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

洞陰玄和之炁,凝化成人,曰“太元聖母”。

元氣之氣的相因變化而生玄妙玉女,變化又生老子。

太上老君歷劫行化,應接隱顯,不可稱論。故散形分神,寄胎於元君,託孕八十一年而生,誕於左肋。因指李樹為姓,成為老子,號元君為李母。

後來老子得元君傳授“五符九丹”而在世行化。元君乃乘八景之輿,白日昇天。

元君既是太元聖母。

元始天王與太元聖母通氣結精後,誕下東王公和西王母。

先天混沌之氣分化出的先天陽氣匯聚所化,東王公。

先天混沌之氣分化出的先天陰氣匯聚所化,西王母。

西王母,又稱“金母”,統率所有男仙。

住在崑崙山的瑤池處。

長髮披肩、面帶虎飾、頭戴玉器、身披豹皮。

調和陰陽,致召萬靈,統括真聖。有“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元樂,百歲蟠桃,開金碧之靈園”。神威使“十方高聖同擁護,九曜仙真共策行”。

【崑崙】

崑崙山,是天帝的下都,人間的落腳點。又稱崑崙虛,崑崙之丘,玉山,王母之山等。

西王母等百神長期居住在這裡,開明獸“陸吾”守衛著這裡,似老虎,九頭人面,向東屹立,還掌管天之九部和天帝飼養靈獸和靈草的苗圃。

每年的三月初三,西王母都會在瑤池宴請百神來慶壽,謂為“蟠桃會”。

崑崙虛下城池九重,城高達一萬一千里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

沿崑崙山向上攀登,入涼風山,達涼風山可長生不死。

繼續攀登,達懸圃山,居神靈。

再攀登,入天界,天帝居。唯有天神可登。

崑崙山生神木“木禾”,旁有門四百四十道,玉質深井九口。

閶闔(音昌和)門是一道天門,傾宮、旋室、懸圃、涼風、樊桐等地皆在閶闔門內,內有疏圃之池,黃泉水注入,流繞此地三圈後成“丹水”,喝了可以長生不死。

崑崙墟內有一個叫“泑澤”的地方,靠近不周山,是黃河的源頭。泑澤裡有一種叫“嘉果”的果樹,果實像桃子,食其果可解煩惱憂愁。

崑崙山下有一處“弱水之淵”,據稱弱水連鴻毛都浮不起來。

發源於崑崙之丘的除了弱水,還有黃河,赤水和洋水。這四條水,是天帝的神泉。天帝用它們調和靈藥,滋潤萬物。

崑崙山西邊幾百裡是軒轅丘,草木不生。

崑崙山東邊是槐江山。這裡也是天帝的園圃。山上多寶石美玉。山上住著“英招”,馬身人面,虎斑鳥翅,巡行四海,傳佈天帝的旨意。

崑崙山東南處有澤地“雷澤”,其中有一位神祇,為燭龍之子,名曰“雷神”。龍身人頭,拍打腹部,就會發出雷聲。

東王公與西王母相對應,統率所有男仙。

頭髮皓白、面帶鳥飾、頭戴玉器、身披虎皮。

居住在東荒的昆嵛山中,此山因為東王公,又被稱為東王山,但因為實在是太簡陋了,就叫成“東荒山”了。

東王公,又稱“木公”,代表光明。別稱扶桑大帝、青童君等,號曰“太微東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

(楚地稱之又稱“東君”,楚地的東皇太一是融合了“昊天上帝”和“東王公”的形象。)

天地間的人,在初次昇仙得道之時,都要“先見金母,後謁木公”,然後才能升入九天,參拜三清祖師(殿)。

......

畢竟不知崑崙山中珍寶幾何,且聽下回分解。

(參考文獻:

太元聖母是西王母和東王公的母親:

1.《元始上真眾仙記》:“復經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澗積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資絕妙,常遊厚地之間,仰吸天元,號曰太元聖母……太元聖母生天皇十三頭,治三萬六千歲,書為扶桑大帝、東王公,號曰元陽父。又生九光玄女,好曰太真王母”。

2.《無上九霄玉清太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雲:朕為浮黎元始天尊之子,玉清神母元君之男,玉清元始天尊之弟,太上老君之叔。

3.晉-葛洪《枕中書》:“元始,君(玉皇本體是三清祖氣,大道根源。)施經一,太元母施緯一,生天皇十,三氣治三萬六千歲,書為扶桑大帝東王公,號曰元陽父、扶桑大帝,住在碧海之中。”

西王母:

1.《山海經·大荒西經》:“西王母穴處崑崙之丘。”

2.《山海經》:“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

3.東晉葛洪《枕中書》:稱西王母為元始天王與太玄聖母通氣結精後所生之女,號曰“太真西王母”,是西漢夫人,“所治群仙無量也”。

4.《古今圖書整合·神異典》卷二二二:稱西王母自“西華至妙之氣”所化生,“生而飛翔,以主毓神元奧於渺葬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氣成形”。而成太陰之精,女仙之宗,與太陽之精東王公相配匹,“共理二氣,而育養天地,陶鈞萬物矣”。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鹹所隸屬。凡是世上成仙之人,進入天庭,都要“先見西王母,後謁東王公”,然後才能進入三清境,拜見元始天尊。

5.魏-曹植-《仙人篇》:“東過王母廬,俯視五嶽間。”“王母廬”即今之山東泰山腳下王母池,唐代時稱之為瑤池。據載,王母曾於泰山王母池,集聚群仙,所以其後建立道觀加以祭祀。

6.隋朝李諤有文曰:“昔黃帝建岱嶽觀,遣玉女七人,雲冠羽衣,修奉香以迎王母。”

7.敦煌莫高窟壁畫。

東王公:

《三教授神大全》卷一釋曰:“東華者,以帝君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也,分治東極,居東華之上也。紫府者,職居紫府,統三十五四司,遷轉洞虛宮較品真仙也。陽者主東方少陽之氣,生化萬匯也。帝君者,位東方諸天之尊,君牧眾聖,為生物之主”。

2.《易》曰:“帝出乎震也”。因此有“東華紫府少陽帝君”之稱。凡仙有九品,一曰九天真皇,二曰三天真皇,三曰太上真人,四曰飛天真人,五曰靈仙,六曰真人,七曰靈人,八曰飛仙,九曰仙人。凡此品次,初次昇仙得道之時,都要“先見金母,後謁木公”,此後才得升入九天,入參三清祖師(殿),就是拜太上而觀元始。

3.漢初童謠曰:“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

4.《元始上真眾仙記》:“太極方法時,宇宙智慧最美好的母愛精神,形化為太極母親的形象,以輔佐玉皇開天闢地時化身成的盤古真人。號曰太元聖母……太元聖母生天皇十,合三氣治三萬六千歲,書為扶桑大帝、東王公,號曰元陽父。太元聖母又生“九光玄女”,號曰“太真王母(太真夫人)”,為西王母。

5.《路史·前紀一》羅蘋注:昔二氣未分,螟涬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

6.《真靈位業圖》排在上清左位,

7.《仙傳抬遺》說他“冠三維之冠,服九色雲霞之服,亦號玉皇君。”

東王公和東皇太一:

郭沫若《卜辭中的古代社會》一文中就說:“神話傳說中人物,一人化為二人以上,一事化為二事以上,乃古今中外常有之事。”

東王山:

《神異經》說:“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

崑崙山:

《山海經·海內西經》:“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夷羿莫能上岡之巖。”