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曹操聽聞江東有無敵鋼鐵怪物,大家猜測有墨家鉅子在為孫劉聯軍助戰之時。

座下一人慷慨請令,要往江東探查情況。

曹操抬眼一看,此人三十餘歲,長身玉立風度翩翩,正是新投入他帳下的九江名士蔣幹蔣子翼。

曹操大喜,哈哈大笑道:“子翼先生機辯無雙,定能為孤解憂!”

九江蔣氏也是當世有名計程車族之家,蔣幹自幼飽讀詩書,有機辯之名,與江東大都督周瑜乃是多年同窗好友。

周瑜結識孫策後毅然舉家投奔孫策,得到孫氏重用,執掌江東兵權。

而蔣幹因為不看好荊州牧劉表,也不敢拖累家族,所以遲遲沒有在荊州出仕,常年在家讀書,觀望天下局勢。

直到曹操率大軍南下,蔣幹覺得天下大勢在曹,所以下定決心毛遂自薦,投奔到曹操帳下。

曹操逼降劉琮,正極力籠絡荊州士族。

見名士蔣幹來投,自然舉雙手歡迎,授予參軍之職。

荀攸也喜道:“若是有子翼先生前往江東,定能查訪到墨家子弟是否相助孫劉蹤跡。”

蔣幹傲然一笑:“區區墨家子弟蹤跡乃小事爾,屬下前往江東或有幾分說服周公瑾來降的把握。”

“哦?此言當真?!”

曹操驚喜的問道。

“周公瑾與屬下多年同窗,相交莫逆。此人常有匡扶明主平定天下大亂之志。江東蠻荒之地,民不過百萬,兵不過五萬,如何能施展他的大志?

若丞相許其上將之職,委其用兵之權,屬下定能勸其率眾北歸,為丞相帳下犬馬!”

蔣幹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的話,曹操聽罷哈哈大笑。

“若周公瑾來投,孤何惜上將之職!子翼,你若能說降周公瑾,使江東不戰而定,孤定然上表天子,不吝封侯相待!”

蔣幹一聽,嘴角微翹,乾淨利落的對曹操拱手一禮:“那屬下即刻前往江東。”

“且慢!”曹操伸手一擺,“且待孤為你準備厚禮財帛,方不致慢待公瑾。”

“丞相不可。”蔣幹搖頭拒絕道,“周公瑾乃國士,區區財帛須輕看了他。屬下只需一童子相伴,輕舟前往即可。”

曹操欣慰的點點頭:“如此一切依子翼所言。”

蔣幹得令,只在自己住處收拾了幾身換洗衣物和幾卷書冊,帶著一個青衣小童上了一葉小舟,便順江而下,直奔位於赤壁的周瑜大營。

望著消失在長江上的船影,曹操感慨道:“孤原以為潁川多有才智之士,想不到荊襄之地亦有慷慨瀟灑之士。孤得子翼相助,尤勝十萬大軍。”

荀攸,劉曄等人紛紛跟著出言讚歎,為曹操能夠很快平定江東稱賀不已。

唯有賈詡微微皺著眉頭,沒有上前湊熱鬧。

沉默了許久,還是暗暗嘆息一聲,打消了再度勸諫的念頭。

......

不說蔣幹渡江勸降周瑜。

且說夏口城外,李源帶著廖化和一隊士兵上馬晃晃悠悠走了近三個小時,循著標記終於來到關平養傷的地方。

他開始還是有些擔心路上又遇到夏侯稱那夥兇人,所以不管廖化怎麼催促,只是不緊不慢地策馬前行。

說實話,他馬術不好,就算想快也快不起來。

其實走的時間長了,廖化或許也看出來了。不過他雖然有些疑慮,但也沒好意思問。

畢竟李源自己說過,他們家是因為戰亂避禍南方,路上遇到盜匪,只剩下他一人這些年來顛沛流離。

亂世之中世家大族因此滅族的都不在少數,李源不會騎馬也算不上啥奇怪的事。

他怕開口詢問觸及到李源的傷心往事,便沒有就這件事多說什麼。

只是找一些學問上的事與李源探討。

李源雖說對當世流行的古文經學並沒有太多瞭解,但他畢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丟掉專業書本也不過區區幾個月時間,很多經典古文金句還是能夠信手拈來。

