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村民們反應過來,村頭已經有兩輛挖掘機在“嗡嗡”施工了。

“什麼情況,這是要動工了?速度這麼快?”一大早上,村頭就聚集了十來個人,有人端著碗邊吃便打探著。

“開始挖路了,把水泥地挖開,挖溝,埋管。”開挖掘機的小夥子邊幹活便利索的答道。

“看來是裝汙水管了,這次鄉里的速度可真快,不像以前,幹個啥事,光打雷不下雨。”老剛叔在村裡轉了一圈,傳達著收集到的資訊。

“另外,各家各戶門前都要留一個汙水口,方便和村裡主幹道上的管連線,一家留一個口。”勝叔騎著腳踏車,在村裡檢視了一圈,並隨時傳達鄉里和村委會的工作要求。

這次鋪官網勝叔格外上心,不出三天,大家就已經搞清楚了來龍去脈。

這次鋪官網是縣鄉財政出資,據說要招投標。勝叔的侄子一直在外承包工程,具體承包什麼不清楚,這次幾個村的活都包給了他,至於怎麼承包到了,有無資質,這個就不得而知了,其中的彎彎繞繞誰又知曉呢。

這不,已經招兵買馬乾了起來。

機器一開工,村裡頓時有了活力,這次不用動員,各家都格外積極,選好自家的排汙口,免得鋪到家門口了錯過機會。

至於這汙水排到哪裡,走向如何,村民們有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的憤憤不平牢騷滿腹。村東頭有個大坑,西頭緊挨著河,這條河流經十來個村,以前主要是灌溉農田,現如今已經不用河水改用井水灌溉了,河水少得可憐,且河道多年未整修,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風光,倒是兩邊的大楊樹鬱鬱蔥蔥,夏日裡走在林蔭道上,愜意的很。

往河裡排放顯然是不合適的,汙染水源不說,其他村也不會答應。只能往村東頭,村東頭的幾戶人家自然有意見了。

“這可不是一個村的吃喝拉撒臭水都往這邊排,那怎麼行,風一吹,那味道會好聞?”胖嬸質疑。

“可不是,風水輪流轉,有好事沒咱們,壞事倒輪得上?咋不往南邊的大坑排呢?”強子爹憤憤不平。

“那你咋不去村裡讓評評理,只會在門口瞎抱怨。”強子嬸更生氣。

“再等等,看人家咋說,又不是挨著我們這幾家。”強子爹遇事總是小心翼翼的。

“馬上要鋪到門口了,咱還能讓改道不成,村裡決定的,咱也沒法,只要安生過日子就行。”強子爹什麼時候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

“聽說還要在這邊上建個汙水處理站,也不知道啥情況,效果咋樣,有沒有噪音,俺家離得最近,我得去打聽打聽。”敏子娘可不是省油的燈。

無論好事壞事,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總會有衝突的時候,如何處理就考驗村領導的協調處理能力了。

天成這幾天回了趟城,手機倒沒閒著,電話一個接一個。有鄉里安排工作進度的,有村民投訴反映情況的,有生意業務往來的,不得不說,自從當上這個村支書、村主任,他的精力大部分都用在了村上,但還是有些力不從心,對上,他要完成縣裡、鄉里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上面千頭線下面一根針,黨建、衛生、計劃生育、衛生整治、糧食補貼、扶貧攻堅、托幼養老、產業發展、村莊規劃......其次要想幹好,還得有想法有魄力,最主要的是資金從哪裡來,人、財、物的問題終究不好解決;對下,他面對的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們中的部分人的思維習慣、固有觀念總是格格不入,想要短時間內改變是不可能的,有時候他感到無名的憋屈,但又無處訴說,究竟是為了誰,為了什麼。

汙水管網的事情牽扯到村裡的長治久安,如果質量不過關,後續出現問題,找誰去?這些包工頭哪個不是事前拍胸脯保證一大堆,事後出了事拍屁股走人,但因為牽涉到鄉里招投標,小工程不用招投標,還不是上邊領導一句話?從目前來看,沒有熟人親戚,這活還真是攬不到手裡,聽說競爭的很厲害,有的還打起了架,哎,基層辦事哪能離得了人情事故呢,何況是最基層的農村。

管不了的事只能徒增煩惱,好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家門口的施工倒是監督的緊,那些人在老百姓眼皮子底下幹活也規矩多了。

由於村裡的路連著鄉路,不能長時間挖溝,影響村民出行,天成催促著進度,加上鄉里也急著驗收,不到一個月,這項工程算是完工了。

村東頭的汙水處理池還沒建,這些活可以慢慢幹,起碼不會影響交通。

由於村裡的路是去往縣城的必經路,鋪設管道損毀了一部分路面,正好藉此機會鋪成柏油路。

柏油路的資金審批很快也都下來了,主要是上邊政策好,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要求村裡主幹道都是柏油路,一時間村裡煥然一新,村容村貌有了大幅度提升。

“還是柏油路好,走著多舒服,又幹淨又平整,比以前的水泥路強多了,沒有坑坑窪窪。”顯然村民們開始感受到家門口的變化,紛紛交口稱讚。

“是呀,這都是公家出資乾的,咱老百姓也不掏錢,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呢。”

的確,多少年來,村裡的路都是泥巴路,平時經過車輪的碾壓,整個路面都是坑坑窪窪的,出門都是踩著泥。特別是碰到下雨天,那就都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水”+“泥”路,濺一身水是常有的事。

如今,終於告別了泥濘的歷史,下雨天出門不用穿膠鞋了,開車也不陷了,老百姓們切切實實感受到政府的關心,感受到惠民政策的好處,哪怕只是一點,無不感激涕零,多麼淳樸的鄉親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