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號的一天,
陳永樂終於等來了報社回覆的郵件。
好訊息:《商報》《新晚報》《工商日報》等三家報社都來信表示願意刊登這部武俠小說。
壞訊息:稿費沒有達到預期,最低千字十元,開出最的高是《新晚報》千字五十。
“糊弄鬼呢。”
陳永樂盤坐在地鋪上微微有些鬱悶地看著手中的郵件,
這段時間他也瞭解了一番這個時期小說作家的稿費情況。
要論最高的,無疑是名震江湖的倪眶,千字千元。
普通作家尤其是新手,普遍都不高,
但也沒低到千字十元的地步,
通常都是在千字百元左右。
雖然這四家開的稿費很低,但陳永樂還是很高興。
證明他這條路走的通。
“有搞頭哈。”
晚上,
一家四口,和往常一樣坐在小客廳裡吃飯。
陳永樂從外面進來,手裡拎著一個袋子,
他用身上為數不多的錢買了點酒水飲料還有滷菜。
“邊個又亂花錢。”
阿爸陳家安板著臉撇了眼桌上的白酒微微湧了湧喉嚨,隨後裝作吃飯不理會。
“就你話多,吃飯都堵不住嘴。”
阿媽李秀寧歡喜的接過兒子買的牛奶,不滿的衝著阿爸說了一句。
歲月的苦難遮蓋住她那張原本清秀如花的臉龐,
她曾是內地大戶人家的小姐,讀過一點書。
小的時候一家人逃難來到了香江。
後面原主老爸憑著一張帥氣的臉和一份收入不錯的手藝,成功捕獲了芳心。
可惜,時代在變遷。
機器代替了手工,原主老爸這門比較吃香的手藝,也變得不那麼吃香了。
而老媽也從原來的相夫教子,為了生計,被迫到工廠打工。
一家人日子雖然過的清貧,但好在隨著兒子漸漸長大,多了一個人掙錢,女兒乖巧懂事,
也就有了盼頭。
一家人原本想著等攢夠了錢,買個大點的房子給兒子結婚。
誰知道,就在兩個多月前,兒子死活不願意在酒樓工作,
也不願意跟著父親學手藝,
非要去混什麼江湖。
差點沒氣死夫妻倆。
如今,兒子又改邪歸正,作為母親當然是滿心歡喜。
雖然,她跟丈夫一樣同樣覺得陳永樂寫小說掙錢這事不靠譜,
自己兒子什麼文化水平夫妻倆很清楚。
但再不靠譜,也好過去外面混。
所以,這段時間,儘管陳永樂整天遊手好閒瞎逛,她也沒多說什麼。
想著等兒子哪天死心了,也就安安心心回去上班。
飯桌上,
陳永樂給阿爸倒了杯白酒,又替阿媽倒了杯牛奶。
夫妻二人相望一眼。
阿爸陳家安黑著一張臉,準備說點什麼,卻被阿媽李秀寧瞪了眼止住了話語。
小妹陳慧芬看到地上袋子裡還有一瓶汽水,很自然的伸手去拿。
豈料,陳永樂一腳踩在袋子口。
陳慧芬俏臉瞬間陰沉下來:“陳永樂,你什麼意思?”
陳永樂挑起一塊滷菜,塞進嘴裡,拿起杯子跟阿爸碰了下,小咪一口後,斜瞅了眼阿妹:
“我說過是給你的嗎?”
“那你給誰的?”
“我自己喝不成?!”
“你.....哼!!撐不死你。”
陳慧芬怒目而視,陳永樂裝作沒看見,自顧自喝酒吃肉。
這段日子,嘲笑他最多的就數這個小妹。
年紀不大,說話一套一套的。
“什麼你連造句都不會還學人寫小說。”
“寫的什麼玩意,狗屁不通。”
總之就是各種貼臉開大。
氣的陳永樂好幾次差點暴走。
今天逮到機會了,可得教育一番,讓她知道什麼是來自血脈的壓制。
阿媽李秀寧看著倆人拌嘴,眼看著就要吵起來,不得不岔開話題問道:
“阿樂,你,你最近是不是缺錢了?”
