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的早上,李恪帶著官家王伯兩個人一起上路前往藍田縣。

之前李恪看好的地,已經在藍田縣令的操作下被轉租給他了,兩百畝地每年只需要五百貫就能拿下,簡直不能再便宜了。

其實在戶部接到藍田縣令的報告之後都覺得不可思議,這天下本來就有那麼多種不過來的地。

就算朝廷鼓勵農民去開荒,減低稅收,甚至獎勵耕地都開墾不過來,居然還有人要花錢租?

這是錢多了沒地方花了是吧?

而且這個冤大頭還是三皇子漢王殿下……

不過大唐目前的財政狀況的確吃緊,有這樣一筆幾乎是送上門來的錢,世家出生的崔紹怎麼可能放過呢,當即就批下了文書,把那塊地租給了李恪。

蚊子再小也是肉,再說五百貫錢其實也不算少,他作為戶部尚書每個月的俸祿才十幾貫錢呢。

當然他是世家出生,也不在乎這每個月的俸祿,但至少現在的崔紹還是為大唐著想的。

俗話說得好,習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世家的那些讀書人最想的不也是到朝廷當官的嘛……

而和其他官員不同的是,這些世家出生的官員很少會把朝廷放在第一位,在他們心中自己家族的興衰才是最重要。

過在不損害家族利益的前提下,這些世家出生的官員還是挺盡責的。

……

“記下來,河裡的水要引到田裡,不然的話,兩百畝的地靠人力來挑水灌溉是來不及的。”

“這地需要儘快的開墾出來,正好能趕上最後一波種紅薯的時節。”

“還有,你在縣裡找夜香郎談一下,給他們每一挑夜香十文錢的價格,把東西買下來運過來,肥料這種東西可不能少。”

李恪帶著王伯和藍田縣令走在已經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指點江山。

而王伯手裡拿著一隻毛筆和一個小冊子把李恪說的話全部記錄了下來。

在漢王府和李恪也相處了一段時間了,王伯深知自己這位年齡不大的王爺簡直是神仙化身,光看家裡的那些擺設就知道了,還有能不斷吹出涼風的神器呢!

所以哪怕是李恪要求買下夜香這種汙穢的東西,王伯即便不理解,也還是忠實的記錄下來。

“漢王殿下,下官有一件事需要彙報一下……”

這時,一直跟在李恪身後當跟屁蟲的藍田縣令見李恪不再說話,連忙開口稟報:“現在這個時節,縣裡的青壯年可不多了,家裡剩下來的基本上都是老弱婦孺了,要開這兩百畝地可能需要不少的時間……”

李恪眉頭一皺,只一點倒是有些忽略了,現在這個是時節那些青壯年們大多數都在軍營裡面訓練呢,勞動力不足啊!

大唐此時還是府兵制,說穿了就是除了一些特定的職業士兵之外,大多數都是農忙的時候是農民,農閒的時候是士兵……

也正是因為府兵制度才讓大唐的軍隊適數量一直領先周圍諸多國家,唯有突厥這種遊牧民族能在這個時期依靠騎兵優勢和大唐扳手腕。

“陳縣令這個問題提的不錯,人手不足我們就從器具上下手,我有一個物,名曰曲轅犁能大幅度的減輕人力畜力的需求。”李恪沉吟片刻說道。

反正曲轅犁本身就是在唐朝被髮明出來的,李恪最多讓它早一些出現而已,而且這曲轅犁結構簡單,基本上只要看到曲轅犁,稍微懂一點木工的人都能給仿造出來。

所以別看曲轅犁是好東西,其實真不能給李恪帶來什麼大的收益,最多獻給朝廷能獲得一點獎勵或者低等爵位而已,但是李恪是差這些的人嗎?

要說錢,李恪的確不富裕,但是每天炒茶的收入也在還幾百貫錢。

隨著炒茶在李孝恭龐大的銷售渠道打響名號之後,越來越多的長安城外的文人雅士也開始知道了炒茶的妙處,紛紛開始向李孝恭進貨。

但是做了多年生意的李孝恭可精明著呢,知道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每天就放出一定量的炒茶,導致炒茶的市場價格一路飄高,李恪的分紅也每天都在漲。

所以曲轅犁在李恪手上沒啥用,還不如早點放出來,造福一下大唐的百姓,說不定有了曲轅犁,來年每家還能多種幾畝地呢。

……

李恪在藍田縣一共呆了十天,直到看著來開荒的百姓能熟練使用曲轅犁之後,才徹底放心,畢竟這裡短時間直接都算是他重要的原材料來源基地,不得不讓他上心。

在此期間,李恪還受到了藍田縣所有百姓們的一致擁戴。

毫不誇張的說,這裡的百姓們有一部分甚至不知道當今天下皇帝是誰,但是卻沒有不知道漢王是誰的……

這就是李恪用錢糧和以及給他們一份可以餬口的生計。

大唐的百姓很淳樸,誰給他們吃飽穿暖,他們就認誰,在藍田縣這個地界,這個人就是漢王殿下李恪。

“大哥哥,你真的要走嗎?”

李恪離開這一天,附近的村民們自發的前來相送,就算家裡再怎麼窮他們也各自拿出了他們認為最珍貴的東西。

有烙餅,有雞蛋,有山上摘來的野菜,都要送給能讓他們吃上飽飯的漢王殿下……

而其中一個和李恪年齡差不多的小女孩更是扯著李恪的衣襬,很捨不得他離開……

“妞妞乖,你在這裡幫大哥哥看著這些土地裡的東西,等他們長出來了以後,你們就都不用捱餓了!”李恪摸著小女孩的腦袋說道。

“妞妞一定幫大哥哥看好,誰敢來搗亂,妞妞就放狗咬他!”妞妞小臉堅毅的說道。

“哈哈哈,各位,那麼這裡就拜託大家了,以後一旦有什麼麻煩事,就到長安城來找我!”

李恪說完,向來為他送行的百姓一拱手,然後頭也不回的跨上摩托疾馳而去。

百姓們依舊沒有散去,衝著李恪漸行漸遠的背影不斷揮手,臉上洋溢著感激與希望的神采……

而就在不遠處的一個小土坡上,穿著微服私訪專用套裝的李世民,看著李恪的所作所為,神色不斷變幻,最終嘆了口氣,在李炳的服侍下緩緩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