需要多說嗎?

自古至今,哪有一個國家是靠著徵收農業稅發家致富的?

不說碧藍星上的列國與過往的歷史,單說地球上的華夏民族。

在華夏的古代王朝中,宋朝是最富有的。

為什麼?

因為宋朝並不限制商業的發展,並且商業稅收遠遠超過農業,使得宋朝成為華夏古代最富饒的時期。

反觀其他時代,重農抑商,哪個因此而致富了?

再說現代的華夏帝國,直接取消了農業稅,卻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更是一舉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因此,農業稅從來都不是一個國家富強的根本,而廢除它,不僅能改善大炎百姓的生活,還會讓大炎帝室,對大炎陛下的認同度,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此刻,祁歷正在借鑑華夏帝國的成功經驗,無論後續大臣們如何反對,廢除農業稅勢在必行。

儘管還有許多國策可以學習,但眼下的情況只能一步步來。

廢除農業稅已是一項重大的舉措,其他事宜可以隨後逐步解決。

祁歷沒有理會群臣的震撼,宣佈永免農業稅後,他的後續發言迴歸了常態。

即便如此,依舊讓大臣們心中捏了一把汗,生怕這位行事出格的新帝再出什麼奇招。

單是農業稅一事,已讓所有人頭痛不已,束手無策。

登基典禮隨著祁歷發言的結束基本告一段落,畢竟時代不同,沒有古代那麼多繁複的儀式。

祁歷,從此刻起,正式成為大炎第四22任陛下!

登基大典結束後,與一群食之無味的大臣共進完豐盛的午餐,祁歷立刻召集了即位以來的首次內閣會議。

大炎的內閣由所有正一品、從一品的大臣組成,即兩省九部的所有尚書。

開會的地方不在大會議室了,改到了議政大廳裡頭。

議政大廳的中央,擺著一張超級大的黃花梨紅木圓桌子,部長們一個個坐好了自已的位置,可是都沒人說話,臉上都是一副嚴肅的樣子。

祁歷步入,眾人紛紛起立,齊聲高呼:“拜見陛下。”

儘管少了古代繁冗的禮節,大炎陛下的稱呼依舊未變,以“陛下”尊稱。

祁歷面帶溫煦笑容,向眾人揮手示意落座,自已也隨之坐上了主位。

兩側是十一位內閣成員,構成了大炎帝國的核心力量。

他們年歲均不輕,最年長的已過七旬,最年輕的也有五十開外。

甫一落座,左相,即中書省宰相戚永亮便一臉沉重地首開其口:“陛下,微臣有一事請教,關於陛下在登基大典上提及的永免農業稅...是否欠妥?

大炎自古以來,農業稅是國庫極為關鍵的收入來源,現今國庫本就虛空,再失去這部分稅收填充,恐怕很快就將面臨大問題!”

戶部尚書薛辛莊也苦笑接話:“正是,眼下國庫僅餘不足兩千億炎元,最多維持到年底,而且是在不啟動任何新專案的情況下,一旦到了年底...恐怕連大炎官員的俸祿都難以發放。”

現今碧藍星上流通的國際貨幣是鷹元。

鷹元,作為碧藍星上唯一超級大國雄鷹國發行的貨幣,地位等同於地球上美國的美元。

大炎國的貨幣是炎元,且炎元相當值錢,與鷹元的匯率達到1:1,甚至價值略高,詳細兌換比約為1.02,也就是說1炎元可以兌換1.02鷹元。

因此,兩千億炎元...

其實也算不上少數。

然而!

這取決於哪個國家,對於那些面積狹小、人口稀少的國家,兩千億炎元確是一筆鉅款。

然而大炎國的領土面積達到190萬平方公里,人口更是以億計!

人多、地廣,自然而然城市眾多。

如此廣闊的國土和眾多城市,即使大炎國當前基礎設施落後,維護也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

正如戶部尚書所言,兩千億炎元能支撐到年底已是不易。

不過,既然決定了永免農業稅,祁歷自然胸有成竹,擺手淡然道:“永免農業稅之事,我心意已決,不必再議。”

面對兩側愁容滿面,祁歷淡淡說道:“古今中外,你們可曾見過哪個國家因徵收農業稅而致富?

農業稅除了勉強維繫國家運作外別無益處,而這份負擔全部壓在了大炎百姓肩上,極大影響了他們的生活。

故此,大炎想要真正復興,農業稅絕不可再考慮。”

停頓片刻,他看向戶部尚書,沉聲說:“即日起,全面開放大炎商業,任何願意從事商業活動者必須得到充分支援。

此次會議旨在為大炎未來的發展奠定基調,具體發展規劃,我會隨後擬定章程。

你們需在最短時間內提供一份調查報告和詳細章程,主要內容涵蓋商業、工業、銀行業的發展,請給我詳盡的報告。

包括軍事方面在內的你們各自負責領域,我需要一份詳盡報告!

會後立即著手處理這些事項,此外...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連忙應答:“微臣在。”

“立即指派外交司與各國交涉,推動國際貿易互惠與投資,即刻行動!”

見禮部尚書欲言又止,祁歷直接揮手打斷,語氣堅定:“我不需要你提問,我此刻只要求執行,有問題嗎?”

“是!沒有問題!”

禮部尚書還能怎樣?

唯有苦笑一聲,點頭應承。

“行了,今天會議就到這裡,現在百事待舉,咱們得簡單辦,快點兒辦,散會吧。”

說完,祁歷站起身離開,留下一群面面相覷的大臣在那兒。會議程序之快,祁歷之強勢,實則未與眾人過多商討,直接下達一道道政令。

不容他們提出建議或疑問,一切已被安排就緒,說罷便解散了會議。

不管怎麼說,不管這些政令是否真好,祁歷這一系列舉措至少說明這位新帝心中有數,知曉如何引領大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