在她的記憶裡,兒子是一個話不多的人,也談不上表達感情。
如今這般獻殷勤,夫妻倆以為是缺錢花。
陳永樂怔怔了下,想了想回道:“缺,也不算缺。”
小錢不缺,身上還剩下兩百多,省一省還能撐個個十來天。
陳慧芬嗤笑一聲,搶在阿媽前面譏諷道:
“我說你怎麼今天這麼大方,原來是找阿媽要錢,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陳永樂,你就不能好好上班,別跟個小混混一樣,整天....”
“阿芬...”
“住口。”
兩個聲音同時開口呵斥道。
“沒大沒小。”李秀寧陰沉著臉:“他是你哥哥,有你這麼跟自己阿哥說話的嗎?一口一個陳永樂,書都白唸了?!!”
“本來就是。”陳慧芬不服氣的頂了一句,說著眼淚就在眼眶中打轉。
一旁的陳永樂見如此,打起了圓場:“阿媽,沒事的,別生氣,不能怪阿妹,誰讓我這個做阿哥的不稱職呢。”
說著,他拿起地上袋子裡的汽水,開啟後遞到阿妹跟前。
李秀寧恍惚間感覺自己兒子好像長大了。
陳家安也差不多同樣的想法,
兒子這段時間的變化有些大,以前是個悶葫蘆,話多了,要是罵的多了,就頂兩句然後扭頭跑出去。
自從回來後,不但話比從前多了,性格也變得開朗許多。
陳慧芬低著腦袋啜泣著,看著跟前的汽水,非但不領情,反而吼道:
“拿開,我不要你假惺惺的。”
陳永樂懶得搭理,而是起身,從自己的私人櫃子裡拿出幾封信,遞到阿爸跟前。
“什麼?”
陳家安狐疑的看了兒子一眼,夫妻倆湊到一起看起了信封。
當看到信封的郵件地址開頭寫著:工商日報以及某某某地址之時,夫妻倆著實震驚了一把。
“阿樂,這,這這是....”
“嗯,他們幾家都看中了,這是回件。”
多日來的不看好,如今揚眉吐氣一回,陳永樂表現的很平靜,也很坦然。
吃著菜喝著小酒。
說不上嘚瑟,卻很享受這種分享喜悅帶來的感覺。
夫妻倆很認真的看完這三封信,久久不能平靜。
就連低泣中的陳慧芬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拿起信件看了起來,
隨後,不可置信的看了眼陳永樂。
好像是第一次認識自己的哥哥。
“真是眼盲,這都能賺到錢?!”陳慧芬不服輸的低聲嘟囔道。
小說她看了個開頭,
在她看來,就陳永樂寫的那玩意,還不如她寫的作文。
這都居然能賣錢???
那我也行。
接下來,
屋子裡洋溢著喜悅與歡笑。
李秀寧從未像今天這般自豪過,
儘管兒子一直以來是她的驕傲,但這種驕傲跟現在這種不同。
錢不錢的是小事,主要是兒子寫的東西被人看中,
還是三家大報社一起爭搶的那種。
這年頭的香江,對文化人依舊是很推崇。
特別是能靠知識賺錢,就更加另眼相看了。
她現在恨不得將這個訊息告訴身邊所有的親朋好友。
陳家安也差不多,他壓著嘴角,壓著微微抖動的手,拿起桌上的酒杯,頭一次主動跟兒子碰了碰。
後天就是清明,也是回鄉祭祖的日子。
老陳家祖輩十代,從未出一個正兒八經的文化人。
而今,就要在自己兒子身上實現,這由不得他不激動。
【上帝無情的將你丟在這裡,必將是有祂的用意!——陳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