四書五經通篇背是背不出的,就算還在學校裡也沒可能背出來。

若是拿廖化擅長的學問比,李源或許很快露出基礎不實的馬腳。

但閒聊的話,他的知識面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未來兩千年那麼多歷史學家總結出的經驗,就算李源隨口扯出幾句,都能讓廖化讚歎不已。

心說世家子弟果然名不虛傳,見解獨到,非常人能比。

看李源年紀不大,卻涉獵甚廣,若非家中萬卷藏書絕對不可能培養出如此人物。

他心中早已確定,這李源李子初廣宗李氏後人身份定然確鑿無疑。

途經李源與夏侯稱遭遇地點,廖化手下發現了一些慘死的戰馬和一部分曹軍丟棄的武器、戰甲碎片。

李源沒解釋,他也沒辦法解釋自己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索性閉口不言。

倒是廖化開口幫他腦補出了一切:“坦之都尉這些年跟著君侯果然進步神速,與曹軍精銳虎豹騎正面作戰竟還能拼掉對方十幾騎悍卒。就算他百餘部下盡沒,這份戰績也足可自傲了。”

虎豹騎有多厲害,只要經過長坂坡一戰的倖存者誰不知道。

劉備幾萬大軍在虎豹騎面前幾乎不堪一擊,張飛、趙雲率領的幽州精騎都只能落荒而逃,僅勉強保護著劉備等人撤出戰場。

在那次戰鬥中,虎豹騎損失可以說微乎其微。

但是關平竟然能帶著一百多步兵為主的巡哨士卒,正面對撼數十虎豹騎,造成對方十幾騎傷亡,在廖化眼中,關平足可媲美張飛趙雲等上一輩大將了。

李源愕然片刻,不禁釋然一笑。

廖化已經幫自己做出了完美解釋,那還說個屁啊。

把這份功勞送給關平有啥關係,關鍵是能進入劉備集團混個小官,安安穩穩苟到蜀中,其他全是次要的。

至於到時候會不會穿幫,他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關平怎麼想是他的事情,自己只要死不承認,誰能想到一個文弱書生能幹掉這麼多鐵甲騎兵。

這不扯麼?

李源不負責任的想著。

嘴裡裝模作樣感慨:“元儉兄,所謂虎父無犬子,關都尉以前或許沒有獨自帶兵的機會,所以才沒那麼顯眼。人的潛能是可以逼出來的,遇到這種情況,我想他才發揮出了自己所有能力。”

“人的潛能是可以逼出來的。”廖化重複著李源的話,不由得眼前一亮,“李公子果然見識廣博,廖化受教了。”

“呵呵,元儉兄叫我子初就好,在下一介白身,當不得公子之稱。”

“李公子過謙了,廣宗李氏後人如何當不得一聲公子。”

“元儉兄,你這是不願與在下結交麼?”李源故作生氣的問道。

“呃......那廖化就託大了,哈哈哈哈!”

廖化心中愉悅,他不過是一個縣裡豪強,勉強算是末流士族。

能與當世名門子弟結交,當然求之不得。

之後兩人之間氣氛更加融洽,待手下收攏曹軍留下的武器甲片作為戰利品,便再次趕路。

很快來到李源安置關平的那片蘆葦蕩。

李源策馬上前,高聲道:“關都尉,我帶人來接你啦!”

說罷下馬分開蘆葦蕩,只見蘆葦棚中關平手持短刀,一副警惕的模樣。

見到李源才神情一鬆,癱倒在木板上,臉上泛起笑容:“子初,你......你總算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